崎岖之路:出行之路的磨难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情人节,私家车,滴滴快的
  • 发布时间:2015-10-12 15:34

  滴滴帝国已经初见端倪,蓬勃发展背后也拥有常人不能想象的磨难。

  短短两年就做大的滴滴快的,一直游走在监管的灰色空间里,随时可能踩到监管红线,那么会何时在何地被摆一道这才他最纠结的地方。

  巨头合并是否垄断市场?

  在情人节那天结合的滴滴和快的,并没有得到市场的祝福。根据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分别以56.5%、43.3%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领先位置。如此算来,滴滴与快的合并后,新公司在中国打车APP市场份额中将占比超过90%。

  根据我国的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以上,即可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针对滴滴、快的宣布合并一事,易到用车表示已向中国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举报,滴滴和快的的合并行为未按要求向有关部门申报、严重违反中国《垄断法》,请求立案调查并禁止两家公司合并。商务部则称,没有收到相关申报。不管怎样,滴滴快的的垄断争议算是告一段落。

  然而,打车软件本身就存在很多与现行法律相悖的地方,这也是他的先天缺陷。

  私家车挂靠是否合法?

  今年初,交通运输部肯定了专车服务,但是也首次明确了“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即私家车通过挂靠、加盟约租车服务平台从事运营载客服务的就是“黑车”。这显然是给滴滴快的一个明确的警告。虽然滴滴快的3月16日发布了《互联网专车服务管理及乘客安全保障标准》,对事前准入,事中监控及事后追溯三方面进行厘定,以此解释交通部的说法,然而官方显然没有买账的意思。我们现在就来盘点一下这张处罚地图。

  1月16日,长沙市交通行政执法局在芙蓉区东屯渡查获一台从事非法营运的白色奔驰私家车,乘客通过“1号专车”打车软件叫的这台私家车。根据相关规定,长沙市交通执法局对这台通过打车软件从事非法营运的奔驰车开出了罚单:罚款2万,车辆扣留15天。而且长沙市交通执法局逐一约谈了进入长沙的主要打车软件企业相关负责人。

  1月18日,重庆市交通执法直属支队启动为期半个月的非法营运集中整治行动,对私家车等社会车辆利用专车软件从事客运出租服务的非法营运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1月18日,太原多部门联合执法,叫停太原“滴滴专车”服务。当地政府部门称“滴滴专车”运营的车辆并未取得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许可,涉嫌非法营运。

  1月18日,宁波市交通运输委和市公安局发布联合公告,禁止利用私家车和社会车辆等非营运车辆从事客运出租汽车经营业务,严禁汽车租赁公司利用租赁车辆或私家车挂靠租赁公司从事专车等客运出租汽车经营业务。

  8月11日,一辆特斯拉汽车近日因涉嫌非法营运,被上海交通委道路运输管理处暂扣,司机被处1万元罚金。这是专车整治行动以来被查到涉嫌非法运营的最高级车辆。2015年以来,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加大了在机场、火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的执法力度,已查处220余辆“黑专车”。未来还将对滴滴专车开出罚单。

  滴滴快的在河南洛阳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由于当地出租车司机坚决抵制打车软件,5月12日,滴滴公司内部人士证实,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洛阳的办事处遭当地工商联合执法查封。交通执法人员还对一辆黑色标致车辆进行调查,最后认定其为私家车运营的专车,遂将其扣留。

  北京市针对黑车的打击一直以来都常态化严打态势。从今年1月起,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开始大力打击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软件从事非法运营的社会车辆。一旦被核实从事非法运营,提供服务的主体将收到2万元以内的罚单。而针对拼车,北京市交通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表示,按照文件中规定的“拼车”,一是要顺路,二是收取费用为成本的50%。但是不是“顺路拼车”不能仅靠嘴说,此前市交通委已明确提出“鼓励相对固定出行路线的人,通过签订合乘协议,在确保行车规范和安全的前提下合乘出行”。

  目前,业内对于专车是否合法存在两种观点。认为专车不合法的一方的观点为,从目前的道路运输和出租车客运管理相关规定来看,专车营运缺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本身是不合法的。支持专车方则认为,专车运营是按照四方协议模式来进行,乘客、软件公司、汽车租赁公司、劳务公司之间达成四方协议,专车运营实际上是汽车租赁服务和劳务服务的结合,出租汽车管理的规定不适用于专车运营模式。按照法无明文禁即可为,这种专车运营模式,既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就是合法的。

  当然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为打车软件头痛的不止中国,当全球最大的打车软件优步入侵多个国家时,这些国家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2014年12月,优步刚进入美国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没几天就被当地政府以“非法运营”为由起诉。2015年3月初,德国法院裁定优步司机在德国“无照运营”违法,对优步实施禁令并开出罚单。基于类似原因,优步还在韩国、法国、澳大利亚、南非、比利时、加拿大、泰国、印度等国的一些城市被政府“封杀”甚至被起诉。不久前,在广州和成都,优步也因涉及非法营运被调查,不过在遭到调查后,优步非但没有停止扩张,反而增加了司机的激励。

  有意思的是,优步在中国获得了百度的支持,估值达60到70亿美元,成为滴滴快的当前最大的挑战。程维日前在2015亚布力夏季高峰会上爆料,优步总裁TravisKalanick曾与其谈判,开出的条件是,“要么接受优步投资40%的股份被收编,要么就被打败。”

  “专车第一案”诉诸公堂

  一旦因此被罚打车软件也是只能观望。今年4月,中国“专车第一案”在山东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罚专车司机陈超站上原告席,被告是开罚单的济南客运管理中心。起因是今年1月7日,陈超从济南市八一银座附近拉两名乘客去西客站,到站下车时,被客管中心的执法人员盘问,陈超因为“非法经营客运出租汽车”,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2万元罚款”。

  陈超表示自己用的打车软件,“自己不代表专车,要罚就罚滴滴。”不过法庭很聪明的绕过了打车软件是否合法的问题,最后,法院认为庭审争议较大,所以未作出最后宣判。而滴滴快递也表示,公司不方便对案件发表意见,目前只能“静观其变”,也希望法律能给予公正合理的裁决。

  不过现在车主保护自己的意识逐渐增加了。去年,王先生在使用“滴滴打车”软件从事出租车运营过程中被交通执法总队行政处罚罚款1万元,为此王先生因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怂恿他办理打车软件,而将其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处罚罚金1万元,并退还在使用软件过程中交纳的管理费用。日前,北京市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这个问题也并不是无解,曾经对专车态度较为严厉的上海却主动伸出友谊之手。今年6月1日起,上海市交通委决定于滴滴快的打车平台共享部分数据,双方会从出租车业务合作起步,被纳入约租车范畴的专车业务则紧随其后。但是目前从北京到上海,所有地方的交管部门都依据国务院颁布的《道路运输条例》及地方立法认定:私家车不具备营运资质,而非营运车辆一律不得从事出租汽车和专车经营业务。

  滴滴快的在这条崎岖之路上还将拼杀多久,就要看监管部门何时将能真正为它画出红线了。

  文_本刊记者 刘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