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次声波”股权质押风险凸显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融资手段,A股,创业板
  • 发布时间:2015-10-12 16:28

  作为大股东最常用也最便捷的融资手段之一,股权质押在市场行情火爆的情况下运用的十分普遍,而当下在A股持续震荡的大背景下,这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也面临着被强行平仓的风险,这就使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变得岌岌可危,但同时也为场外资本的介入提供了良机。

  A股震荡,股民们还可以用各种段子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然而有一个群体,却陷入了有苦不能言的焦灼状态,这就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们。

  股权质押危险激增

  作为大股东最常用也最便捷的融资手段之一,股权质押在市场行情火爆的情况下,运用的十分普遍,但是一旦股票价格逼近预警线甚至平仓线,强平风险将成为当下市场最难以忽视的威胁。

  目前来看,A股持续震荡所导致的场外配资和场内融资的系统性风险已经逐步得到控制,但是作为股灾“次声波”的股权质押风险,有可能成为融资杠杆强制平仓的主要风险点。对于这些已经质押了股权的上市公司股东而言,面对股价的暴跌,他们不能像普通股民一样选择“躺下装死”,因为暴跌不仅意味着账面的浮亏,还意味着更加频繁的催收电话,更多被质押的股票和被抵押的现金,以及更严重情况下的所有股权都有易主的可能性。

  据《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项目相关流程》规定,以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作质押的,质押率原则上不超过50%;以非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作质押的,质押率原则上不超过40%;集合资金信托项目原则上不接收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标的股票,单一信托项目以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作质押的,质押率原则上不超过30%。

  而当前,股权质押的质押率主板为50%到60%,小盘股或优质创业板股票为30%到40%。在实际交易中,警戒线和平仓线一般是有资金方自行确定,一般质押警戒线设定为160%,平仓线设定为140%。

  如果股价持续下跌,股权质押标的股票的跌幅达到一定程度,上市公司需要及时做出应对措施,诸如补券、补钱和提前回购股权或者干脆想办法停牌,让抵押品的账面价值停留在停牌之前。如果股东没有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标的股票的卖出压力会跟大,这有可能导致标的股票价格进一步下跌。甚至还有可能触发股权质押的大面积清盘,此时作为出资方的券商、银行或者信托也会“变现”,这对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股价低于平仓线时,若无法追缴保证金,这些质押股票将以大宗交易、二级市场直接抛售等方式变现,以还本付息。

  多家上市公司面临平仓风险

  当下,很多上市公司正面临被平仓的危险。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5年,A股上市公司共计进行了8327宗股权质押。截至目前,仍有5762宗尚未解除质押,涉及股份总数量为1580亿股。质押方中,既包括证券公司,也包括大量信托公司、银行以及资产管理公司。

  中金公司研究显示,截至8月末,股权质押存量规模约为2.7万亿元,其中2015年净增加规模为1.4万亿元,估算股权质押净融资额1.1万亿元,今年净融资规模为0.66万亿元。质押渠道中,券商渠道的股权质押占比最大(57%),其次是银行(23%)和信托(12%)。

  华泰证券测算则显示,目前共有存量股权质押业务约5300单,涉及上市公司1280家,质押总股数1510亿股,参考总市值约2.2万亿元。通过股权质押业务的融资余额为约1万亿元。其中,2015年以来新增股权质押业务约3200单,涉及上市公司1039家,质押总股数883亿股,参考总市值约1.3万亿元。

  对单一股票而言,质押风险在质押方平仓或质押人解押后便会解除。但对整个市场而言,中金公司表示,质押产生的平仓行为将与股价行成负向循环。若指数持续下挫,将不断有股票受到质押的影响。质押方平仓将对二级市场和个股产生流动性压力,估算目前低于平仓线(假设为140%)的股权质押市值约为1830亿元。另有1210亿元质押市值介于预警线(假设为160%)与平仓线之间。需要注意的是,考虑目前资金成本及质押人因素,实际平仓压力会低于该值。

  在当下下跌压力下,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券商充分认识到高杠杆业务的风险问题,对于同类的业务已经加强了风险控制,原来的平仓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例如一些类似的微融资业务警戒比例变更,补充担保物的时间要求缩短。监管层也已经注意到股权质押融资额潜在风险,并要求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质押情况自查,以防范其中风险。目前,已经有部分上市公司开始按照监管层要求对股权质押情况进行自查。而在证券公司内部,对股权质押业务的风险监控已经成为重点。

  风险预警下的艰难自救

  这其中,华仁药业和顾地科技两家上市公司关于大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预警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8月28日,顾地科技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广东顾地塑胶有限公司通知,其质押给海通证券的8399.14万股中的部分股份已临近平仓线。基于上述事项,公司股票将临时停牌。

  根据公告披露的信息,广东顾地的质押率高达99.95%,质押股份数量达1.42亿股,预警线区间7元-13元,平仓线区间6元-12元。倘若上市公司股价继续下行,广东顾地或成为首个大股东爆仓案例,将面临补充质押品或被卖出股票强平的两难选择。

  顾地科技没有坐以待毙,9月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广东顾地拟与中衡一元共同发起设立顾地一元投资管理中心,双方拟募资12亿元设立顾地一元基金,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支持广东顾地购买顾地科技流通股票,剩余资金主要为上市公司投资或重组项目的债权或股权投资。广东顾地出资1000万元;中衡一元或第三方出资合计3.9亿元劣后基金,中衡一元负责募集优先级有限合伙份额8亿元,在顾地科技高杠杆筹资自救后,9月8日便复牌。股价出现连续拉升,从8.21元一路上涨到11.54元,4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已经超过30%。

  其实,面临被平仓困扰的不只顾地科技。早在顾地科技停牌之前的8月27日,华仁药业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华仁世纪集团共计持有公司股票2.8亿股,已质押2.59亿股,质押比例为92.57%。其中,华仁世纪集团质押给齐鲁证券的7240万股股份已触及融资警戒线。华仁药业也实施自救,只是方式与顾地科技略有不同,华仁药业在提示质押股份已触及融资警戒线的同时,宣布停牌重组,替大股东暂时缓解了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像顾地科技和华仁药业一样,因质押的股份触及融资警戒线而发布预警公告的公司数量已经超过20家。顾地科技和华仁药业的案例,给不少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颇多警示,他们已经提前开始自救。

  8月25日已将97.21%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麦趣尔发布业绩预告,称2015年1-9月份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41.18万至7482.36万元。

  9月2日金杯电工发公告称,股东闽能投资于5月19日将其持有公司的约2992.9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中的1150万股质押给国元证券用于办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由于质押股份的市值减少,闽能投资在8月27日将200万股股份增加质押给国元证券。

  9月12日,云投生态公告,公司股东张国英于6月8日质押给绍兴县汇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的25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36%)已于9月2日解除质押,并已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完成股份解除质押登记手续。

  在这些自救的公司中,有的公司提前股权质押赎回,如云投生态;有的公司则通过追加担保来平抑风险,如金杯电工;还有的则通过释放基金信号对冲市场的抛售压力,如麦趣尔。

  控制权易主可能性激增

  危机即机遇。自今年8月以来的股权质押问题,使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变得岌岌可危,但同时也为场外资本的介入提供了良机。

  业内人士称,股权质押融资本质上是抵押性贷款,当股价跌至预警线时,质权方将要求出质方追加股票质押物,如果没有执行,股价继续下跌至平仓线,出质方将会被强制平仓。对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而言,这意味着上市公司控股权的丧失。

  以顾地科技为例,此前顾地科技质押给海通证券的8399万股已经临近平仓线,相关股东正在与海通证券协商,以保障股份交割事宜顺利进行。顾地科技宣布,控股股东广东顾地拟与深圳市中衡一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顾地一元投资管理中心,新设立的基金主要将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支持广东顾地购买顾地科技流通股票,剩余资金主要为上市公司公告投资或重组的项目的债权或股权投资。在业内人士看来,广东顾地此举,旨在保住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实际中,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发生在股价高位,随着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此时如果手中可供“补仓”的股票不足,资金方面也有困难,很可能丧失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文_本刊记者 江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