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社会主义,价值观,学历
  • 发布时间:2015-10-22 09:36

  摘要: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层面,审视思考职业学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文章分析了当前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新时期师德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时代特征以及新的内涵,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 青年教师 价值体系 师德建设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能量之源,是富有理想的群体。他们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学历层次高、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担负着学校中主要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在步入工作岗位的同时,自身也处在适应、进入角色、快速进步的阶段。在经济飞速发展、思想多元的时代,部分青年教师思想观念混乱、人生价值迷茫、职业道德淡化、进取意识不强。面对这种现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教师加强师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要求每一个教师应当遵循的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全面概括。培育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职业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应该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思想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一、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一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面对21世纪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青年教师政治信仰和价值取向存在多元化的趋势。从国际大环境来看,世界还处于多极化和大变革、大调整中。西方一直没有放弃对我国思想、文化等领域的渗透,而学校又是他们渗透的重点目标。纵观今日校园,西方思潮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一些青年教师盲目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政治信仰上逐渐产生了多元化的趋势。少数青年教师思维保守僵化,盲从心理严重,缺乏忧患意识,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

  二是社会环境的干扰。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监管制度执行不力带来漏洞,任人唯亲、权钱交易、买官卖官、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屡禁不绝,客观上给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选择带来很大的冲击。此外,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不少人只追求眼前利益,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日渐滋长,这些都在潜意识中给青年教师造成了干扰,让他们忽视了个人的长远发展,理想信念淡漠,工作中缺少了应有的责任感,价值观呈现多维态势。

  三是生活工作的压力。青年教师生活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里,要承受很大的压力。经常“白加黑”“5+2”,职称的晋升、教育教学工作上的压力,还有家庭负担重、孩子要教育、老人要照顾,生活上的压力让一些人疲于应付。不少人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高压锅”,收入偏低,工资结构体系长期处于学校的底层。生活工作的双重压力使青年教师形成重业务提升、轻思想教育的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被严重消减。

  二、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师德与师风

  师德是教师必备的道德品质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态度、感情、思想和作风去处理问题、待人接物、做工作。它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和教师的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的集中反映。可以说,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是教师的灵魂,师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历代教育家提出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德以好学为极”“欲明人者必须先自明”等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

  师风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所形成的行为倾向和行为习惯。我国素有文明古国之称,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堪称楷模的教育家。从古代的孔子、孟子到近代的梁启超、李大钊,再到现代的陶行知、胡适等等,至今仍是教师学习的楷模。青年教师应该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师德中的精华,还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建设师风。在教师队伍中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师要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达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目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用什么样的思想来引领教师职业道德,让教师明白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价值,什么是人们认可的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师群体提供了一整套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有利于其形成思想认同和共识,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另一方面,教师是育人的导师。教师不仅是文化课的传授者,还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者,更是全民族道德的促进者,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非常有必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指导下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狠抓师德师风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因此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坚持依法执教。教师要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遵守《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职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自觉提高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依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让青年教师认识到一点,才能激发起他们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他们才会把这种爱的精神带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另外,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工作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同时还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态度,不断自我更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自己的示范能使学生获得直接、形象的引导和启发,比理论说教更有效。

  三、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

  1.注重理论学习,创新培育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内容,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读书活动中,引导教师采取集中学、自学等方式,系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师德师风建设总体规划,将学习法律法规和学习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提升青年教师守规矩、讲政治、讲纪律的思想意识,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在形式上,除了采取讲座、研讨会、报告会等形式外,还要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选派青年教师挂职锻炼、参加基层建设、深入基层支教等,使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锤炼。

  2.加强师德建设,完善职业规范

  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到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中。在青年教师中,有少数教师表现不佳。他们或道德修养不够,或治学不严谨,或学术功利化倾向严重、教学研究急于求成,论文抄袭、学术造假等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教师缺乏进取精神,不求上进,对待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工作精力投入不足,重校外第二职业,轻校内课堂教学。对青年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坚持师德为先的理念,将践行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师德培养重要指标,将师德表现作为晋升晋级、考核聘用、推优推先的首要条件,凡是言行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的,一律不授予优秀教师称号。从而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3.营造培育环境,注重利益诉求

  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他们的师德师风,从而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贡献。学校要以人为本,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与学习,注重他们的合理诉求,创新培育环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要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展示的机会;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组织教师多参加国家级培训;在学术研究中,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开展师徒结对、一帮一、专题教研等活动。在生活中,开展“送温暖工程”,帮助青年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群团组织开展多项文体活动,活跃教师业余生活,让教师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理状态。只有扫除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安心教书育人,安心于三尺讲台。

  4.提供组织保障,形成培育合力

  学校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对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学校要建立健全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各部门具体实施、全体青年教师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培育合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将教学科研工作和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尤其是领导干部和党员要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党委要大力宣传和表彰那些作风正派、治学严谨、道德高尚、在师生中有良好声誉的优秀个人、群体和科研团队,让青年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同时利用评价机制对违反师德的行为和个人进行相应处罚。这样逐渐在青年教师中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让青年教师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和坚定职业信念,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文/吕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