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教学方法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中职,心理,教育
  • 发布时间:2015-10-22 10:54

  摘要:在德育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中职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这个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过程。本文介绍了作者从抓住教育时机、产生学习共鸣,“亲其师,信其道”的人格感染,体验学习、激发兴趣,合作学习、挖掘潜能四个方面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生 学习动机 兴趣 教育实践

  我国以应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是精英式教育,关注的是少数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普遍认为考上重点高中,然后考上重点大学,这才是一条康庄大道。对中职教育和中职学生的偏见和歧视既有时代的烙印和社会的影响,也有家长和学生的自身因素。

  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至20岁,多数是未能考取高中的学生。他们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长期被人忽视,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适当的教育,甚至会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白眼”。这样的情况难免导致中职学生与同龄人相比更加自卑。预防、调解中职学生意志薄弱、厌学、自卑、动机缺乏等心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中职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预防和干预,引导学生他助、互助,最终达到自助,这个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过程。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和情绪状态。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研究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一、抓住教育时机,产生学习共鸣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心理最敏感的角落,也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只是要选准教育时机。当最佳的教育时机出现时,我们要善于捕捉,哪怕只是一刹那间。如果我们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这时,他们最容易接受,教育效果也最佳。因此他们会与老师产生共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逐步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必须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在每次新课结束后,笔者都会要求学生背下相应的知识点。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但少数同学还是完成不了,如某女生,每次让她背知识点,她总是找各种理由来逃避。考虑到他们在初中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也不能逼得太狠,否则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笔者就说:“既然你现在背书有点困难,那就把那些内容先读三遍。”在她读书的过程中,笔者惊喜地发现她的普通话非常好。抓住这个契机,笔者毫不吝惜地赞赏:

  “呀,你的普通话说得非常好!”

  “我在初中还是语文课代表呢!”

  笔者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她朗读,并对她的普通话加以肯定。看到老师就绕道走的孙某在两周后的一天突然主动跟笔者说:“老师,我现在觉得背书也不是那么难,背着背着,好像脑子也变聪明了,背得也快了。”惊讶之余,笔者没有忘记引导:“熟能生巧嘛!其实,让你们背书,是让你们明白:背书、记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希望你们能改善自己的学习状态,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更多追求成功的力量和信心。因此,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不要吝惜对学生的鼓励、欣赏和尊重。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不很理想,但笔者相信:经过共同努力,学生会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能力也会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会增强!

  二、亲其师,信其道

  人格感染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感染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具备了平易近人、关心他人、热情开朗、有幽默感、真诚坦率等品质,在课堂教学和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始终充满爱心、热心、恒心、细心,处处以身作则、诚信待人,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同言而行,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比较注重培养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父爱母爱亲情进行时》的教学中,通过用自己和父母的老照片,配上动情的背景音乐,与自己的言语描述、体会和感悟,笔者制作了短片《怀念我的父亲母亲》,用自己的感悟启发、引导学生,是人格感染法的具体运用。通过教学,让学生真正走近父母,沟通交流,奉献爱心,学会感恩,师生共情,达到高潮。学生和老师都被深深地打动了,笔者的初衷达到了,教学目的也达到了。

  三、体验学习,激发兴趣

  体验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体验是对某个具体事件的亲身经历或模拟经历。我们获得实际生活的真实感受,这里强调的是真实感受。在活动中,这种真实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实习时,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差,直白地说就是不会教学生觉得很丢人,老师也觉得脸上无光。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笔者主动请缨,担任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指导和就业指导教师。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和性格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鼓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出上课时的问题和不足。我们采用了自评、互评的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同学的积极参与,上课的深入,点评的深入,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批评”,却也充满了欢笑,课前的准备也更充分。部分同学扮演起了“问题”儿童,用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用她们的“无厘头”来“为难”我们的小老师,有几位同学被难为得真上不下去课。面对这种状况,笔者没有批评那些故意出难题的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真的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模拟、思考、讨论,我们一起找方法,找突破,解决问题。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从一开始单纯地上课,逐渐提升到了上一节喜欢的课。

  四、合作学习,挖掘潜能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父爱母爱亲情进行时》的教学中,笔者摈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们通过讨论,确立了不爱学习、玩手机、花钱大手大脚三个情景主题,并自编、自导、自演。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之间多了份理解,也增强了合作能力,并且在表演中有所收获,学会了换位思考,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知道要对父母感恩。在课后总结中,笔者对学生们的表现大加赞赏,通过自评和互评,学生也很满意自己的表现。

  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说教的过程,更不是代替学生成长的灌输过程,而是教师主导、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合作的过程、生生合作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的过程。

  在技能大赛上,我们的学生积极应对、沉着冷静;在运动赛场上,他们英姿飒爽;在演讲比赛上,他们口若悬河;在文艺晚会上,他们多才多艺。我们相信,经过学习和锻炼,学生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并树立有效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心理健康(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俞国良,李媛.心理健康教学参考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文/孙凤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