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速度与激情
- 来源:IT经理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新,经济,TE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24 09:45
中国工程师创新的激情正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及经济变革的内在力量。
在2015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ormula E)的赛道上,来自瑞士的Simona作为赛场上唯一的女车手,格外引人注目。作为有着10年赛道经验的老车手,她凭借着骄人的战绩进入到安德雷蒂车队,成为本赛季20名顶级车手中唯一的女将。在她看来,赛车场上更多的是技术的较量,女性丝毫不比男性逊色。
与上一赛季不同的是,本赛季参赛车辆不再是完全相同的配置,而是允许各自车队在一定范围内对车辆进行技术改造。据TE Connectivity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Rob Shaddock介绍,“TE为赛车运动行业提供连接和传感解决方案,以确保在赛车运动要求的极端条件下可靠运行。”
TE除了是此次Formula E安德雷蒂车队的赞助商外,也是安德雷蒂科技公司(Andretti Technologies)的主要合作伙伴。安德雷蒂科技公司负责安德雷蒂车队的技术孵化和高级工程业务。双方的技术合作充分利用了TE在传感器和连接器方面的专业技术,将赛车运动和竞赛作为新技术的试验基地,希望加速电池、电动机、逆变器以及底盘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作为一家倡导“工程师精神”的创新型公司,工程师无疑就是TE在技术创新赛道上的赛车手。而在TE工程师团队中,也有一位不让须眉的女性工程师——宋玉明博士。她是TE 新产品开发副总工程师(Fellow Product Development Engineer),也是中国区首位在TE 技术职业发展阶梯内荣升此职位的个人。
2010年,宋玉明博士加盟TE之时,TE正在筹划在上海建立前沿工程开发团队,利用领先的科技,探索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带来对TE、甚至对整个工业界而言都是全新的智能连接解决方案。她认为,作为一个工程师或是技术人员,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真正想做什么,然后找到一个平台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同时,在这个平台上需要大家互相协调兴趣和规划,并和公司目标契合在一起,共同努力实现公司的增长和个人的成长。
这也是许多工程师简单而淳朴的职业梦想。在新近发布的《2015中国工程师创新指数》报告中显示,87.8%的在华工程师表示,较有兴趣或有很高的兴趣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工程师们普遍希望能够发挥内在的创新能量,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
此次调研中特别选取了性别作为一个维度去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女性工程师的创新能力并不逊色于男性工程师,相反,她们在专业技术能力和沟通能力方面或许还强于男性工程师。对于工程师性别的问题,T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兼人力资源副总裁张超向记者分享了TE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TE在全球范围都在持续推进女性工程师的比例和全公司的女性员工比例,TE在中国女工程师占比大概是15%,已经高于理工科院校的招生比例。TE这么做不是为了单纯提高女性的比例,这个背后的一种理念,就是相信员工群体的多样性会为企业带来好处。这个多样性就是包括男性、女性,中国人、外国人,年纪大一点,年纪轻一点的。长期的实践我们发现,如果过于偏重某一类群体的话,长久来讲实际上对一个企业,对于任何一个组织发展都是不好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去推进这个多样性。”
这项历时1年的调研,面向全国1219位在职工程师的调研数据为基数,从地域、行业、工程师年龄段、工程师性别、优秀工程师等多个维度选取数据,并与全国平均数据进行综合对比,以此建立中国工程师创新的各类指数,以量化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全景呈现。中国工程师创新的激情正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及经济变革的内在力量。
一、中国工程师创新尚处在量的加速扩张阶段,在这一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时期,政府 及企业对工程师创新适当地施以推力,必将使得这一过程大大加速。调研发现,政府及企业在工程师创新中的推动作用已经彰显,不过,中国工程师的创新行为若要实现质的飞跃,政府决策者及企业管理者仍需要在创新的软件、硬件等方面加大投入。
二、不少优秀的工程师在创新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他们是激励其他工程师进行创新的 “标杆”。这些优秀工程师在创新方面取得成功的一些关键因素,比如拥有较多参与创新的机会、能获得较多的研发经费和职业培训支持、拥有较丰富的求学经历,无疑值得企业管理者思考,也为立志在创新道路上有所成就的工程师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三、中国二线城市的工程师正崛起为新的创新力量。二线城市的追赶乃至超越,具有极 其重要的意义。
四、汽车、通信等行业的工程师创新动力强劲,工业领域其他行业的创新能量有待释放。 调研显示,近一年来,这两大类行业工程师创新行为受政策导向的影响较为明显。
五、60后工程师是创新的引领者,同时,70后、80后、90后这些“后备军”的创新潜力不容忽视。
六、女性工程师的创新潜力是亟待企业管理者挖掘的“价值洼地”,女性工程师的创新潜力往往被低估。
从调研来看,中国工程师在创新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可深入挖掘。进一步激发中国工程师创新的能力,既是政府与企业的期望,也是工程师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
文/底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