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舞剑叙利亚意在何方?

  • 来源:轻兵器
  • 关键字:普京,叙利亚,ISIS
  • 发布时间:2015-11-26 15:42

  2015年9月30日,当国人准备欢度国庆长假的时候,普京却应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请求对叙利亚境内的ISIS(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开始实施空袭。俄罗斯在叙利亚的空袭,使普京再度处于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不禁要问普京领导的俄罗斯为什么要在叙利亚实施空袭,俄罗斯到底该不该空袭叙利亚?俄罗斯空袭叙利亚展现的军事实力如何?俄罗斯空袭叙利亚的前景又将怎样?下面就围绕这些问题加以探讨。

  普京决定空袭叙利亚境内的ISIS,并组织了叙利亚、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四国联盟,面对此种情况,美国总统奥巴马该如何应对?从左至右:美国总统奥巴马、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伊拉克总统福阿德·马苏姆、俄罗斯总统普京

  是谁哺育养肥了ISIS?

  俄罗斯空袭叙利亚境内ISIS极端组织的军事行动,使得这一组织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世界两大军事强国专门针对一个组织采取军事行动本身就很罕见,更罕见的是以美军为首的西方盟军在对该组织持续打击了几年后它还强而不死甚至势头更猛,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战斗力为何如此强大?是谁滋养它不断强大?

  ISIS是一支逊尼派背景的宗教极端组织,其前身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的“一神论和圣战组织”(TOMJ)。它是“基地”组织“三号人物”扎卡维利用阿富汗为营地成立的组织。“9·11”后,他们作为恐怖主义组织遭到围剿。随着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伊拉克北方许多地方出现政治真空,扎卡维等人趁机打着“基地”的旗号进入伊拉克,由此成了“伊拉克基地分支”。尔后,这个分支趁着叙利亚内战,与原来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组织合并成为了ISIS。

  一开始ISIS并不被人重视,早期时靠着支持逊尼派的阿拉伯国家的援助一直在稳定发展,后来在叙利亚内战(2011年至今)中大发战争财,获取了大量的资金和油田。再加上ISIS吸纳了叙利亚反对派的新鲜血液,为现在的“震惊世界”埋下了伏笔。和许多恐怖组织不同,ISIS有国际兵源、财源,使其一举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恐怖组织”。因此,在战斗装备上,ISIS丝毫不逊色于伊拉克政府军。

  财力物力人力都不缺的ISIS,目的就是推翻现在的伊拉克政府,建立一个完美的伊斯兰国家。他们未来的目的甚至还想统治整个阿拉伯国家。相比于全球知名的恐怖组织塔利班,两者都以“建国”为目的,但ISIS的野心比塔利班更大。ISIS组织更加完善,他们有着正规军的规模,而他们采取的手段也更加极端。美国国务院的数据显示,ISIS采取攻击造成的伤亡率比地球上任何其他恐怖组织都高。相较于塔利班的频遭打击,ISIS似乎更懂得如何生存和发展。可以说,现在的ISIS比塔利班更为恐怖和危险。此外,该组织与“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也不同,其武装行动以攻城略地为目的。

  强势的美国空军似乎对ISIS组织束手无策。近几年的若干次猛烈空袭并没起什么作用,区区2万之众的这支武装力量反倒越战越勇。而今,他们强势攻打叙利亚边境重镇科巴尼,以及伊拉克最大的省份安巴尔省,甚至还一度逼近了巴格达国际机场,大有再次兵进巴格达之势。

  ISIS为何如此能打?ISIS组织不仅有着明确的政治路线,也有一整套严密的政治与军事组织体系,以确保这支成员庞杂的组织能够高效运转。种种迹象表明,ISIS已逐步从反政府武装组织向成熟的“国家机构”转型,完全是一副要在中东地区打出一片天下的架势。尽管ISIS成员既有来自波黑内战、车臣战争和俄格战争的“老兵油子”,也有前萨达姆政权时期的官兵和东西方世界的青年狂热分子,但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即建立一个“伊斯兰国”。

  ISIS成员不只有宗教狂热与激进的一面,还有训练有素和纪律严明的一面,尤其是该组织的5500多名各级骨干分子,个个战斗意志坚定,人人久经沙场,且熟悉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地理环境。可以说,ISIS有一支训练有素和纪律严明的“恐怖大军”,总体技战术水平与素养堪比正规军。

  10月1日,伊朗发言人称支持俄罗斯对叙利亚境内ISIS的空袭

  此外,ISIS武装还拥有高超的“占领术”,即每攻占一个村庄或城镇后,立即开设专门的机构负责占领区的管理事务,维持治安和开展亲民活动。他们在走私石油的同时也大力查抄银行和金铺,如攻占伊拉克摩苏尔后,ISIS在该市央行抢走4.29亿美元现款和大量金条。虽然不事生产的ISIS组织敛财手段形同匪盗,但其搜刮目的并不是为了贪图享受,而是为实现自身政治目标服务,这显然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匪盗的杀人越货。作为一个有着明确政治目标的武装组织,ISIS身上的恐怖习性虽然存在,但与那些胸无大志的恐怖组织已有本质区别。

  种种迹象表明,ISIS绝不是一群乌合之众,也并非是一个单纯的恐怖组织,而是一支恐怖军队和一个野心勃勃的政府,加之其在逊尼派地区的民意支持,使得其不断发展壮大。这一趋势直到这次俄罗斯空袭行动才发生改变。

  自9月30日以来,俄罗斯动用了苏-34、苏-24M战斗轰炸机、苏-25攻击机等对叙利亚境内的ISIS组织进行空袭。一周后,即当地时间10月7日凌晨,俄罗斯从部署在里海的四艘轻型舰艇向叙利亚发射了26发“克拉布”巡航导弹。稍后时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告,这26发导弹准确命中了叙利亚境内11处恐怖组织据点,目前来看,俄罗斯对叙利亚极端组织的空袭暂时取得了很大成果。目前空袭仍在持续进行中。

  “一箭五雕”的战略空袭行动

  俄罗斯对叙利亚实施空袭后,俄罗斯国内有可能遭受极端组织力量的报复,那么普京为什么要接受叙利亚总统的请求,对叙利亚的极端组织实施空袭呢?原因在于普京欲借此次军事行动实现其“一箭五雕”的战略计划。

  首先,与美国争夺叙利亚这片领土的间接控制权。叙利亚是欧亚中心的一个国家,也是俄罗斯东方的桥头堡。美国自“9.11”后,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名,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及伊拉克战争,要把这些国家改造成为以美国马首是瞻的美国认可的民主国家。由此,美国进驻中亚中东——这片冷战期间属于前苏联的势力范围。

  另外,自2010年刮起了一股席卷中东、北非国家的被称之为“阿拉伯之春”的民主浪潮。在这股浪潮中,中东原来的一些政治强人或下台,或死亡。如突尼斯的本·阿里下台了,埃及的穆巴拉克下台了,利比亚的卡扎菲死了,也门的萨利赫交权了,这些国家纷纷在进行美国认可的民主国家的建设,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在“阿拉伯之春”过程中,美国毫无例外地都是通过支持该国反对派推翻政府的方式。在叙利亚也不例外,美国也是支持反政府的力量,只是叙利亚反政府派别复杂,需要美国特别谨慎地甄选反对派加以支持。而叙利亚的阿萨德政府自冷战期间就是俄罗斯(前苏联)的盟友,因此俄罗斯就对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权鼎力相助,以免美国在叙利亚得手。

  第二,化解乌克兰危机以来的外交受困局面。在乌克兰危机中,普京因强占克里米亚半岛而备受国际舆论的指摘,同时受到欧美联手的经济制裁,俄罗斯处境十分被动。而此次俄罗斯应叙利亚政府要求打击恶名昭著的“伊斯兰国”武装,可谓师出有名。

  自美国打击ISIS以来,由于叙利亚反巴沙尔势力派系复杂,美国难以辨别谁是今后可以合作的对象,因而显得动作缓慢,美及其盟国对“伊斯兰国”的打击行动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效果平平,给外界留下“无能”的印象。而此次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干净利落、非常漂亮,显示出高超的技战术水准,获得外界好评,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例如,乌克兰危机后欧洲国家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而叙利亚危机造成了大量难民流向欧洲,使欧洲发生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而俄罗斯出手空袭叙利亚的极端组织,有可能早日结束叙利亚国内战乱,让难民早日返回家园,从而减缓欧洲的难民危机,这是欧洲乐意看到的。10月2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就说过:“我们都清楚,只有与俄罗斯合作才会有解决方案,而不是跟俄罗斯作对。”

  第三,避免巴沙尔政权崩溃,以维护两国传统盟友关系。在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向俄罗斯领导层发出书面请求,希望俄出兵打击“伊斯兰国”组织时,俄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说:“此事关系到叙利亚的生死存亡,(出兵)是为了避免日益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政治分析家索比亚宁表示:“叙利亚的国家机构遭受重创,(如不采取行动)两个月后叙利亚就会崩溃。”

  自冷战期间,俄罗斯(前苏联)与叙利亚就是盟友关系。1944年叙利亚与前苏联建交。冷战期间,叙利亚奉行亲苏政策,1980年签署叙苏“友好合作条约”,建立盟友关系。在整个叙利亚危机中,俄罗斯是叙利亚政府的坚定支持者。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如果没有大马士革的合作,是不可能击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也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俄罗斯声称应大马士革的请求对其援助,并组织了叙利亚、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四国联盟,设立了位于巴格达的四国情报中心,以便四国及时交换情报,对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进行空袭。

  第四,确保俄海军在前苏联地区以外惟一军事基地的安全。从军事安全角度而言,俄罗斯在叙利亚军事行动的重要目标是力保其在叙利亚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的军事基地。众所周知,寻求在黑海的海上优势并获取通往地中海的通道和立足点自彼得大帝以来就是俄罗斯的不懈追求。特别是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俄罗斯的“不安全感”和“孤岛意识”进一步上升,在叙利亚的基地作为俄黑海舰队前出地中海的战略支点更被俄罗斯视为抗衡北约对其“围堵”的必然选择。因此,即使不能帮巴沙尔收复所有被“伊斯兰国”和反政府武装夺取的地盘,俄罗斯也要借支持巴沙尔的阿拉维派保住在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的军事要地。

  正如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所说:“谁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世界岛指的是欧亚大陆,俄罗斯先是占领克里米亚,巩固了那里的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地位,这一次则是巩固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的地位,使得俄罗斯的舰队能够走出地中海,到达大西洋,从而能全球巡逻。

  第五,俄罗斯空袭叙利亚也是俄全球战略巨大转变的表现。冷战结束初期,俄罗斯由原来的超极大国——前苏联沦落为一个二流国家,而且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还在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北约不断东扩,欧盟不断吸引东欧国家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前苏联传统的势力范围在不断地被西方蚕食,正在上演的乌克兰危机就是鲜明一例。欧盟把它的吸引力推进到俄罗斯的家门口,以致于乌克兰西部的居民意欲加入欧盟,乌克兰东部的居民更倾向于亲近俄罗斯,这便是造成乌克兰内战的重要根源。近年来,俄罗斯在硬汉总统普京的领导下,行事风格日显强硬,对西方势力变着花样的蚕食行为给予了一定回击,例如,2008年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2014年高调接受投奔而来的克里米亚。如果说格鲁吉亚、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邻邦,而此次空袭叙利亚则是其军事力量出现在冷战时期前苏联的势力范围。这是罕见的事例,也透露出俄罗斯战略转变的气息。

  细数俄空袭ISIS动用的武器

  在此次空袭中,俄军一些先进武器装备投入作战使用,叙利亚已经成为俄新式武器的试验场。这里我们来盘点一下都有哪些武器在这场空袭中亮相。

  首先是作战飞机。在对ISIS的空袭中,战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俄罗斯派往叙利亚执行空袭的战机是苏-34、苏-24M战斗轰炸机、苏-25SM攻击机以及米-24武装直升机。这些战机性能优良,是俄罗斯空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鸭嘴兽”——苏-34战斗机

  苏-34战斗机代号“鸭嘴兽”,是俄罗斯最新型轰炸机,拥有出色的对空和对地打击能力,属于四代战机,是未来俄罗斯空军的主力战机。苏-34可以携带8吨武器装备,最大飞行速度达到1.8马赫,续航能力4000km。苏-34不仅拥有主战雷达,而且在尾部也安装了雷达,主要为导弹提供制导与预警。根据俄罗斯国防部计划,2020年前这种轰炸机的数量将达到200架。此次对ISIS的空袭已成为检验其实战性能的最好试验。

  “蛙足”——苏-25SM攻击机

  苏-25SM代号“蛙足”,是一款装甲非常重的攻击机,适合在恶劣的作战环境中作战,并且拥有强大的对地作战能力。该机装备有一门GSH-30-2型30mm口径双管机炮,机身下的10个外挂点总共可携带4.4吨重的武器载荷。虽是一款老式战机,但苏-25SM已升级到“最现代化”的水平,配备了“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现代化的航空电子设备,并携带精确制导炸弹。“蛙足”在俄空军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把它们派往叙利亚就是最好的证明。

  “击剑手”——苏-24M战斗机

  苏-24M代号“击剑手”,也是一款老式战机,但经升级改造,配备了包括“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玻璃座舱、现代化平视显示器等先进系统,强化了导航和攻击能力,可以在复杂气象条件和电子对抗下精确攻击纵深目标。苏-24M有效作战载荷为3吨,作战半径达到570km,最大速度为1.35马赫。该机可携带多种武器,包括普通炸弹、凝固汽油弹、穿甲弹、高爆弹和子母弹等。在此次空袭中,它和苏-25SM担任主要的作战任务。

  “雌鹿”——米-24武装直升机

  米-24武装直升机代号“雌鹿”,装备非制导航空火箭弹,共可携带4组火箭弹,每组20枚。此外,直升机还配备制导导弹和30mm口径机炮。时速最高可达300km/h,最高可升至4500m高空。作为武装直升机,米-24具有速度快、载重大、火力强、装甲厚等特点。

  KAB-500S-E制导炸弹

  KAB-500S-E是俄军最新型卫星制导炸弹,这种炸弹使用“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制导,全弹质量560kg,战斗部装药195kg,投弹高度500~5000m。这种炸弹投入实战表明俄军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已能够为本国部队提供高精度导航服务。

  X-29L空地导弹

  X-29L是一种高精度制导的空地导弹。这种空地导弹安装有激光导引头,攻击误差范围2m。导弹战斗部质量320kg。苏-24M和苏-34轰炸机都可以使用这种导弹。

  RBK-500子母弹

  在此次空袭中俄军还使用了携带SPBE-D末敏弹的RBK-500子母弹。子母末敏弹可以一次消灭一定区域内的集群装甲目标,然而ISIS不可能聚集那么多装甲车辆,因此俄军动用末敏子母弹大概是为了检验其实战效果。SPBE-D末敏弹采用单独的制导控制系统,造价比较昂贵,由此看来,俄军为了检验其实战效果,也是花了血本的。

  除了空军以外,俄罗斯还出动了海军的里海舰队,从千里之外的里海上,发射巡航导弹来打击目标,担任这次长途奔袭任务的就是号称神剑的3M-14“克拉布”巡航导弹。

  3M-14“克拉布”巡航导弹可以从地面装置上发射,也可从飞机、战舰或潜艇上发射。3M-14“克拉布”与美国“战斧”导弹相近,最大射程据说可达2600km,攻击误差范围不超过3m。

  柳暗花不明的未来

  在叙利亚的空袭,俄罗斯与美国之间各有说辞,俄罗斯一直在强调空袭的是极端组织,而美国却坚持说俄罗斯空袭的是叙利亚的反政府军。尽管在叙利亚存在着俄美双方共同的敌人——“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但是由于一方支持政府军,另一方支持反政府力量,因此俄美双方在叙利亚问题上无法达成完全一致意见。

  美国和俄罗斯同时在叙利亚的领空实施空袭,这存在着极大的误炸可能。据报道,两架美国飞机和两架俄罗斯飞机10月10日曾进入叙利亚上空的“同一战场空域”,相互之间只有几英里远。这一事实也对俄美双方就叙利亚上空飞行安全问题达成协议提出了迫切要求。其实,不止是在叙利亚上空飞行安全问题上达成协议,叙利亚未来国内的走势、如何对付“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如何尽早结束叙利亚的战乱等等问题都需要俄美双方加强沟通协调,以政治磋商的方式来解决。对于叙利亚未来之走势,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首先就飞行安全问题达成协议,以确保美俄在叙利亚各自开展空中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时不发生意外。美国国防部长卡特表示,美国正接近与俄罗斯就叙利亚上空的飞行安全问题达成协议,双方的会谈可能很快结束,五角大楼官员与俄罗斯军方领导人在10月14日就该问题举行了第三次视频会议。因飞行安全问题迫在眉睫,因而这一层面的合作也相对容易达成。美国和俄罗斯在叙利亚对“伊斯兰国”的空袭也初见成效。据报道,“伊斯兰国”组织发言人10月13日证实,该组织二号人物死于美国领导的空袭行动;俄罗斯对叙利亚“伊斯兰国”组织的空袭也成效显著,收复了不少原先被“伊斯兰国”占领的区域。

  其次,在俄美双方结束对“伊斯兰国”空袭后,如何解决叙利亚政府与反政府武装之间的冲突也需要俄美双方的积极合作。没有俄美双方的参与,叙利亚的国内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俄罗斯出手打击极端组织,可以说大快人心。虽然一些西方媒体(包括美国政府)认为这是俄罗斯借机出手帮助巴沙尔·阿萨德政权打击反对派,但相较于美国及盟国在中东打击极端组织长时间未果的情况,俄罗斯对极端组织的打击成果可见。但俄美双方就如何解决叙利亚国内问题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谈判一定会步履艰难,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对叙利亚的改造,俄罗斯不会轻易放弃巴沙尔政府,一定要运用两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寻求利益平衡的妥协点。

  再者,尽早结束叙利亚危机,实施叙利亚的战后重建,让流浪国外的叙利亚难民重返家园。叙利亚危机爆发四年多来,使该国五分之一的民众沦为难民,逃往国外,许多叙利亚难民返回家园无望,生活状况日益恶化。许多难民死在逃亡的路上,一幅网络上疯传的3岁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重创了多少人的灵魂。只有早日结束叙利亚危机,让那些愿意返回家园的叙利亚人重新回到自己的故乡,安居乐业,这才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这一层次更需要俄美双方的合作才有可能实现。但这一美好愿景牵扯到太多国家的利益,它一定是叙利亚危机的最终出路,但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时间表。

  无论美国、欧盟还是俄罗斯的政治家都在说,叙利亚的事务应该交由叙利亚人民来解决,但小国弱国注定会成为各大战略力量博弈的棋子和牺牲品,不管是美国、欧盟赢巴沙尔下台,还是俄罗斯赢巴沙尔继续执政,流离失所颠簸在逃难路上的一定是叙利亚人民。期盼早日还叙利亚人民一个安全的最基本生存空间。

  耿喜梅 张学林 编辑/魏开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