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趋精干和高机动性

  • 来源:轻兵器
  • 关键字:美国,陆军,阿富汗战争
  • 发布时间:2015-11-26 16:24

  ——美国陆军新型指挥所

  对于前沿部队而言,要在复杂的局势中赢得战争,既要提高作战能力,也要提高适应性。为此,美国陆军正在集成先进技术,打造更趋精干和高机动性的指挥所,以支持远征部队——

  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新型指挥所

  在过去10年里,典型的旅指挥所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数百英尺长的电线和电缆、到处堆放的运输箱和笨重的帐篷,所有这些需要一个排的士兵花费一整天才能架设完毕。现在,技术进步和采办方式的改进使得陆军能够转型以往的指挥所,使其更趋精干和灵活,以支持远征部队,遂行远征作战。

  采办部门正在提交指挥所的建设方案,在提高能力的同时,降低指挥所对空间、载荷量和能源消耗量(SWaP)的需求。美国陆军正在综合运用4G LTE/Wi-Fi(4G LTE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其是针对蜂窝移动通信网的,是3G的升级版——编者注)、虚拟硬件、基于Web的任务指挥应用程序和智能电源等新兴技术,以整体的灵活方式打造新型指挥所。新型指挥所将是一个更为有效的指挥机构,不再是一个固定中心,而是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支持任何任务的赋能器。这种小型高机动性的指挥所甚至可以是在卫星终端、保密或非保密IP路由接入点和装备WIN-T“增量”2系统的战斗车辆保障下的一个充气帐篷。

  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行动中,指挥所庞大、笨重、复杂,需要大量时间架设、移动和撤收。这样的指挥所对于遂行相对静态作战的部队来说或许还算是“一劳永逸”,然而随着美国根据新的作战概念,向区域专设部队的转型,以便在突发状态下迅速对危机做出反应,部队将需要机动性强且规模可变的远征型指挥所,能够支持各阶段战术行动、各种样式的机动作战,满足作战理论对指挥所运用的需求。

  新型指挥所将不再是单纯的方舱或掩体,而是任务指挥和态势感知的赋能器,能够支持处于不同作战阶段的指挥官与参谋人员,无论是在本土基地、飞行中、刚刚着陆的军队中,还是后续在不同级别的较大规模的战术行动中心内。装备卫星终端的新型指挥所机动性强,并且可将作战部队接入高容量的WIN-T网络,从而将网络扩展到战术前沿。

  这些新系统将支持“以师为领导”的陆军作战概念,(在师的指挥下)拥有模块化的、可重组的轻重型部队,能够组成一系列适应不同级别的力量结构体系。美国陆军将能够向前方部署较小型的“规模适当”的部队,配有若干较小的机动战术指挥所,从而可同时在多个地区遂行干涉和作战行动。拥有配备陆军机动战术通信网络的战斗车辆,作战人员战术信息网(WIN-T)“增量”2和相应的任务指挥应用程序后,战术指挥将比以往更为灵活。对特定部队和任务而言,这些网络化平台还可以集成到各类新式掩体,例如充气式气柱帐篷或牵引式硬壁方舱。这些指挥所掩体可以在半小时内架设完毕,由一天时间缩减为半小时,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多方论证 提升指挥所能力

  为了完成新型指挥所建设,美国陆军正在转变其以往的指挥所采办方式,采用整体分析的发展方式,在用户、采办方和科技界之间展开协调。新型指挥所的需求论证、技术开发、集成和列装,涉及众多单位,以及大量利益相关方提供的商用与政府产品、服务和基础设施。随着美国陆军力量现代化的继续推进,这种整体分析的方式会影响当前和未来的其他项目。

  例如,在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进行未来指挥所的需求论证时,代表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部门的工作组会参加进来,提供对于技术现状和发展的统一的、全面的评估。

  美国陆军战术指挥、控制与通信项目执行办公室和通信电子研发与工程制造中心协作进行了两个师战术指挥所的快速集成,其中一个师战术指挥所是来自轻型部队的第82空降师,另一个是来自重型部队的第3机械化步兵师。美国陆军还将从中吸取用户的初步反馈。部队在快速反应和早期进入状态下的专业反馈意见,将有助于形成对于指挥所战术和战略手段及需求的综合性结论。美国陆军还计划获得来自其他部队的意见,以便推进新型指挥所能力的形成和不断提高。

  应急救援行动往往需要快速向前方提供信息与决策,例如在非洲进行的“埃博拉”病毒应对工作,因此,在提供快速反应的许多网络通信系统中,美国陆军装备了非保密Wi-Fi能力,对军方和非政府组织提供支持。

  在途任务指挥能力可在飞行中接入WIN-T骨干网络,允许指挥官利用任务指挥应用程序,并提供对于视频电话会议、IP语音电话和来自无人机的情报、监视与侦察信息。

  在作战能力和结构形态更新方面,网络集成鉴定(NIE)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以便提供对不同级别部队、作战阶段和任务的最佳支援。于2015年秋季展开的NIE16.1演习中,一套新的指挥所能力组件包括改进电源配置方案、硬件加固、保密无线网络和远征方舱,而单独部件的能力评估则已安排于2015年5月的NIE15.2演习中进行。

  指挥所的安全保密

  在简化指挥所的工作中,美国陆军正在解决第一项复杂性的影响,这也是大部分美国家庭都已经解决的问题:通信线路。

  在2014年5月的NIE14.2演习中,第86远征通信营对4G LTE/Wi-Fi通信系统进行了评估。保密4G/Wi-Fi通信体制将在美国陆军重新设计指挥所的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它具备战术和保障两方面的优势。4G/Wi-Fi将不再需要大量线缆,也会降低保障负担和战略运输需求量,并将进一步缩短指挥所的架设与撤收时间。这项技术还将把指挥官和参谋人员从他们在传统指挥所的工作站上解放出来,允许指挥官通过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收发保密信息,而不需要专门的加密硬件。任务指挥的应用程序还包括在机动中遥控传感器,接收来自飞行检查点和无人机的实时视频。

  在为军事网络提供保密4G LTE/Wi-Fi通信保障中,信息安全一直是美国陆军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国家安全局(NSA)、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联合参谋部和单兵“奈特勇士”项目办公室等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美国陆军战术指挥、控制与通信项目执行办公室打破了阻碍军事网络保密无线通信和4G LTE接入的壁垒。其中,所利用的国家安全局加密方案被称为“商用保密方案”,与在线购物中所用的保密软件相似。为此,项目小组增加了一种被戏称为“特殊沙司”的免费技术,以便使4G LTE体制能够用于军事网络。通过这种方案,美国陆军推动了数十亿美元的商业投资,而无需政府出资。

  运用智能电源技术减小能源消耗

  虚拟化也在对精干化和高机动性的指挥所提供支持。虚拟化用软件替代了通信管理员,并且提高了网络性能,简化了网络运行,也降低了指挥所、方舱和平台对于空间、载荷量和能源消耗量(SWaP)的需求。例如,通过虚拟化,新的WIN-T“寿命终止技术更新”工作将使美国陆军WIN-T“增量”1运输箱的数量减少1/3,即在未来3年里将取消1000个,剩余运输箱的质量也将有所减轻。

  美国陆军还在从能源角度提高指挥所的效率。例如,智能电源技术是一种微网供电系统,使用高度灵活的、可重组供电架构。智能电源技术防止了过载和网格崩溃,减少了网格运行的人力需求,将能源消耗降低25~40%。智能电源技术还将所需发电机的数量从40个减少到18个,显著降低了战略运输飞机的运载量。此外,车载电源改进后,其标准化车载供电系统既能满足车内用电需求,也能给小型指挥所供电。

  任务指挥与WEB相遇

  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行动中,单个任务指挥系统运行良好,提供了重要的战斗力,但是在整个指挥所内,面对多个屏幕上的多个指挥系统,指挥官不得不以“转椅”的方式实施任务指挥。为了实现互操作和协同作战,士兵们要人工从一个系统上取出数据,然后再将数据以物理方式上传入另一个系统,这消耗了大量时间,也造成了人为出错的机会。支撑这些众多独立系统所需的基础设施庞大,也造成了指挥所的臃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也是遵循新的陆军作战概念,美国陆军正在将孤立的任务指挥系统集成为一体,在基于Web的一体化环境下,通过用户友好的应用程序实现这些任务指挥功能,进而融入战场共用作战图。

  指挥所计算环境(CP CE)是基于Web而建立的。CP CE向士兵和指挥官们提供通用视图,保障了在火力、情报、空域管理和机动等战场功能区之间数据、地图和公共服务的共享,实现了指挥所的统一。

  对于美国陆军新型指挥所构想至关重要的是,CP CE还简化了在营及营以下级别,支撑任务指挥系统所需的后端硬件和软件基础结构。在较高级别,指挥所仍保持复杂的基础结构,从而满足不同部队的需要。基础结构的简化意味着用户将不再被迫为多个系统开设多个操作环境,他们只需进入一个共用环境。此外,随着系统复杂程度的降低,整个陆军的士兵们都能够在统一的时间、在统一的桌面上接受任务。CP CE将有多个发展阶段,当前的V1型版本已批准列装,其最终版本计划于2019财年发布。

  在任务指挥领域内,美国陆军还引入了“基地即停泊站”(IADS)的概念,以支持快速反应部队实施远征作战。位于美国陆军各个军事基地的士兵们每天都要进入部署后使用的战术任务指挥系统,为完成机动作战、火力和保障各领域的任务预做准备。第82空降师正在通过IADS建立统一的用户识别,使快速反应序列中的每个士兵都能够进入空降作战的数据,一旦抵达战区,就能立刻投入作战,从而缩短离开飞机与开始行动之间的时间间隔。

  结语

  无论是本土基地、飞行或航行中的飞机与舰船,还是城区里的小巷,甚或沙漠地带,指挥所的概念必须能够适应各种特殊且不断变化的作战任务和环境。将指挥所从各部门的组合彻底改造为一个整体,是提高部队远征能力的关键。由此,远征部队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投入多样、复杂的应急行动。

  张新征 编辑/刘兰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