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美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杂志,泰戈尔,录音机
  • 发布时间:2015-11-27 11:11

  在一本杂志里看到一则作为补白的短文:

  “我的一个朋友很喜欢过乡下恬静的生活。有天晚上,他一边兴致勃勃地向我描述他的乡间旅行,一边打开录音机,对我说:‘我让你听一段我制作的最美妙的录音。’我好奇地等待着,可听不到一丝声音。‘什么都听不见。’我不耐烦地叫嚷起来。‘那就是了,’他说,‘你简直无法想像,要找个地方录制这样一段寂静,该有多难。’”

  我们生活的环境车水马龙,汽车的噪音震耳欲聋,电话机响个不休,即使在深夜,也能听到锅勺声和麻将声。有一次我住疗养院,半夜里应该寂静了。可是天热如焚,便开了空调,不料那空调机是改装的伪劣品,响声如同开了一台柴油机。我宁肯大汗淋漓,也不愿在噪音中失眠,便将它关掉了。的确,要录制一段寂静,很难。

  许多真切的体会和感悟都是在寂静中产生的。我少年时在河边洗澡,河边挤满木排,好不容易找到一米见方的洞隙搓衣洗澡。一失手沉下去一件汗衫,我伸手去捞,便一头从这洞口栽下去,咕咕咕直往下沉。浮上来时,头撞着木排,眼前黑糊糊一片,糟糕!找不到那个下来的洞口了,我一时吓懵了,心里寂静得很,耳边眼前什么都没有,白茫茫一片。这时,我猛然悟到了一个求生的办法,干脆一沉到底,一抬头,便看见一个碗口大的亮点,那便是我下来的洞口透下的阳光。于是,双足一蹬,身子扶摇直上,一下蹿出了水面。呵,空气多么甜呵!

  在生死之间,一点点寂静,便使人急中生智。

  寂静能净化心灵,让头脑像海绵一样宽松,吸收新鲜养分。上世纪90年代初,我被派到一山村工作,村子在一座高山上。我住在山顶一个孤独的小庙里。早上打开庙门,白云如棉絮从身边飞过。晚上,村里的青年男女来和我做伴,烧枯枝取暖,讲千奇百怪关于老虎和蛇的故事。他们走后,留下一片寂静,连屋后山泉的滴答声都清晰可闻,我燃起松脂读书,那时读的书是泰戈尔的《飞鸟集》,字字入怀,句句铭心刻骨,读一遍,至今记得。

  一位老同学,在商海得意,整日忙碌。一夜,他忽然来访,邀我驱车到城郊一家小酒店,买两盘凉拌菜咽苞谷酒,恳谈竟夕。我问他为何有此雅兴?他说:“我是来买一份寂静。”明代学者陈眉公曾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我想,老同学是懂得了寂静之美。

  (严良荐自《潮州日报》)

  董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