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眼里的中国教育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教育,纪录片,孔子
  • 发布时间:2015-11-27 13:46

  早上7点,英国汉普郡的晨雾还没来得及散开,五十个英国学生走进了博航特中学的一间教室,有些还睡眼惺忪。

  “上课,起立!”杨君老师开始上科学课,英国学生在稀稀拉拉的“老师好”中坐下。后排几个学生不肯起身,“请起立,这是中国学校,得按中国规矩来”,杨君坚持着。此时,移桌子、拖凳子、说话声、嬉闹声,嘈杂一片。

  “请抄下标题好吗,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教室没有安静下来的意思,学生一边抄笔记,一边笑闹。前排两个男生用嘴打beat box,跟着节拍默契地左右晃动。“我不能容忍这种行为!”杨君厉声道,“下课我再找你们。”受警告的男生并不紧张,他们相视而笑。

  “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比中国学生学得少的原因。因为你们拖了老师的后腿,我必须要等你们安静下来……”杨君有些生气了。学生苏菲笑容凝固了,“你不能这么说!简直太无礼了!”苏菲情绪激动,“她刚才说我们比中国学生笨,不管是不是真的,都不能对孩子这么说。”她把笔一摔,“好吧,我不学了”。

  这是BBC新推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中的一幕,也是诸多师生冲突的一个。他们邀请了五名中国教师到公立中学博航特,按照中式教育的模式开设“中国学校”,教授50个英国学生一个月。这也是BBC与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合作的一项试验,将中国教育移植进英国课堂。

  8月4日,第一集播出后,当即刷爆网络。在最初的捧腹大笑后,中国观众开始质疑BBC在妖魔化中国教育。8月11日第二集播出,这种感受愈加强烈。

  挑最乱的播

  这个教室密密麻麻挤下了50张课桌,远超于英国学校每班三十人的规模,末排学生后背几乎挨到墙。

  黑板上方贴着班训:求实奋进、博学谦虚。一侧还有一张眼保健操穴位图。墙壁上贴着孔子的画像和名言,以及毛泽东语录“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在孔子思想里,父母永远是对的。”这是思想品德课,李爱云老师话音未落,学生们便开始激烈反对。“父母不总是对的!”“人应该做自己。”“父母可能是种族主义者、可能害怕同性恋、可能是性别歧视者。如果老师说,父母永远正确,不。”这个似曾相识的场景像是好莱坞青春片的标准结尾:个性打败传统,最后以热烈掌声剧终。

  看到纪录片中这一幕,屏幕前的中国学生钟万如不以为然。她在中国学校接受教育,从未从老师嘴里听过类似的话。如果学校这么教,中国学生反应未必弱于英国学生。“‘永远是对的’这种极端表达,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会反驳吧。”

  片中,学生的表现越来越差。上课时间,半数学生在操场里游荡;剩下的学生烧水泡茶,玩手机,折飞机,化妆,拍球,唱《歌舞青春》,课堂俨然成派对。

  中国老师祭出了各种大招都无济于事:罚站、留堂、找家长、包饺子联络感情……陌生的中国老师在英国学生眼里没有权威感。屡屡冲撞老师的苏菲形容:“老师越严厉,就越想捣乱。我特别喜欢惹上麻烦时,肾上腺素上身的感觉。”摄像机的拍摄使罗西比平时更想在课堂上瞎闹,“我们想在摄像机前显得很酷。”

  家长也不卖账,“喝茶是人权问题,难道你不觉得12个小时不让人喝茶是一件反人类的事”。杨君开始哭泣,数学老师邹海连频频叹气。

  此前,李爱云对《南京晨报》表示,这并非常态,纪录片中的扎眼冲突,“是从最乱的里面挑了最乱的播出来”,“目前网上流传的,并不是教学的全貌,我现在也不知道纪录片最终会被剪辑成什么样子”。在BBC的镜头里,五个老师出场频率非常不平均。杨君、邹海连、李爱云老师出场较多,另两位老师则很少露面。

  在体育课的1000米测验中,男生乔跑得慢,远远落在同学后面。测试结束,他在操场边痛哭,他第一次体验落在别人后面的直观感觉,而这一切还跟考试成绩挂钩。

  英国体育老师上前安抚哭泣的乔,拍着他的肩膀夸“很棒”。在一边记录成绩的中国老师王明载相形之下显得“漠不关心”。在纪录片一闪而过的镜头里,“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失败以后重新站起来”的标语则暗示了另一种教育理念。

  对于“妖魔化”中国教育的质疑,该片执行制片人之一巴格诺尔回应称并没有故意抹黑中国老师:“这是当天的真实记录。相较于刚来的中国老师,英国助教更熟悉自己的学生。她去安慰并不奇怪。”

  学生卡特丽娜发了一条推特,收到同学的14次转发和18个赞:“这是一个3小时的节目,而我们在学校里待了192小时。这反映不了英国学生,这不全是真相。”

  场景设定的真人秀

  当学生们像往常一样吃着果冻,把米尺当武器打闹时,一份“惊喜”在等着他们。教导主任沃恩和校长突袭了他们的科学课。

  “天哪,我的笔在哪儿?”好久没认真上过课的学生看到两张令他们敬畏的面孔惊慌失措。杨君用沙哑的嗓音讲“食物链”,学生噤若寒蝉地抄笔记,学生校长和教导主任板着脸在教室中间走来走去。

  视察后,教导主任相信自己找出了混乱的原因:“是老师的教法导致了这一切乱象。”校长则直接表示了失望:“看到学生需要忍受这种无聊的课的摧残,我内心非常不好受,可以说很愤怒。一个老师站在上面,基本上只对着ppt讲话。我只站了20分钟,就瞌睡得抬不起头了。”

  而这堂以抄笔记为主的“无聊”科学课的讲授者,是有多年英式教育经验的杨君。她90年代来到英国,在英国一所文法学校教了14年科学。2014年夏天,她在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读硕士时,听同学说BBC在华人社区发广告,找能用中国方式给英国学生上课的老师。她读教育比较早,加上国内十多年教书经验,她觉得自己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据《新京报》报道,制片人曾担心杨君在英国教学多年,是否还能重现中国课堂。“你听我的英语口音这么重,难道不中国化吗?”她跟制片人开玩笑,然后顺利拿到了offer。她还建议在教室里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和毛主席的画像。这是她对中国学校的记忆。但其他老师告诉她这在现在中国的教室里也不常见了。

  罚站、摔本子、将违纪学生逐出教室,杨君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熟悉得令人想起学生时代最敬畏的老师,她与学生的冲突也最为激烈。她坚持自己理解的中式教育:灌输和记笔记。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她并不会这么做。“我会按照英国的教育模式来从事日常工作。但在节目中,我不需要约束自己,就自然流露出受到的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前我们小时候上课就是这样的,我现在就这么去教这些学生。”5名老师中3人现居英国。中英教学经历和流利的英语成为他们的入选理由。只有2名老师来自中国学校,严格意义上说,他们任教的中国学校并不算典型的“中式教育”。

  李爱云所在的南京外国语学校,小班授课,下午三四点就放学。而在邹海连任教的杭州外国语学校剑桥高中里,学生穿英式制服,接受英式教育,所有课程用英文讲授,不参加高考,毕业后全部出国留学。

  最终选拔出的5名老师在某种意义上都是“非典型”中国老师,BBC反复叮嘱老师们,上课时要用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学。据媒体报道,李爱云和邹海连都曾向BBC建议小班教学。他们担心,习惯了小班上课的英国学生不适应一下子被扔进50人课堂,而中国很多学校一个班也才三十多人。“孩子平时一二十个人一个班,你一下子变成50人,给人家一天12个小时,我们南外学生也不适应啊。”

  然而,BBC最后还是保留了50人的大课堂。这所位于英国乡村的“中国学校”,在尽可能逼真地往BBC心目中的中式教育无限靠近。

  杨君拜托朋友向西安灞桥区一所中学要了一张课程表,参考制作出“中国学校”的上课时刻表,从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8点,学生们要在学校里待12个小时。每周升国旗,早上排队做早操,课间有眼保健操,晚上还有2小时晚自习。

  巴格诺尔相信他们复制的是“典型”和“传统”的中国教育。他表示自己了解中国地区间的教育差异,但是节目需要接近大多数中国学生的学习状态。中国学生普遍“刻苦”,“有的学生请家教补课,每天上十五六小时课。”

  片中,杨君情绪激烈,她时刻将中国教育的接受度与国家荣誉感挂钩。因为学生不听话,她喊哑了喉咙,数度落泪,是刻板严厉的中国教师形象代表。相比之下,邹海连、李爱云两位真正的“中国教师”显得较为宽容和温和。

  面对来自中国的质疑,巴格诺尔解释说,这是“设定场景的纪录片”:“我们会设计场景而且观众完全是意识到构建场景这点的。然后我们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来记录真实发生的情况。我们也确信,我们真实而全面地记录了在为期一月的试验课程中发生的所有事实。”

  英国《卫报》则评论BBC是故意制造这些“喜剧的冲突”。

  英国人要夺回教室?

  片中,博航特中学校长气昂昂赶去“中国学校”视察,一段雄赳赳的背景音乐总会合着他的脚步响起。这段音乐是描绘英国二战场面的《大逃亡》、《轰炸鲁尔水坝记》。英国《卫报》为此调侃道:“难不成,中国老师侵略汉普郡,勇敢的英国佬要夺回教室?”

  BBC的解说词写道,“中国的课程教授方式以重复和记笔记为主”,而英国学生习惯了个性化教学和课堂讨论。杨君也将学生的难于管教归因为“中国学生生下来就懂得纪律,天性如此”,而英国学生“更讲个性,喜欢挑战权威,表达想法更自由”。

  这种标签化的描述难以令人信服。邹海连在片子中一本正经,他的中国学生在网上放出一段他和学生们恶搞江南style的视频。在学生中流传着他很多金句:“做数学就像找女朋友,你得多谈几次恋爱,直到找到最合适的那位。”他那些现已就读剑桥、康奈尔等名校的学生们戏称他为“塞萌”。他的学生也并非都是从题海战术中走出来的,只要不触碰底线就都是OK的。而李爱云在学生的记忆里是一个会和学生探讨卢梭的老师。

  同样被误读的还有英国学生和英国教育。18岁的吴凝刚从英国威尔士一所私立中学毕业。纪录片中,自习课化妆、上课聊天玩闹的情景从来不曾出现在她的课堂里。

  她所在的学校校风严厉,上课不允许说话,罚站也是常态。课上没有畅所欲言的随意讨论,在固定的课程大纲下,讲概念抄笔记,再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每个环节一点不含糊。多数同学一人一张桌子安静听讲,低头抄笔记。

  通报批评和叫家长也不罕见,每年总有两三个学生因违纪被劝退。在她的同学们心里,被责罚和批评不是特别光荣的事。学校也有晚自修,晚上7点到9点,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看书做作业。

  BBC选择试验的公立学校并不是所有英国学校的缩影。在英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教育分化非常严重,7%的私立学校提供了牛津大学等一流高校50%的生源。重视教育的家长千方百计将孩子送进私立学校,而一些公立学校对学生相对宽松。

  不过在片子中也可以看到,英国公立中学的学生也并非不懂纪律。当校长和教导主任出现时,他们也都变成了乖孩子,或者说立刻装成了乖孩子。

  教育学家程永新看了片子后说:“我个人感觉,纪录片夸大了中外教育的差异,甚至感觉纪录片中的教师有点像演员。其实,世界教育的趋势是中国在向西走,从纪律走向民主,灌输走向讨论;西方在向东走,注重纪律与评价。”

  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测试中,中国学生名列前茅,2010年和2013年,上海两次居首,而英国排名不佳,英国主流的综合教育模式遭质疑。2014年,时任英国教育部长伊丽莎白·特拉斯访问上海时表示,应在英国数学教育中融入“中国特色”。

  当年,BBC开始与伦敦大学筹备这项试验。“这会是一次有效的试验吗?”美国的赫芬顿邮报的评论文章质疑说,“将教育从其本身的文化中抽离出来,还能测试其实际效果吗?而且仅仅用一个月的时间。”

  8月18日,这个系列片播出最后一集。“中国学校”的学生和博航特中学的其他9年级的学生一起考试,用成绩来比拼两种教育。令英国人大跌眼镜的是,中国班在所有的学科里,都取得了胜利。

  (华桐荐自《看天下》)

  翁佳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