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的齐鲁秋色

  “孔子家乡·好客山东”国际旅游摄影大赛第二次采风

  2015年10月30日,大赛首季第二次采风活动启动。来自全球多地的10余名国际知名摄影大师于10月30日-11月3日,在山东济南、淄博、潍坊、东营、滨州等地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采风拍摄行程。他们用自己的视角,诠释了“孔子家乡·好客山东”的魅力。

  第一站:济南

  采风时间:10月30日

  关键字:秋色、红叶

  秋日红叶谷,能解二月花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寥寥数笔便将秋色的美丽描写的趣味盎然。我不知道,他写这首词的时候,是不是身处山东,但我能肯定地是,如果现在他坐着时光机来到山东,来到红叶谷,肯定也能萌生这样的诗情画意。10月30日下午,“孔子家乡·好客山东”国际旅游摄影大赛第一季第二次采风在济南开启,来自全球的13位国际摄影大师在接过大赛采风队旗后,齐聚红叶谷,按下了本次采风的第一下快门。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历城区锦绣川乡南部山区,距市区33公里,乘车约35分钟即可到达。红叶谷风景区以野生的灌木丛黄栌为主,是红叶谷独有的观赏树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尤其是在深秋,这里更是红色的海洋与波浪,登高送目,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残红叶胜于花。”此情此景,或许即便是心里写满伤感的纳兰性德身处于此,也该卸下包袱,慢赏红叶了吧。

  红叶无诗亦是诗,午后的红叶在温暖的阳光下,晶莹剔透,一如红宝石那般绚烂。因此,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简称国际摄联)董事会成员,教育培训部主任,国际摄联摄影大师荣衔(MFIAP)、阿根廷摄影家协会主席尼科拉斯·贝尔林吉埃里(Nicolas Berlingieri)在看到红叶谷的美景后说:“美丽的红叶,温暖的阳光,蓝天也晶莹剔透,我很喜欢这里。我想,再有机会的话,我还会再来。”

  第二站:淄川

  采风时间:10月31日

  关键字:琉璃艺术、乡村旅游

  琉璃厂里有一群艺术家

  来到淄川,怎能不去琉璃厂,这里是玻璃艺术的凝聚地。10月31日上午,国际摄影家们一早来到淄川区振华玻璃制品公司,拍摄晶莹剔透的琉璃制品和制作琉璃的生产环节。

  在进入工厂前,当地导游便给我们速补了关于琉璃的相关知识。琉璃,亦作“瑠璃”是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为原料,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法,高温脱蜡而成的水晶作品。其彩流云漓彩、精美绝伦,其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在古代,制造琉璃最初的材料,是从铸造青铜器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因颜色多种多样,也叫它“五色石”。因材料在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从古至今,关于“琉璃”的诗作,不胜枚举,它已成为描写事物质地的代名词。这些纯靠手工加工的琉璃艺术品在1400到1600度高温下,经过工人师傅们的手,变成琉璃动物、花鸟、水果、花瓶等,其造型逼真,惟妙惟肖,具有价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因此,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董事会成员,教育培训部主任、国际摄联摄影大师荣衔(MFIAP)、阿根廷摄影家协会主席尼科拉斯·贝尔林吉埃里(Nicolas Berlingieri)不止一次地跟周围的人说:“我非常喜欢这些琉璃作品,他们是一群真正的艺术家。只可惜,因为在工厂,他们的工作过于辛苦和机械。”

  寻找深山里的“石头部落”

  在距离琉璃厂40公里远的淄川区峨庄乡的上端士村,也是众多游客来此旅游的必选乡村目的地。

  上端士村被誉为千年古村落,山村四面环山,环境幽静,石头小巷古朴幽静,颇具历史风韵。村内有早年石头修造的小水渠,雨水多的时候山泉水会顺着石街、石巷流淌。走在上端士村的旧巷里,草屋、石檐、石碾、石磨,原汁原味地展示着岁月沧桑的旋律。它们远离都市,没有被山外的喧嚣所惊掠,坐拥着一份世外桃源的宁静。上端士村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了,具有典型的北方民居特征,特别是清一色青石建造的房屋更是别具一格,拥有“石头村”的美誉。走在这里,或许你会恍惚间一下到了另一个世界。

  在采风中,德国北莱茵州议员,德国伯尔基金会负责人伯恩哈德·沃恩·格林贝格(Bernhard Von Gruenberg),这位长得像“列宁”的摄影家是收获最大的。他在这里认识了一位年龄相仿的“另一半”,并于与这位农村老太太客串了一对异国恋的夫妻,让众人拍的不亦乐乎。

  第三站:潍坊

  采风时间:11月1日

  关键字:风筝、年画

  艺术大师在民间

  来潍坊就不能不去杨家埠。这里出产的风筝还有木版年画已经成为潍坊旅游的代名词。

  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建于1986年5月,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风筝厂。这里是集风筝生产、年画印刷与民俗旅游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大观园。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游客在此可体验风筝扎制、年画印刷等乐趣,同时也可以领略到过去杨家埠人的生活方式,体味杨家埠人古老的民俗与风情。

  潍坊风筝是山东潍坊汉族传统手工艺珍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潍坊又称潍都,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潍坊风筝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等交相辉映。古往今来,关于风筝的诗歌名句数不胜数。其中,清朝孔尚任在《放风筝》中描写孩童放风筝不成功骂天公的情景最为生动:“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此外,潍坊每年都要举办国际风筝会,自1984年起至2015年已成功举办32届,一般选在4月20日至25日间举行。

  除了风筝,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也是名声斐然、首屈一指的。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是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三大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寒亭杨家埠)之一。数百年来,杨家埠木版年画按照农民的思想要求、风俗信仰、审美观点、生活需要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自己古朴雅拙、简明鲜艳的风格。

  在杨家埠村,我们探访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山东潍坊杨家埠百年画店“同顺德”的第十九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杨洛书。在他的小院里,八十九岁的杨大师和他的大女儿,接待了各位国外摄影大师,并现场为大家演示了杨家埠木版年画雕版制作与印刷的过程。杨洛书自幼受祖传手艺的熏陶,对年画情有独钟,立志有所作为。他从7岁开始摸刻刀,14岁时就跟从父辈学习年画制作。因悟性强,善于博采众长,学中有创,18岁就熟练掌握年画制作技艺,尤以刻版最精。其主要代表作有《西游记》、《二十四孝》、《历代帝王全图》等。

  第四站:东营

  采风时间:11月2日

  关键字:黄河入海口、生态旅游

  黄河入海秋辽阔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没有飞机、没有火车、也没有汽车的盛唐,王之涣要看得黄海远一些,除了登高还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在那时,从长安出发即便是骑着800里加急的快马,来到黄河入海口也需要很长时间,何况800里加急需要换乘多少坐骑呢。时光转瞬到了2015年,王之涣也早已成为了历史,如果他能来到当今,要看黄河入海,只需要驱车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可以一观黄河入海的博大胜景了。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让摄影大师们啧啧称赞,纷纷选景拍摄美丽的风中芦苇。在入海口滩涂区,成片的红地毯与河流,海水相互交织,成群的海鸥或停驻觅食或低飞徘徊,场面十分漂亮。这些场景深深地吸引了摄影大师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印度尼西亚分会主席、国际摄联优秀摄影家荣衔(EFIAP)、印度尼西亚国际摄影周策划总监阿加莎·布南塔(Agatha Bunanta)的注意力,只见她端起相机久久不愿放下,生怕错过了这里最美好的景色。

  在采风中,无国界摄影组织创建人之一、前董事会成员,国际摄联摄影大师荣衔(MFIAP)卡罗·迪亚纳(Carlo Dian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黄河入海口真的很漂亮,令我没想到的是湿地、生态以及石油钻机竟然可以和谐相处。”马耳他摄影师协会主席,知名摄影家约瑟夫·帕特里克·史密斯(Joseph Patrick Smith)在接受采访时说:“第一次来这里,看到大片大片的芦苇湿地,感觉相当的壮阔。这里的色彩很丰富,会出不错的照片。”

  第五站:滨州

  采风时间:11月3日

  关键字:黄河岛、盐田

  扁舟独宿芦花里,盐田映日惹秋思

  “寒云淡淡天无际,片帆落处沙鸥起。水阔风高日复斜,扁舟独宿芦花里。”面对黄河岛两岸长满芦苇的河道里静静停泊的木船,以及身着红色衣服背着鱼篓的渔家妹子,谁不会喜欢这样的美景?

  黄河岛位于渤海之滨,占地25.9平方公里,系古黄河淤积而成,是大禹疏通九河的入海处。在采风中,当地导游给我们讲起了这里的一些典故。黄河岛原名“桃花岛”,相传王母娘娘举办蟠桃盛会时,将桃核撒落海滨荒岛,此后岛上年年开满桃花。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寻找仙药,率“千名童男童女”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由此地出海东渡。始皇御驾送行,见这里桃花争艳,宛如世外仙境,遂赐名“桃花岛”。此后,始皇又颁昭更名为“太阳岛”,因这里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后人又将其改为“黄河岛”。

  在采风途中,国际摄联《国际摄影艺术》杂志前主编,法国摄影家联盟全国彩色委员会主席卡尔·埃克弗伊勒(KarlHecquefeuille)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滨州黄河岛与东营黄河三角洲的差别是这里有人气,那里因地域广袤少些了人气。两者都有特点。”

  从黄河岛公园驱车1.5小时后,国际摄影大师采风团来到与河北省交界的无棣县滨州鲁北盐场,拍摄了壮阔的盐田风光。据介绍,鲁北盐场隶属于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是国有特大型企业,占地面积254万公亩,设计生产规模原盐100万吨。这里采取的“一水多用”的高新技术处在全国同行前列。

  时间总是在忙碌中匆匆流走,历时五天的采风在济南、淄博、潍坊、东营、滨州等五地的美景中化为摄影师对这里的见解,留在了底片上。采风虽已结束,但活动还在继续,下一期,还有更多的齐鲁美景,要分享给你。

  北寒、朱国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