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兄弟姐妹

  • 来源:文苑
  • 关键字:唐朝
  • 发布时间:2010-09-29 15:28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一个人把自己性命和一生,押宝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就一定是愚蠢的。

  “玄宗在世的最后几年,行路不太平。那年头出门在外的人无不在身上怀有刀刃。虽然如此,见到路道躺着喂乌鸦的死人,还是免不了害怕。一般人没有要紧的大事,谁也不出门;大路上因此空空荡荡……”这是作家王小波的小说《夜行记》中的开头,想来,唐朝的兄弟姐妹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年代里。

  王宝钏和薛平贵,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认识、相爱,并且结合的。这是一部典型的中国才子佳人剧:男才女貌,一见钟情,然后就是公子落难,小姐讨饭……薛平贵命运坎坷,王宝钏命运更坎坷。薛平贵落难之后有夷族公主相伴,王宝钏却只有“寒窑”——才子薛平贵落难之时,那个美丽无双的佳人王宝钏就在寒窑中生活了十八年。十八年酷暑寒冬,王宝钏一直守候着冰冷的“寒窑”眺望北方,像一只无助的羊——也因此,那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寒窑”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象征着古典爱情的符号。

  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也是一个坚守的故事。唐朝的时候,这样的故事肯定是另类的。因为唐朝风气普遍比较开放,人们对再婚再嫁也习以为常,王宝钏的故事肯定属于另类。但自从这王宝钏的故事被写在纸上,得到广泛流传之后,一切都随之变化,一些效仿者出现了,道德家们也别有用心,坚守慢慢变为一种提倡,一种道德和社会的普遍要求。王宝钏变得越来越多,一个个青春年华的女子,为了诺言、道德和信念,开始等待、挣扎、扭曲,直至最后成为道德的牺牲品。一个人的坚守,只要她愿意,就谈不上是一出悲剧,但,无数人的坚守呢,不可避免的,却是一出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

  话说回来,不管这个故事的真相是什么,故事的最后受益者是“寒窑”——现在,人们可以不相信爱情,但人们还是愿意去武家坡看看“寒窑”,看看那个“才子佳人”故事的发生地,想象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如何在“寒窑”中慢慢变老。毕竟,这是一个时代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传奇。当然,人们在了解这一切时,已抱有很大的平常心了,白驹过隙,现在早已不是一个坚守的时代了,人们各得其所,各得其乐。虽然传奇熠熠生辉,但人们还是愿意相信常识,变得越来越聪明的现代人,才不愿意为着某些纸上的原则,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呢!

  唐朝的兄弟姐妹们就这样远去了。在那个远去的时代里,除了寒窑的故事外,还发生过很多其他有滋有味的传奇,比如红拂女的故事,比如镜花缘的故事。在我看来,这些都比寒窑的故事活色生香。说实话,我不太喜欢王宝钏与薛平贵的故事,一个人,无论出发点是什么,这样的举动毕竟有悖于常理,也违反人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一个人把自己性命和一生,押宝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就一定是愚蠢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