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空间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夏特古道,棉花堡,大阪,馬來西亞
  • 发布时间:2016-01-07 11:04

  穿越新疆夏特古道

  from 北京 徐英芳

  Shata,被譯成夏特或夏台,蒙古語「梯子」的意思。夏特古道,不僅是古代南北新疆的交通咽喉,而且是中國與印歐之間絲綢之路的要衝。

  徒步走了很遠很遠,汗騰格里峰依然在遠方巍然聳立。巍巍雪山似乎有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一直在召喚我們前行。穿過一片又一片草場,穿過無數樹林,看風中搖曳的紫色花海,仰望展翅翱翔的雄鷹,直至無人之境。

  夏特古道是一條極其危險的徒步線路。每年能成功穿越的人寥寥無幾,路上稍有閃失就會喪命於此。仰望汗騰格里雪山,壁立千仞無依倚。徒步近20公里,我們到達夏特古道的最深處。幽靜的峽谷中,遠遠望見一大片肆意怒放的紫色花朵,同行幾個人都歡呼起來,奮力向花海跑去。山風吹來微涼的空氣,粉紫色的花朵隨風搖曳。縱然長在深谷無人欣賞,野百合也有自己的春天。

  走到相片中的這塊大石頭,我的體力幾乎枯竭。同伴躍上大石頭眺望遠方,我抓拍了這張照片,很有「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的感覺!

  隱世小鎮仙本那

  from 香港 Summer

  提起馬來西亞沙巴的仙本那小鎮,熱愛潛水的朋友應該略有所聞吧!這裡是通往世界著名潛水天堂斯巴丹的必經之地。仙本那聚居了馬來人、印度人、菲律賓人、西方人和華僑,也定居着不少開創自己潛水事業的理想追求者。

  這個小鎮的文化是伊斯蘭、海上吉卜賽和潛水。仙本那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每天清晨都能聽到阿訇悠悠的唱經聲。儘管很熱,女生們都堅持不露腿。仙本那也是海上吉卜賽人的聚居地之一。在這裡,你能夠看到很多緊密排列的簡陋的水上屋,他們就是海上吉普卜人的家。海上吉卜賽人沒有陸地居住權,甚至沒有着陸權、沒有國籍,只能遊走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和印度的海洋上,以捕魚和海產交換日常用品為生。生老病死都被海洋掌管,一隻小木艇就是他們的全部,是真正的海洋的孩子。仙本那附近的小島全都水清沙幼,風浪也少,絕對是潛水活動的最佳地點。最出名的要算斯巴丹島,不少人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潛水店,吸引不少旅客,仙本那也從此開始為人所知了。

  雖然去仙本那的交通很繁複,但如果你想體驗真正的「世外桃源」,這裡絕對不能錯過。

  棉花堡治癒之旅

  from 香港 Kuma

  某年暑假,我在土耳其夢境一樣的旅遊勝地遇上一樁不怎麼好的事-我在棉花堡(Pamukkale)山腳下、旅館前跟過去兩週的旅遊伙伴兼戀人分手了。失戀之餘,我身無分文,故在旅館中由住客身份變成為廚師兼侍應,期間的一點一滴都是我在土耳其的甜蜜回憶。

  我在旅館工作期間,跟日籍男廚師共宿於員工房,小露台可以望到白色棉花堡的一角。日出起來,到廚房準備客人用的早餐,切生果、泡玫瑰茶。未及中午,偷個一小時坐在街角,天天望着鄰店的滑翔傘器材,心想有誰乘着幸運星到半空看那湛藍的棉堡池潭。

  有天晚上,我們跟着韓籍老闆娘到土耳其人家作客。我們的電單車穿過棉花田和粟米田,停在一戶平民小舍,抬頭見星月,低頭吃葵花籽和甜蜜蜜的蜜瓜。席上最年長的有92歲,最年輕才2歲,一家人的感覺最是溫馨,我心內的傷居然也化作星飛到天上去了。

  就這樣工作了兩週,儲起來的小費夠買一張巴士票。最初傷心留下,最後開懷離開,把歡笑、淚水和情誼都寄放在棉花堡了。

  最美的大阪

  from 香港 王欣然

  去年夏天,與友人結伴同遊大阪。我們計劃去泡麵博物館,但到達後才發現博物館當日休館。懊悔之餘,我們在站內的地圖上發現了一個不知名的小神社,心想,既然來了,儘管去見識見識吧!

  我們沿地圖指示的方向走,但似乎只是在附近不停兜圈。此時,一位當地的中年姨姨迎面走來,她小心翼翼地說,她已留意了我們很久,問我們是否迷路。我尷尬地點了點頭,還未等我回答,她便追問起我們的目的地來。原來我們想去的那個小神社當地人極少前往,所以她並不知其確實位置。正當我們想打消參觀念頭時,姨姨拉着我和友人向前行,遇上行人便替我們問路。幾經辛苦,我們終於到達了神社。臨別時,姨姨還再三問我們記得回程的路線與否。我連番向她鞠躬道謝,心裡有說不盡的感激。她向我報以一個輕輕的鞠躬和微笑,揮了揮手便轉身離去。

  城市的美麗,不只在建築物有多華麗高聳。我很慶幸探訪了那個小神社,因為它令我感受和體驗到大阪令人心動的絕美風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