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后
- 来源:汽车杂志
- 关键字:广州车展,雪佛兰,马自达,BMW,设计
- 发布时间:2016-01-14 16:45
年终的广州车展,由于举办时间的特殊性,常常作为各家品牌总结一年、展望新岁的最好时机,为此,我们专门来到发布会后台,打听到关于设计、工程、销售的第一手消息。
20/30/40
对话 雪佛兰新锐设计师Jaymer Starbody
采访之前,对于这个名字我和你一样陌生,但就是这样一位名不见经传
的年轻设计师,却设计了雪佛兰最具知名度的车型——迈锐宝。
Text:张雯
“Hi-Street范儿”是我对Jaymer的第一印象,清瘦拉美风,穿Superdry衬衣,踩一双NIKE,我到的时候上一场绕车讲解还没有结束,Jaymer站在一辆黑色修长的迈锐宝XL旁边,怎么也想不到这辆车的设计者正是这位一身潮牌的年轻人。
20
Jaymer Starbody今年才26岁,2011年从CCS(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的汽车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直接入职通用,迈锐宝XL是他参与设计的第一个项目。对于设计师,尤其是汽车设计师来说,26岁就能拥有主导设计一款车型的机会,在许多老家伙那里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更何况迈锐宝XL是Jaymer毕业后的第一件作品。
复杂的车侧线条,足见这辆车的设计师要么是个“菜鸟”,要么是真正的大师。任何一个经验老道的设计师,都不会用这么多折线来塑造光影,这简直是自找麻烦,然而也正是这几条线,成为迈锐宝XL优雅动感年轻形象的点睛之笔。
新车设计之初,设计师没有急于按照传统的流程去勾勒草图,而是首先回到设计的原点,去感受Malibu这一美国加州著名海滩所代表的积极快乐、充满活力、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并尝试以汽车设计语言进行解读,Jaymer的设计灵感正是来自于Malibu蜿蜒的沙滩和涌动的海浪。
30
“这么重要的一款车,设计是不可能给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负责的!”我敢打赌,如果正在看文章的读者有工作超过10年的,一定会来这么一句。这其实就是条界限,为什么不可以让年轻设计师来做呢?
对于Jaymer来说,年轻是他的优势,“我接触了很多车主和客户,甚至问了我的父母对于新车的看法,他们很喜欢我设计的XL。事实上,还没有人表示过不喜欢年轻风格的设计。”对于年轻化的深刻理解,将他带到了现在的位置。“在XL的设计中,我希望通过细节,比如轮毂和车尾,努力制造一种优雅、动感的感觉,至于车侧,我本身非常喜欢冲浪,沙滩和海浪就是最能与阳光活力建立联系的意象。”
这个一身潮牌的年轻人,要突破年龄的界限,把自己设想成一个30多岁有家有业的男人去设计一款汽车,在Jaymer的概念里,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我要设计的就是一台我会想买的车,不仅是现在,就算我成家了还是会喜欢它的设计。”
40
据Jaymer说自己的爷爷就有一台Malibu,小时候觉得那车特别帅,帅法请自行脑补梁朝伟为迈锐宝拍的那段广告。那时候能开上Malibu的人都觉得自己是浪子,潇洒有品,放荡不羁。然而,这一部分Malibu车主,如今已经变成了Jaymer的爷爷,到Jaymer爸爸那个年代,Malibu就不再是浪子之车,转而向“好男人”家轿转身,这一转就是40年。
来到中国的迈锐宝延续着浓重的居家暖男味,规矩、务实,各方面表现都不错,胜在均衡,但难有亮点,迈锐宝的形象似乎停滞在这里。一个拥有50年历史、历经九代的车型如何突破自己形象的界限?
我想,这台停在展台中央的迈锐宝XL就是雪佛兰给出的答案。很高兴地看到源自第一、二代车型的经典美式流线轿跑线条在Jaymer主导设计的这一代上回归了,我猜Jaymer爷爷开的,很可能就是其中一代。这不免有点穿越的感觉,一辆老车影响了一个孩子的童年,而这个孩子又在设计这辆车的未来。
其实迈锐宝XL需要突破的界限远没有这么简单,从公司内经验老道的设计权威,到产品品牌规划可能出现的瞻前顾后,新车停在这里之前的一万个环节中哪怕有一个不愿接受改变,后果都很可能会完全不同。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今天的迈锐宝XL。
Jaymer是幸运的,迈锐宝XL也是幸运的。我想,对于雪佛兰和通用,年轻一代,无论是员工还是客户,都是未来品牌发展的活力之源,过往的辉煌是褒奖,也可能是桎梏,但本质其实就是那条迈锐宝需要突破的“界限”。
戴着脚镣跳舞的设计师
对话 马自达首席设计师小泉巌
Text:吴均杰
设计师不是纯粹浪漫主义者,而是兼具美学和实用主义,通过产品与用户达成交流,才是设计师的意义。
设计是与用户的交流
马自达在日本众多品牌里,性格是最鲜明的,从早年的第一代MX-5到RX-7,再到新千年诞生的第一代Mazda6,乃至我们所熟悉的“魂动”Atenza,设计和性格上都与印象中的“日本车”有着天渊之别。但性格鲜明,并不意味着设计师能有无限的自由,而小泉先生则认为,无论是马自达抑或是其它品牌的设计师,设计产品时依然还是戴着脚镣来跳舞,这个脚镣就是与用户的交流。
作为设计师来说,肯定想要产品有丰富的自我表现。每个设计师都会有他想表现的东西、想做的东西,通过产品来体现他的想法和理解。但是,设计师并不是一个艺术家,小泉先生作为设计师,更希望通过自己设计的产品来跟更多人进行交流,无论设计出来的产品用户是否喜欢,形成了用户和设计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设计才会更有意义。
而在设计的时候不会过多考虑这究竟是概念车抑或量产车,乃至于量产之后会不会大卖,但是设计每一款车小泉先生都会100%的投入,把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展现出来,并且对车赋予感情,这是小泉所着重的设计理念。
当然,设计一款新产品,设计师并不可能将100%的想法都展现在产品上,而广州车展上展出的小泉先生的作品——“越KOERU”概念车也一样。虽然概念车因为时间和成本的原因,很多都是用电脑做造型,但事实上车身油泥造型出来的时候,车的表面如人的皮肤一般,就是会有一种温度在里面,而这样的温度可以营造出与用户的交流,这是众多设计师都追求油泥造型的一大原因。但是“越KOERU”概念车由于打造时间比较紧张,电脑造出时皮肤般的温度感还不够,让小泉先生需要在其它方面投入更多的感情。
有生命力的设计
小泉先生不仅认为设计是与用户的交流,设计更是生命力的体现,无论是使用魂动设计的Atenza、Axela、CX-5还是“越KOERU”概念车,都是具有生命力的。
小泉在设计的时候经常会想什么东西能打动心灵,让自己感动?小泉先生表示:“很多时候我会发现,充满生命力的东西、真正有灵魂存在的东西非常稀少,而这种生命力是在日本文化当中,很多人追求的不止是机械或者是工艺,或者钢铁制造的东西,因为能够让人感动的已经超出这些范畴,这也是我比较想做的一点。”“我的理念是马自达的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还必须让工具有生命力,这是我的想法,所以我要对汽车赋予生命!”
BMW的精准与诗意
对话 BMW品牌设计总监Karim Habib
Text:张雯
宝马无疑是2015年广州车展最神秘的展台,媒体日当天,BMW Compact Sedan城市新概念车空降展台,而在全球首发之前甚至没有任何预热消息漏出。发布会结束之后,笔者便第一时间采访了BMW品牌设计总监Karim Habib先生。
Compact Sedan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
Habib:我们的设计灵感比较重要的一个来源可能要追溯到70年代的2002以及80年代推出的E30,这两款车型都非常强调运动感。这款概念车中有许多更关注年轻一代的设计元素。另外,从车头的设计中也可以看出来,它延续了BMWM车型中的一些设计。
BMW城市新概念车的设计非常年轻动感,是否是针对85后、90后的人群做出的设计?在满足驾驶者对车辆需求的层级上有怎样的提升,所谓的新概念是新在哪里?
Habib:的确,这款城市新概念轿车锁定的是比较年轻的客户群,而且在中国来说这种年轻的客户群的年龄还会更低一些。我们在这款车驾驶者的体验方面所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在这款车当中设计了不仅仅是原来你关注的在右手边的信息屏,同时在正中间的仪表板还有平视显示,这三者的结合再加上我们从内饰的角度设计的线条,让你感到你的信息来源不仅仅是右手边,你在座舱里面会有被包围的感受,所有的线是朝着前方环绕着你,往前进的方向走的,所有的线条都有朝前的感觉,锥形视觉效果有一点像是在打电动玩具时候带来的环场效果,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驾驶感。
概念车的创新元素,未来可能会用到其它宝马车型上吗?
Habib:作为一款概念车,很难说哪些元素最终会引入到BMW的量产车型当中。概念车能够为设计师带来更多的设计灵感,同时能够测试市场的反应。对设计师来说,在设计概念车的过程中能够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有几个设计元素我觉得未来可能更有机会得到更多应用跟使用,首先头灯的设计加强了设计带来的科技感;第二是双肾型进气格栅相比以往有所调整;第三,在尾灯方面,新的设计也会延续下去。
近十年的汽车设计都在强调流线、性感,而现在我们从概念车上看到,BMW的设计开始回到了肌肉、动感的状态,这会是宝马未来的设计走向吗?
Habib:事实上宝马有一个非常明确而清晰的理念,就是“精准与诗意”,所以不管我们做什么样的设计的变化,最终它都将“精准与诗意”的理念作为指导。由于我们一直说宝马设计车型是驾驶机器,精准一方面就是它作为驾驶机器方面需要的操控性能,这个一直以来都是不变的。从设计的角度,我们希望强化这种精准的概念,很多时候运用线条来表达。但光用线条来传达精准的理念其实还不够。宝马的车应该让车主在驾驶的时候感受到一种情感的体验,对这个车产生一种情感的联系。而这种情感的联系是我们希望在设计中传达的诗意。所以诗意是相对来说比较抽象而美的东西。我们是希望通过驾驶的体验以及设计的细节来表现。还有,车身的肌肉感与人体体形之间是有联系的,通过表面的触感,你会感觉到它跟你是一体的。虽然我们的“精准与诗意”看起来是对立的概念,但我们的设计理念是把两个对立的理念统一起来。
2016年经销商数量,现在的两倍
对话杜卡迪中国负责人Marco Elli、总经理麦晓刚
Text/Photo:阮锦程
在2015广州车展上,杜卡迪出现在奥迪的展台上(杜卡迪属于奥迪集团),并发布了Monster怪兽821车型。作为全球最高端的摩托车品牌之一,意大利杜卡迪品牌在中国有很多粉丝,但也遇到了大城市“禁摩”这种困扰,杜卡迪是如何规划在中国的发展之路,笔者对话Marco Elli和麦晓刚先生找出答案。
由于杜卡迪属于奥迪集团,听说以后奥迪展厅也可以销售杜卡迪摩托,这是基于什么考虑作出这样的决定?我想知道奥迪卖出的摩托车与杜卡迪展厅卖出去的服务有什么不一样?然后有了奥迪这个销售渠道,杜卡迪展厅以后的发展会不会减缓?
Elli:之前我们发布的计划是,2016年杜卡迪的经销商发展数量会是现在的两倍,这是一个目标。并非每一个奥迪经销商都会销售杜卡迪,我们也会认真挑选,例如他们对杜卡迪的热衷度和实力,包括他们团队的能力都是我们考虑的因素,这方面我们会与奥迪沟通,找到合适的伙伴。甚至,我们还会选择一些奥迪网络以外的伙伴,例如广州的骏佳集团,他们不卖奥迪,但由于他们的实力和热情,使得我们有了合作的机会。
杜卡迪未来会在广东地区有什么发展计划,特别是遇到广州这种禁摩的城市?
麦:我们这一次来广州车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广东地区车迷的热情,同时我们选择在车展上发布了重要的车型Monster怪兽821,也证明了这一点。2016年第三季度左右我们会在广州地区开设首个展厅,我们将与骏佳集团合作。
宝马品牌已经把它旗下的所有产品引入中国,杜卡迪也是中国车迷非常喜欢的品牌,你们有没有计划把更多的产品引入中国,时间表是?
Elli&麦:我们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的发展,也与中国车迷保持着紧密的联系,2015年也做了很多工作,未来我们也希望加快认证的时间,把更多车型引入中国,至于时间表的问题,现在还不方便说。11月16日米兰车展上我们发布了很多车型,这说明在2016年我们杜卡迪中国会引进更多车型,包括最新发布的全部9个车型。其实我们已经在加快工作速度,例如2015年短短的几个月内,我们已经发布了4个车型。
酒香也怕巷子深 对话观致5 SUV工程团队
Text:kavin
在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上,观致如约发布了观致品牌旗下的第四款产品──观致5 SUV。想必大家已经从各种渠道看过或者了解过这台新车,不管是配置、定价,都是瞄准着中型SUV这个各个品牌拼杀激烈的区间去的。当然,由于有观致3系列产品珠玉在前,所以虽然我还没有亲身试驾过观致5 SUV,但对它的脾性大致上还是有一些预估的。
在观致展台,笔者与观致5 SUV的工程团队有一个非常难得的交流机会。其实对于观致的产品,开过的人都基本上持一致的看法:已经是完全可以媲美一线合资品牌车型。但即便是一款不错的产品,还是会有一些不足,如上所说,由于现在还没有亲身试驾过观致5 SUV,所以对它的判断,是由观致3以及观致3都市SUV得来的。其间,工程团队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是:观致3在高速状态下行驶非常稳定,但在城市道路中跟车时,低扭略为不足加上双离合的特性,造成右脚很难控制动力的细微变化,那么在观致5 SUV上面,这种情况是否得到缓解呢?
对此,负责动力总成系统的Calvin Lee表示,虽然观致5 SUV车重增加,但在扭矩上面增加了不止账面表现出来的20Nm,在动力系统的调校上也花费了非常多的精力去做,同时,踏板等相关部件也针对中国城市路况做出了优化,可以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观致5 SUV后轴是独立的多连杆悬挂,但在此配置下,笔者看到其依然保持了相当可观的后部空间,工程团队表示现在还没有推出四驱版本的计划,所以空间方面会保持现有水准。
接着看一组数据:36.4米的100~0km/h刹车距离,同级别最好。1.6T发动机输出115kW功率和230Nm扭矩,1869mm的车身宽度在同级别中最宽。从数字上看,观致5 SUV的各项指标在目标市场的竞品中都达到了前列。从安全来看,2015年上半年,观致在C-NCAP的碰撞中拿到了五星+,60.5分,而总分为62分。
最后对于这款产品,工程团队表示:在观致5 SUV的成型过程中,有争议、有磨合,也有想法上的碰撞,但有一点,观致并不会为成本妥协,用料用的是最好的,即便是安全带,用的也是国际一流品牌的产品。
对此,笔者个人表示非常认同,开过观致的车,对它会有一个相当不错的评价,但好的产品,如何能让广大的消费者也认同,对观致来说,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