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的悖论:越独特越易流俗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名字,美国,悖论
  • 发布时间:2016-01-23 16:06

  现在很多美国准父母都为给即将出生的宝宝取个好名字感到头疼,而瑞士一家专业取名公司也许能帮父母们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近日推出了一项专门针对宝宝的取名服务,并宣称他们取的名字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不过,这项取名服务的花费可不菲,高达3.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9万元)。该公司拥有14个取名专家、12个翻译、4个历史学家、两个律师。在收到订单后,专业的取名团队将花费100个小时为父母们列出一个有着15-25个选择的名字清单。

  据了解,该公司原来的主打业务是为品牌及产品命名。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经理马克·豪瑟萌生了开展为宝宝取名的业务。“当时我的朋友为给孩子取名字,夫妻俩差点闹僵,最终他们找到我,让我帮忙决定。”于是马克召集公司里的精英组建了一个特殊的团队,专门为孩子取名,并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对该名字的独特性进行测评。

  据介绍,接到业务后,该团队将立即进行周密的调查排除,并且在取名的过程中保证名字念起来朗朗上口,至少在12种语言中没有任何奇怪的含义,甚至家庭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会被纳入考虑。这家公司坦承,这样的名字也只能说在当下是举世无双的,并不能保证永远没有重名。

  “取名的风潮反映了时代的气象”,社会学家菲利普·科恩评论道:“有些家长给孩子取传统的名字,有些家长则把姓氏作为名字,还有些家长则从流行文化中汲取灵感。”譬如,“卡丽熙”这个女性名字因为大热美剧《权力的游戏》而流行起来,正说明了流行文化对于取名潮流的强大影响力。

  近年来,“玛丽”作为一个传统女性名字的衰落也充分证明了这个时代正走向个性化。另一方面,互联网也在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人们殚精竭虑想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因为他们觉得,就像注册网上的用户名一样,一旦一个名字被占了,后来者必须想出新的不一样的来。

  “现在的取名过程有点像博弈,你不知道其他父母脑子里有什么,只有政府的相关部门能看到全部信息。取名的悖论在于你费尽心机去了解取名的潮流只是为了避免它。而事实上,无论你选择什么,你都在创造新一轮的潮流。”《名字悖论》的作者劳拉·瓦滕伯格说。

  在最新出炉的2014年美国最受欢迎名字的榜单上,艾玛(Emma)和奥利维亚(Olivia)名列女性名字榜首,而男性名字名列榜首的则是诺亚(Noah)和利姆(Liam)。这个排名充分展示了“取名博弈”的过程。

  以艾玛(Emma)这个名字为例,在美国,直到1993年它都还未进入最受欢迎的女性名字前100名,然而10年之内,它上升到了前10。在2008年,它成为最受欢迎的女性名字。也就是说,艾玛(Emma)这个名字从“特别”到“普通”最后变成烂大街,只花了不到20年的时间。

  取名的悖论就在于,父母们总是想尽办法避免流俗,为孩子选取独特的名字,而这些名字会因为独特变得更受欢迎,进而变得普遍,最后成为新一轮的俗不可耐。

  (廖伟晨荐自《看世界》)

  陈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