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研究的屠呦呦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屠呦呦,诺贝尔奖,青蒿素
  • 发布时间:2016-01-30 09:50

  一个人的一生,或许会为很多目标努力,而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医学。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从三无教授到诺贝尔奖得主,凭着执著努力,她终于获得成功。

  2015年9月5日,一夜之间,85岁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就被全世界的人们所知。

  作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大陆科学家,屠呦呦很快成为各家媒体追逐的焦点。面对记者,屠呦呦语气平静:“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荣誉面前,她保持着一如既往的谦和。在漫长的时光星河里,她“说”得很少,“做”得很多。

  1930年,屠呦呦出生在宁波,父亲是一位开堂坐诊的老中医。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父亲对她疼爱有加,取了“屠呦呦”这个名字来寄予厚望。“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没想到,诗经中的一把野草改变了她的一生。受父亲影响,屠呦呦自幼喜欢翻看医书。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古典医书的小阁间,就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虽然读得磕磕绊绊,却是她医学梦萌发的温床。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她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为此,她刻苦攻读,把全部业余时间交给了图书馆,那张靠窗的桌子上,经常能见到她伏案读书的身影。

  大学4年,屠呦呦取得优良的成绩。毕业后,屠呦呦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年,一个由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代号“523”,研究的对象正是——防治疟疾的新药。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在那个资深科学家大部分已被打为右派的年代,屠呦呦很快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

  当时,屠呦呦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当着手从中草药中发现新的抗疟药时,她查阅了大量的古代医学书籍和民间药方,几年时间,几乎把南方的老中医都采访遍了。最终耗时3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最后入选的胡椒虽对疟原虫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青蒿是当时的191号样本,虽然曾经有过68%的抑菌率,复筛结果却一直不好。

  屠呦呦不甘心,她反复思考为什么青蒿古方记载的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后来,她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在190次失败之后,她带领的课题组终于在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挽救了大量疟疾患者的生命,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全世界应用。

  因为历史原因,社会不太肯定个人的贡献,所以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将近40年在国内没有被得到公认。她既无博士学位,也无海外留学背景,头顶上更无中国两院院士桂冠,被人们戏称为“三无科学家”。但她埋头科研,不问名利,40年来,一直在研究青蒿素。一般人60岁已经退休,但她在81岁的时候还在默默地工作。

  勤奋而努力的人,终有被国际同行认可的一天。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获得了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国际医学大奖——拉斯克奖,一时间名满天下。她怕媒体找她,就和单位说好了,任何人的采访都拒绝。她的名片简单至极,单位、姓名、地址和电话。整张名片还有大片的空白,仅此而已。

  持续一生的研究终见成效,2015年9月5日,她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诺贝尔奖面前,她依然沉默。她只想老老实实做学问,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课题做好,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想别的。

  文/王新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