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大脚

  • 来源:天天爱科学
  • 关键字:蓝脚鲣鸟,求偶,食物
  • 发布时间:2016-01-30 16:17

  呆萌可爱的“笨鸟”

  如果单从起名字的角度来说,地球上恐怕没有哪种动物的名字起得比鲣鸟的名字更“敷衍了事”了:这种鲣鸟的脚是红色的,就叫“红脚鲣鸟”;那种鲣鸟的脚是蓝色的,就叫“蓝脚鲣鸟”;这只鲣鸟的脸是蓝色的,什么?还长着橙色的嘴?那就叫“橙嘴蓝脸鲣鸟”吧……

  尽管名字没什么特色,但蓝脚鲣鸟以超乎寻常的呆萌模样成了鲣鸟家族的另类,给所有见过它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蓝脚鲣鸟的体表颜色光鲜而靓丽。它的嘴巴又长又尖,像一个圆锥形的漏斗扣在脑袋前,漏斗底部两侧就是它黄色的圆溜溜的小眼睛。它的脖子又短又粗,和躯干连在一起成为直筒状。最有趣的是它那双蓝色的大脚。这双脚奇大无比,与它总共才只有七八十厘米长的身体相比,明显比例失调。都说脚大走路稳,可蓝脚鲣鸟走起路来偏偏摇摇晃晃的,似乎随时都会跌倒,那笨拙的样子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当然,这双蓝色大脚并非一无是处,事实上,它是蓝色鲣鸟族群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依靠。蓝色鲣鸟要靠它在海里游泳、捕鱼,也需要靠它来孵化鸟蛋。

  雄鲣鸟在求偶的时候,首先要向雌鸟展示的就是自己的大蓝脚。它们会并起双翅,在雌鸟面前蹦来蹦去,这是为了吸引雌鸟对自己大脚的注意。而雌鸟也会把大蓝脚作为自己择偶的重要标准,它们只有看到自己中意的大蓝脚时,才会和拥有这双美丽大蓝脚的雄鸟一起跳舞,共同繁衍后代。

  蓝色鲣鸟不仅萌,还很“笨”,主要原因就是它们一点都不怕人。即使它们多次目睹同伴被人类捕捉、伤害,但再见到人时,它们还是没有丝毫防备和敌意。而且海上天气恶劣时,蓝脚鲣鸟还会不请自来地飞进海边的居民家中躲避风暴,赶都赶不走,实在是“笨”得让人无可奈何。

  凌厉迅猛的“捕鱼小能手”

  尽管蓝脚鲣鸟的长相傻乎乎,走起路来出尽洋相,对人也不会耍心眼儿,但说到“专业技术”,它可是一点都不含糊。

  蓝脚鲣鸟不像候鸟那样会随季节的变化长途跋涉,它们一年四季都待在同一个地方。与其他海鸟相比,蓝脚鲣鸟显得非常“挑食”,它们几乎只吃鱼,尤其爱吃细小的沙丁鱼。只有当食物很缺乏的时候,它们才会迫不得已地换换口味,吃点乌贼、鱿鱼等。

  或许正是由于对食物的挑剔,才使蓝脚鲣鸟练就了高超的捕鱼本领。晴朗的天气是蓝脚鲣鸟捕鱼的最好时机。每当这样的日子,在蓝蓝的天空中,上百只蓝脚鲣鸟一起翱翔,追踪着鱼群,那场面非常壮观。

  蓝脚鲣鸟的视力非常敏锐,哪怕是身处百米高空,它们也能清晰地发现海中的鱼群。一旦发现目标,它们就会迅速收拢双翅,伸直脖颈,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下俯冲,远远看去就像一颗颗急速下坠的流星。它们的俯冲速度非常快,可达到27米/秒。如此高的速度使得蓝脚鲣鸟入水时会产生巨大的撞击力,这力量大得甚至能将在附近海面下1.5米处游动的鱼全部震晕。

  入水后,蓝脚鲣鸟那双醒目的蓝色大脚就可以派上用场了。那双带有脚蹼的大脚和双翅密切配合,快速地拨水,使蓝脚鲣鸟可以敏捷地在水中游动和觅食。

  成功觅食浮上水面后,蓝脚鲣鸟还不得不防备一些“无赖”的抢食。经常有蓝脚鲣鸟叼着好不容易捕到的鱼浮出水面,却被等候在那里的军舰鸟偷袭,失去了到嘴的美味。于是,很多蓝脚鲣鸟干脆在水下就将鱼整个吞下去,储存在嘴巴下方的喉囊里,等到了安全的地方之后,再把鱼吐出来,或自己慢慢享用,或用来喂食嗷嗷待哺的幼鸟。

  鸟类中的“该隐”

  蓝脚鲣鸟繁衍后代的能力非常有限。雌蓝脚鲣鸟每年只能产两三枚蛋,在产完第一枚蛋之后,通常要过一周左右才会产下第二枚蛋。它们孵蛋的方式非常奇特,绝大多数鸟类孵蛋靠的是羽毛和体温,而蓝色鲣鸟靠的则是自己的脚。它们会用大脚上的蹼护住鸟蛋以保持温度,直到雏鸟破壳而出。这个过程往往长达一个半月,真是无比辛苦!

  不过和养育幼鸟比起来,孵蛋的艰辛实在算不了什么。尽管幼鸟出世后成长得非常迅速,不到两个月就可以达到成年蓝脚鲣鸟的体重,但此后它们还要经过4个月才能羽翼丰满,离巢独自生活。在这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它们只能依赖父母提供食物。寒冷时,它们需要父母为它们抵御寒冷;炎热时,它们又需要父母帮助遮挡火辣的太阳。

  在食物充足的时候,蓝脚鲣鸟一家非常和睦:父母不停地往返于海面与巢穴之间,带来大量食物哺育雏鸟,幼鸟也一起嬉戏玩闹,一家其乐融融。然而,一旦食物缺乏,不足以分给所有的孩子,幼鸟之间就不得不面临残酷的生存竞争。

  一般来说,出生较早的小鲣鸟会比弟弟妹妹们强壮很多,如果食物不够吃,它就会毫不留情地抢夺食物,直到自己吃饱为止。而当食物严重缺乏时,它的攻击性就会骤然加大,甚至会用又尖又硬的嘴巴啄自己的弟弟妹妹。

  面对这些争斗,它们的父母往往显得无动于衷。不仅如此,鲣鸟父母们在给孩子喂食的时候,也会故意偏向身体强壮、占有明显优势的小鲣鸟。结果,在父母和强壮的同胞手足共同的排挤下,那些瘦弱的小鲣鸟不是被推出巢外,自生自灭,就是被残忍地饿死在巢中。

  蓝脚鲣鸟幼鸟之间的这种骨肉相残的行为实在让人心酸不已。这与《圣经》中著名的“该隐”的所作所为非常相似:该隐嫉妒自己的弟弟亚伯,不顾兄弟亲情而将他杀死。因此,人们将蓝脚鲣鸟称为“鸟中的该隐”。

  拯救蓝色的“大脚”

  过去,蓝脚鲣鸟数量很多,分布也相当广泛。然而,近年来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太平洋上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曾经是蓝脚鲣鸟的乐园,50多年前,那里生活着2万只左右的蓝脚鲣鸟,现在这个数字已经骤降到了6000多只。尤其令人不安的是,据科学家的观察,最近几年这一地区的蓝脚鲣鸟几乎停止了繁衍后代。

  尽管导致蓝脚鲣鸟数量下降的真正原因尚不明确,但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类对沙丁鱼的过度捕捞是罪魁祸首,因为沙丁鱼几乎是“挑食”的蓝脚鲣鸟唯一的食物。或许我们人类应该适当降低自己的口腹之欲,这样才能让蓝色鲣鸟这美丽的大脚精灵继续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文/加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