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过年花了多少钱?算完感觉生无可恋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送礼,年终奖,年俗
  • 发布时间:2016-02-18 15:44

  话说过年发红包,走亲戚,送礼等等都是年俗习惯,但殊不知这些意在增加年味的风俗,在物价飞涨的年代,已然成为80后年轻人的一大压力。苍天啊大地啊,那么一丢丢的年终奖怎么塞得满那么多熊孩子和长辈的红包,想到这就各种心塞……

  【回家路费】

  普通版:出门靠走,回家、串门能省则省,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都捡最便宜的路线,预算200(家远的不敢回)。

  小康版:舒适最重要,横跨东西部的预算1000。

  土豪版:随意!

  【购买年货】

  作为已然奔三的80后们,大多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就算没结婚的也基本经济独立。所以置办年货这个事就落到了自己头上了。

  普通版:鸡鸭鱼肉菜,糖果、炒货,各种零食,酒水饮料还是不能少,就算1000元。

  小康版:基本年货都差不多,但酒水饮料香烟什么的总是要高一个档次,差不多的也要2000。

  土豪版:什么好买什么,什么贵拿什么,无污染原生态、国际进口随便买。

  【新年衣服】

  过新年,吃饭聚会少不了,总不能丢了面子,总要买身新衣服,有孩子的自己就省了,给孩子也总要买一身吧,女同胞还要去整个头发美个甲之类的。

  普通版:辛苦一年了,买件新衣裳,高高兴兴过个年,小孩子300,大人一个600,一家三口就是1500。

  小康版:衣服鞋子什么的都要看品牌、看质量,小孩子500,大人一个2000,一家三口就是5000。

  土豪版:国际品牌随便挑,价格忽略,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装扮,最少也要两三套衣服备着。

  【压岁钱】

  过年里的重头戏“红包”,单独二胎政策,现在很多都是一家生了2个的,那红包数可是蹭蹭的往上涨。

  普通版:自家收入不高,但是每个孩子100块,也得准备个500块左右。

  小康版:都这收入水平了,每个孩子少说也得二三百块吧,拿2000块做准备只少不多!

  土豪版:看心情,喜欢的多发点,不喜欢的少发点,但一般都是以“万”计算的!

  【敬老钱】

  80后们上有老下有小,结婚的,那双方爸爸妈妈的礼要准备,还有双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如果都健在)的礼要准备。这样上一辈就需要准备12份礼。

  普通版:收入不多,但过年孝敬父母的钱是一定要出的,双方父母每人各500,就是2000!

  小康版:收入不错,吃喝不愁,每个父母1000,双方父母就要4000了!

  土豪版:钱不是问题,表明心意才是最重要的,没个几万块哪好意思孝敬父母!

  【走亲戚拜年】

  过年里总要走亲访友吧,去亲友家不好意思空手去吧?送礼不能送单份这个“潜规则”大家也都懂吧,过年七天算最少2户亲友要走一走吧。

  普通版:一年了,家里的亲戚朋友都要去拜会一下,又不能双手空空,每家按100算,就拿500做准备。

  小康版:礼品不能掉档次,送的要有新意还要有水准,每家按300算,2000的准备还是要的。

  土豪版:一般都是别人去他家拜年!这个问题可以忽略……

  【吃喝玩乐】

  普通版:过年了,好不容易休息一下,聚聚餐、K歌玩牌、打打麻将,也得五百一千的准备着吧!

  小康版:玩的要上档次,有情调,两三千什么的都是小意思!

  土豪版:玩的就是心跳,只要开心!

  【外出旅游】

  普通版:好不容易放个长假,趁全家相聚,一起周边游一游,加上交通住宿,全家也得准备个5000吧!

  小康版:旅游基金还是有的,云南海南港澳台随便去一去,最少也得10000吧!

  土豪版:世界那么大,想去哪里去哪里!

  【总费用】

  普通版:200+1000+1500+500+2000+500+1000+5000=11700。

  小康版:1000+2000+5000+2000+4000+2000+3000+10000=29000。

  土豪版:上不封顶!

  算来算去,看来2016年是又要吃土了!在高物价低收入的年代,小伙伴们都想哭一会了吧……

  不过大家也别心灰意冷,对于没结婚的“单身狗”们,幸运的话你们还能收到长辈们施舍的红包,缓解下压力;对于新婚的朋友来说,那反而应该是丰收的一年哦,各种红包会向你砸来;而已婚已有娃的,那这个年靠娃的压岁钱,应该勉强也能过过了。

  春节期间的种种人情开支,绝非是没有意义的“无效支出”。一笔笔具体花费的背后,往往是一个个弥足珍贵的故事:也许是你有幸见证了一位好友步入婚姻;也许是你看到了父母的欣慰与后辈们的笑脸;也许是你为家庭或家族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人情开支,终究要流向那些值得珍视的“人”,终究要反哺一段有分量的亲情或友情。

  过年,从来都不是一个经济议题。你当然可以盘算开支与进项,却没必要执着于此。这是因为,在人际疏离的今天,春节已经成为难得的可以强化情感纽带的时间节点。不论囊中羞涩,还是家底充裕,总应该在春节期间尽份心意的。而这份“心意”,自然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呼吁正视春节期间的“经济责任”,绝不意味着“花钱就可以搞定一切”,也绝不意味着“花钱就是过年的唯一姿势”。

  (文/郑颖,本文部分数据整理自网络,地区不同略有差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