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多寿

  一、每天一万步?别盲从!

  国家卫生部门曾发出“每日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倡议。这对一些老年人来说并不实用。

  老人运动不应单方面的讲究步数,要考虑当天的其它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等大量消耗能量的活动,还需考虑饮食、身体状况等。健康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30分钟的健步走,而老年人的身体素质稍微低一点,可选择每天一小时慢跑或中速走就能达到一天的运动量。

  骨科专家建议,老人步速不宜过快,一分钟最好不超过60步,步幅一般不超过60厘米。走路时,首先是足跟着地,接着是足的外侧着地,然后依次是最外侧趾骨头、中间趾骨头、内侧趾骨头和大脚趾。运动强度以感觉呼吸、心跳有点加快,微微出汗为宜。

  二、你买的老年食品可能并不适合老人

  你知道吗?你买的“老年食品”,未必真适合老人。

  目前我国老年食品单一不说,不少老年食品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还很高,并不适合老人。有些食品虽没有额外加“糖”,但淀粉含量高,淀粉进入人体后会变成葡萄糖。注意!粉类、糊类食品本身“升糖”速度往往比完整食品快。有的食品以“杂粮”为噱头,杂粮含量微乎其微。而所谓“高钙”食品中人工添加的钙,其实也难被人体吸收。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代谢都在改变,所需营养与一般成人不同。仅仅把食物做成“糊粉”,不足以解决问题。而长期食用糊类食品,反倒可能加速咀嚼功能退化。

  到底怎样挑选老年食品?专家建议:1.不要看到“无糖”就买,要注意是否有其他甜味剂。2.即便无糖,也不要总买糊粉、饼干、糕点等当零食。三餐可以煮得软烂一些,可适当补充些水果、坚果;3.如果无法分辨配方,尽量选择天然食品,比如现磨的核桃粉等,但食用也要考虑整体膳食均衡。

  三、各地居家养老“红包”连连看

  最近,我国多地针对养老模式展开调查,结果显示,9成老人愿意在家养老。而我国提出的“9073”养老整体规划,就是9成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在社区,3%在养老院集中养老的结构。那么,为了鼓励居家养老,政府都发了哪些“红包”呢?

  江苏:欢迎外地老人投奔子女

  3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对于外埠老年人到子女所在城市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要求有关部门在户口安置、医保结算、公共交通、进入公园等方面给予便利。

  上海:修建“老年迪士尼乐园”

  上海“老人乐园”服务的对象都是可跑可动、有自理能力的中老年人,为他们提供日间休闲娱乐社交购物活动场所,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又被称为“老年迪士尼乐园”。

  广州:儿女不在家政府雇人陪

  拥有广州市户籍的老人家可以享受到政府购买的上门服务,每月15小时。按照目前规定,无劳动能力的、无赡养人的、低收入且生活不能自理的、10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均可申请居家养老服务,有儿女但不在一起生活的80岁(含)以上老人家也可以申请。

  北京:子女带薪护理

  北京正研究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政策,今后政府将出钱“聘请”子女在家照顾老人,此举既能弥补养老护理员的数量不足,又能满足失能老人的情感需求。该政策主要针对有困难的失能、失智老人。另外,北京还将改革公租房配租制度,符合条件的老人可与子女同步选房,就近居住。

  四、3D打印踝关节让老人健步如飞

  国内首例踝关节3D打印植入在广医三院成功实施,这是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又一个成功案例。

  85岁的黄大伯脚踝部位患有慢性骨髓炎病,一直无法根治,甚至面临着截肢的风险,医院决定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治疗。手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与清除骨骼病灶一模一样的水泥骨骼支架,作为临时占位器,维持病灶周围骨骼的空间和踝关节的相对稳定。第二阶段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与被清除骨骼1:1比例的钛金属骨骼,重新植入患者脚踝部位,达到永久性治疗效果。

  这项技术采用的是国产打印机,手术费中自费部分只有1万多。经过了2个阶段的手术,现在黄大伯已经能够行走自如,健步如飞了。

  随着我国3D打印机制造技术的发展,未来3D打印在医院领域的使用费用还有进一步降低趋势,或许会进一步普及,让普通大众都享受到其带来的福音。

  五、草莓、菠菜抗衰老

  草莓和菠菜都是高营养果蔬,是含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佼佼者,且都富含叶酸,可防治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及皮肤瘙痒或出血。菠菜内的类黄酮物质可防治老年人眼睛的黄斑变性,从而延缓老年人黄斑的退行性病变与老化而导致的眼盲症或视力减退。

  不过由于菠菜性属寒凉,食用时不妨辅佐辛温的芥末或鲜生姜,则可抵消寒凉蔬菜诱发的胃肠绞痛或腹胀等。

  六、老人楼梯摔伤应看眼科?

  很多老年人在上下楼梯时摔伤就去看骨科,其实,他们更应该提早去看眼科。因为很多摔伤,并不是因为腿脚不便,而是因为眼睛看不清楚。

  老年人在上下楼梯时要格外小心,最好随身带上手电,以强化照明。傍晚或黎明时,光线不佳,这时如果遛弯或者晨练,注意避免树枝刮伤,在不规则的小道上要小心行走,看清道路,避免摔跤。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把客厅里的灯开亮些,开着灯,人的眼睛瞳孔比暗时要小,可以减少青光眼发作的危险。有近视眼的老人外出时一定要戴眼镜,最好是全框树脂镜片的——万一摔倒,玻璃的镜片会扎伤眼睛,树脂镜片则没有这种危险。

  七、螃蟹步缓解腰腿疼

  在人体大腿的内侧有一处肌肉群,如果这个肌肉群的机能出现衰退,就会引起腿部的各种问题。而模仿螃蟹横着身子走,则可以使这一肌肉群不断拉伸和收缩。长期坚持,可以有效缓解腿部及关节酸痛的症状。同时,老年人在横跨步时,还可借助扭动腰部舒展背部肌肉,缓解背痛。

  “螃蟹步”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有讲究。行走前,双脚的脚后跟应向外45度展开,同时慢慢吸气,膝盖也要向着脚尖方向慢慢扭动。然后一边吐气,一边慢慢横着迈步,迈一步所用的时间最好在5秒左右。老年人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每天的运动量。年龄过大及有心脑血管病的人不宜走过长时间,以每次3~5分钟为宜。

  八、“带孙焦虑”?学会给自己“放假”

  爷爷奶奶带孙子已是中国的普遍现象,但带孙子肯定会打扰老人的私人生活。心理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应该给自己放两小时“假”。老人在带孙子之前要与子女商量好,留好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约定好自己的“任务”范围,不要一手包办。

  下午一点到四点是老人“放假”的最佳时间段。相对来说,这段时间可能空闲一点,既不要做饭也不用接送小孩。

  每天下午给自己两小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时间,既有益于老人的身心健康,也是年轻人对老人的尊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