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重在精准择业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产业扶贫,茶业,益贫性,故事
  • 发布时间:2016-05-13 14:58

  实践表明,制约贫困地区发展,往往是因为缺乏相应的产业,或者是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多年前,贫困地区就开始通过发展产业扶贫。一些地方通过产业有力地带动了百姓致富,但也有一些地方,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最后却未成功,富民产业甚至变成了伤民产业。

  因而,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如何选择及有效进行产业扶贫非常关键。尤需注意的是,产业扶贫是否真正惠及贫困户,即产业扶贫的益贫性。

  也就是说,产业扶贫不仅面临产业的选择,还面临益贫性的选择。

  精准识别背景下的产业扶贫

  □《民生周刊》记者 严碧华

  过去数年,产业扶贫更多考虑的是是否因地制宜。而除此之外,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联系是否紧密,也就是益贫性够不够,成为新的考量。

  无数实践案例表明,贫困地区要真正发展离不开产业。

  产业扶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数年,产业扶贫更多考虑的是是否因地制宜。而除此之外,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联系是否紧密,也就是益贫性够不够,成为新的考量。

  而基于建档立户的精准扶贫显然着力解决这个难题。

  因产业而富

  前不久,《贵州茶产业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对外发布,这是贵州省首次发布茶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

  蓝皮书显示,贵州全省茶园共有689.2万亩,居全国第一位;全年茶叶产量22.4万吨,总产值214.8亿元,综合产值达到404.9亿元,先后打造了“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等“三绿一红”重点品牌。

  四百亿产值背后,是产业扶贫的成效。

  此前,因交通等因素制约,贵州比较贫困。但另一方面,贵州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和寡日照兼具的茶区,很适宜茶树生长,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

  据悉,产自贵州的茶叶水漫出物、氨基酸、茶多酚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国家标准,具有香味馥郁、鲜爽醇厚的独特品质。

  几年前,贵州将茶业作为重要的扶贫产业重点发展。当时的规划显示:预计2016年,投产茶园500万亩,形成加工企业集群5500家,茶叶年产量25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600亿元,全省农民人均茶园收入达到1250元。

  首先是将茶业作为重要扶贫产业;其次是围绕产业做文章,扩展其外延。

  4月19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茶与山地休闲旅游、茶与休闲养生”论坛举行。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传耀说,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把茶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五大传统产业之一,持续推进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动旅游业与茶产业的深度融合,在茶园集中区域配套建设了一批旅游设施,推出一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楼、主题酒店、主题文化公园等,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良性循环,以养生、休闲、体验为主题的茶旅游已经成为山地贵州颇具特色的旅游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中心主任张琦经常去贵州调研扶贫。在他看来,贵州茶产业扶贫近年来成效显著。“山区适合种茶叶,适应性比较强,种茶对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也都有益。”4月21日,张琦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茶业是一个适合山区发展的产业,而贵州充分把握了这一特点。

  调研中发现,贵州一些地方将茶产业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对于壮大产业和帮助群众脱贫非常有益。“玉屏县就是如此,深度开发资源,将茶业与旅游对接起来。”他认为,以前贵州是交通不便,现在交通方便了,适合搞旅游,而成片的茶园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葫芦乡伏城村是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的帮扶村。

  几年前,驻村工作队发现当地井水口感不错,后经检测发现水呈弱碱性,且地下水经国土资源部专家论证储藏量丰富。在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的联络下,河北唐山企业家齐双安投资广宗县,钻井510米,经营弱碱性矿泉水。

  项目总投资为1.5亿元,项目一期建设目前完成投入资金8000万元,安排当地群众就业100多人。

  公司同时结合广宗农作物类型丰产特点,预投入绿色果蔬浓缩汁生产线。充分发挥当地农产品优势,使普通大众果蔬农产品走入高端市场,提高产业附加值。

  在张琦看来,贫困地区要想真正得到发展,必须有产业作为支撑,而产业要发展,需有龙头企业的带动。

  问题反思

  “产业扶贫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出现的问题我们也要反思。”作为长期关注扶贫的学者,张琦在充分肯定产业扶贫的成效时也指出了问题。

  在他看来,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是否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特色;二是产业扶贫是否真正对贫困户有效。

  “一些地方的产业扶贫是跟风,没有充分挖掘区域特色,最后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富民产业反而变成了累赘。”张琦表示,比如前些年中药材市场行情好,很多地方种植,结果现在供大于求。

  对此,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林嘉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国宝持类似观点。

  “产业开发一定要看准,不能说上就上,一定要有特色,千篇一律就没意义了。”林嘉騋不忘提醒一些地方政府。“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下一阶段的扶贫,尤其是产业开发扶贫。”

  吴国宝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地区产业化扶贫失败,其原因或者是产业发展失败,使投入的资金付诸东流;或者是虽然产业发展起来了,但贫困者没有受益或很少受益;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省、市一级对项目审批不够严谨,主要以纸面申请书作为基础,实地调查不够;产业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分配存在一定程度的平均主义倾向;部分产业化扶贫项目设计中对市场调查和研究不够;一些地区将产业化扶贫仅仅当作套取国家扶持资金的方式。

  要解决问题,他认为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创新:第一,加强对产业化扶贫项目申请的审批,让省、市承担审查不严的责任;第二,在项目和资金分配中,尽量减少和避免地区平衡的做法,尽可能做到产业发展项目风险高的、贫困人口参与和受益机制不清楚、不合理的项目,不予立项支持。

  注重益贫性

  如何让产业扶贫成效更加明显?张琦的答案是需强调益贫性。“有些产业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但不一定利于解决贫困,这时作为地方政府就得考量。”

  事实上,益贫性近年在扶贫领域被频频提及,这也是近年来提倡的精准扶贫要义所在。

  湖南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表示,产业扶贫中的突出问题是产业发展中贫困对象被边缘化,真正的贫困户并没有享受到扶贫政策带来的红利。“有些地方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存在种种误区,以为搞产业发展就等于在搞产业扶贫。”王志群认为,这样的误区直接导致扶贫专项资金流向了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流向了这些能人,而真正的贫困农户在产业开发中被边缘化。

  在王志群看来,产业扶贫不完全等同于产业发展,它是以产业作基础,以帮助贫困农户增收脱贫为目的的专项扶贫,必须要理顺贫困户和企业的关系,建立两者的利益联系机制,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在实践中,湖南探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同时,湖南省出台了系列文件,明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60%以上用于产业扶贫,而其中的70%以上用于贫困人口的生产发展。同时,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组织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在资金安排、贷款贴息、产业化服务、税收等方面也给予政策支持。

  在张琦看来,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益贫性越来越被关注,扶贫的有效性自然也将提高,但扶贫还存在瓶颈,那就是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非常关键,产业扶贫如果调动不了农民的积极性,效果显然大打折扣。”张琦表示,要调动贫困地区农民积极性首先需从观念上入手。

  安化黑茶:边销茶的蜕变

  □《民生周刊》记者 严碧华

  在茶产业的带动下,全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种养殖业转移到绿色包装等服务行业,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工人。

  无论是以篾篓包装成花格状的千两茶,还是像砖块一样的茯砖茶,背后都是安化黑茶厚重的历史。

  史料记载,安化产茶自唐代开始,元末明初开始大规模生产,明万历二十三年安化黑茶被定为“官茶”。

  毫无疑问,安化黑茶的历史是辉煌的,但亦是几经沉浮。在计划经济时代,安化黑茶作为边销茶,远销边疆地区。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安化黑茶经历了自己漫长的阵痛期,甚至一度衰落到谷底。

  大约在10年前,当地开始重振这一产业。

  2007年,安化黑茶的年产值还不足1亿元,而如今,产值过百亿,增长过百倍。

  几经沉浮

  位于资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的安化县,是湖南省益阳市下辖区县之一,也是益阳市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

  与其他地方建制不同,安化是先有茶,后有县,黑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唐代,安化黑茶被称为“渠江薄片”,留下了“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的记载。

  宋熙宁六年,安化建县后,朝廷在资水北岸建立博易场(即茶市),用米、盐、布、帛交换(专卖)安化茶叶。

  当时以“渠江薄片”为代表的安化蒸青饼茶,还不是现代黑茶,但是,安化茶叶凭借天然的优厚条件,随历史进程而逐渐发展起来。

  清朝嘉庆年间,安化茶人创制了安化千两茶以及天尖、贡尖、生尖等世界独一无二的黑茶珍品,千两茶以外形古朴大器、制造工艺特殊而享有“中国茶文化的化身”和“世界茶王”的盛誉,是中国茶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建国初期是安化黑茶边销茶大发展时期。边销茶,又叫边茶,因用于供应边疆少数民族饮用而得名,属紧压茶,是茶叶的一种,因其种类形状像砖样,传统的重量一般分4市斤、2市斤、l市斤一块,俗称砖茶;因主要在我国边疆、高原、牧区销售,也是专供茶:;由于该类茶叶的大宗品种主要销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故于商业经营中称为“边销茶”。

  3月中旬,在益阳茶叶市场的一间门面,益阳市黑茶商会会长戴恩辉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畅销的边销茶,主要是因为安化黑茶所具有的降脂助消化的功劳。

  戴恩辉是地道的安化人,小时候常常听见奶奶跟妈妈说:“媳妇,你把茶煎这么浓,上工会饿坏的。”

  “我们安化人吃猪肚,通常用黑茶和猪肚煮一下,猪肚上的油就不见了,因为被茶中和。”泡着20年的陈年安化黑茶,戴恩辉形象地描述有关安化黑茶的过往。

  多位熟知安化黑茶历史的人士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具有降脂助消化的功劳,近年来安化黑茶越来越被青睐。

  边销茶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团结,但利润空间微薄。

  2002年,《边销茶国家储备管理办法》出台,对边销茶原料和产成品实行储备管理,对代储单位给予信贷扶持,用于储备的贷款利息由中央财政负担。

  2006年,安化县决定把安化黑茶作为重要产业发展,计划通过品牌化运作提供产业附加值。也就在那一年,安化黑茶茶叶协会成立。

  百亿富民产业

  此后,安化黑茶逐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安化县政府提供给本刊的材料显示:全县茶园面积从2007年的10.9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28万亩;茶叶加工企业108家,厂房总面积35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茶叶加工量由2007年的1.1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5.6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税收达1.5亿元,茶产业税收已连续三年过亿,稳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十强,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

  “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安化茶”三个公用品牌的估价也升至35.81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安化黑茶专卖店已有5000多家,营销网点和网店10万个以上。

  在茶产业的带动下,全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种养殖业转移到绿色包装、茶叶加工、现代物流、营销仓储等行业,以及茶馆茶楼、茶旅餐宿等服务行业,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工人。

  目前全县从事黑茶及关联产业人员达32万人,劳务收入30亿元以上。

  1975年出生的刘波,白手起家创业,先后创建了立信电器超市、立信水泥制品厂、马路镇综合市场。

  几年前,看好安化黑茶产业的他和几个同学联手成立了湖南省云上茶业有限公司。

  如今,刘波成了当地的致富能人。因此,刘波还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湖南省云上茶业有限公司茶园所在地安化县马路镇天台山村,海拔近千米。记者采访当天刚好下雨,村子完全被浓雾掩盖。

  以前,这里的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养家糊口。今年58岁的梁赛刚也曾是外出务工的一员。他在外务工8年,但收入并不高。

  几年前,在刘波的带动下,他也投资种了20多亩茶园,茶园投产后预计每亩年收入1万元。

  茶旅结合

  除了种植、加工和销售茶业之外,刘波还计划利用当地独特的风景进行产业布局,包括度假酒店、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多种综合服务。

  事实上,为进一步拓展产业附加值,安化县政府加强了黑茶与旅游的结合。

  如今,以“天下黑茶·神韵安化”为主题长达1800米的雪峰湖大道景观风光带和罗马广场安化黑茶精品街全面建成,中国黑茶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客。

  茶马古道风景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走茶马古道,品安化黑茶”的游客年均2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10亿元,实现茶产业和旅游业互动发展。

  安化县政府表示,将继续坚持“扩基地、强企业、响品牌、提品质、拓市场、重监管”的产业发展原则,倡导“绿色加工、品牌营销、普适消费、健康饮用”的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打造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与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规模化茶产业体系,强化提升安化黑茶产业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茶旅深度融合,确保安化黑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做好茶旅结合,该县将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平台,推进茶旅深度融合。加快黄沙坪古茶市、中国(安化)黑茶博物馆、盛世茶都·中国黑茶大市场、云上茶旅文化园、梅山生态文化园、安化黑茶学校等茶旅重点工程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

  以“天下黑茶·神韵安化”为主题,以“千年黑茶、万年溶洞、亿年冰碛岩”为重要载体,启动茶乡花海、安化黑茶主题公园、安化黑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前期工作,策划和打造多条“以茶为媒”的精品旅游线路,推进茶旅一体化进程。

  茶产业 富湄潭

  □《民生周刊》记者 严碧华

  如今,茶产业不仅成为湄潭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也成为湄潭“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有力支点。

  贵州遵义湄潭县,有“贵州茶业第一县”之称。

  近年来,湄潭坚持把茶产业作为主线,全产业链持续推动,实现了茶产业与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与对外开放互动融合,茶产业焕发出无限的动力与活力,正成为改变湄潭面貌、推动湄潭崛起的重大引擎。

  茶产业不仅成为湄潭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当地富民产业,有力地带动群众脱贫。

  因茶而富的村庄

  成片的茶园像绿色地毯一样散落在丘陵之间,茶园、栈道和黔北民居交相辉映,构成游客相机中的美丽风景。

  核桃坝村位于湄潭县湄江镇,其知名度高,被称之为“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

  核桃坝村离县城10公里,全村868户,3468人,是一个“贫困中磨砺、党旗下成长、破茧中重生、茶枝上发展、蓓蕾上绽放、茗芽上飘香”的行政村,先后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文明村镇”“同步小康示范村”等称号。

  翻开核桃坝村的黄历,曾经的贫瘠、困苦和探求,而今依然历历在目。“核桃坝几大湾,十年中有九年干;顿顿红苕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不少男的往外走,姑娘不愿嫁进山;一年辛苦无收成,大田变成放牛山”,一句句真实生动的农家谚语,人均收入不足80元、口粮不足200斤的艰难现实,曾是上世纪60年代核桃坝村贫困落后的真实写照。

  经过探索实践,村党支部认准了茶叶这棵“摇钱树”。原老支书何殿伦率先从省茶科所引进优良茶苗试种成功,并采取党员带动群众种的方式发展茶叶,20世纪80年代末期,全村便在非耕地上新辟良种茶园1200多亩,建立了中国西部首个村级茶树良种场。

  在“培养万元户,消除困难户”等口号的带动和激励下,茶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初,全村茶面积已发展到3000多亩,人均收入猛增1600元。

  2004年以来,湄潭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核桃坝村迈开了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步伐。村支两委先后组建和引进了多家茶叶加工企业。绿茶、砖茶、红茶、花茶、茶籽油、茶多酚等茶叶成品和制品纷纷出炉,茶叶利用率提高,产业链条有效延伸:湄潭翠芽、遵义红、湄江翠片、三品清等一系列自主知名品牌纷纷亮相,茶的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明显提高;全面推进绿色、无公害、有机茶园建设,提高茶叶内在品质;成立茶叶协会,修建茶青交易市场,组建500多人的营销队伍,形成“支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依托茶产业,“千壶园”黔北民居集镇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并被纳入全县“翠芽27°”精品景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休闲农业,加快推进茶旅一体化,促进茶产业“接二连三”。

  如今,核桃坝村有茶园12000亩、户均13亩、人均3.5亩,拥有大小茶叶企业62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4家),电子商务店铺48家,旅店32家,外来务工人员3200余人,茶产业产值达2.24亿元,该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00元。

  记者采访获悉,近年来在湄潭,因茶而富的村庄越来越多。龙凤村、马义村、金花村、新建村、随阳山村、清江村……

  长长的名单背后,是一个个因茶而富的故事。

  产业富县

  一个个村庄因茶而富,最后构建了湄潭茶产业富县的美丽画卷。

  该县茶产业发展中心资料显示,目前全县6条茶产业带逐渐形成,茶园面积已达56万亩,投产茶园40.5万亩,茶叶年总产量达4万吨、产值30亿元,茶产业综合收入50亿元。

  也因此,湄潭县荣获“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贵州茶产业第一县”等多项荣誉。

  据悉,该县依托生态优势,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巩固、扩大茶园基地和发展连片茶园基地的原则,以建设现代高效茶叶示范园区为引领,重点打造了“一城五园”。而在新茶区建设上,着力打造了“高台—金盆—沙塘”优质茶产业带,逐步辐射带动新南、茅坪、石莲等镇产业结构调整。

  湄潭县在产业扶贫方面的成效被贵州省扶贫办副主任覃儒方高度肯定。他表示该县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公共品牌、发展茶旅一体化带动茶叶全产业链提升经济总量的思路,为贵州茶产业发展和全省扶贫工作,甚至对于我国西部落后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值得研究和思考。

  举全县之力

  湄潭县亦是贫困县,因交通和水利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曾非常落后。传统的耕种方式束缚了农民,却仅能解决温饱问题。

  1997年,该县将茶叶确定为支柱产业,决定举全县之力发展茶产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县发展茶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前期主要是建茶园,在政策的强力支撑下,全县茶园面积迅速扩展,呈现出一片繁荣。但好景不长,很快碰到了问题。

  比如尽管茶园面积大,但大都比较分散,企业与农户联系也不紧密,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又如因品牌众多,竞争无序影响了整个湄潭茶产业发展。

  在2015年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文化节期间举办的“茶与扶贫”论坛上,湄潭县委书记魏在平曾用“六个化”来概括湄潭近年来发展茶产业的举措,分别为加工企业集群化、产品构成品牌化、市场体系网络化、精深加工和茶旅一体多元化、茶叶基地建设标准化和生产管理规范化。

  据他介绍,以前,由于湄潭茶叶品牌知名度不高,曾有“茶农得小利,加工得大利,外商得暴利”的问题。湄潭下大力气集中培育地域性公共品牌,制定“湄潭翠芽”“遵义红”系列产品生产标准,注册地域品牌证明商标,主推两大公共品牌。公共品牌价值提升带动了地方茶叶附加值提升,为湄潭全县茶农带来了经济实惠。

  抓茶业优势 扶贫困群众

  □中共湄潭县委书记 魏在平

  种茶的地方,农民守着茶园便是守住了金山银山。以茶致富、因茶脱贫的故事正在湄潭上演。

  湄潭县位于遵义市东部,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辖15个镇、133村(居),总人口50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湄潭县坚持“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败在茶”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茶产业“6456”行动计划,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城乡统筹、后发赶超的小康之路。

  守着茶园便是守住金山银山

  目前,全县茶园面积从2000年的不足3万亩迅速扩展到60万亩,茶园分布15个镇、113个村、8.8万余户、35.1万余茶农,2015年茶叶产量、产值、茶业综合产值分别达4.1万吨、28.1亿元、50亿元。茶产业已成为湄潭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33元,农民茶园亩均收益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

  2015年,湄潭摘冠“贵州茶产业第一县”,在第十一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荣膺2015年度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第一名,同时再次入选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连续两年稳居全国第二位。

  如今,种茶的地方,农民守着茶园便是守住了金山银山。广袤的乡村大地,小洋楼代替了茅草房,水泥路代替了羊肠道,汽车、高档电器早已成为百姓家中的平常物品,人们含笑的容颜诉说着生活的幸福,以茶致富、因茶脱贫的故事正在湄潭上演。截至2015年,已有4个贫困镇“摘帽”、19个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减少4.1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6.45%下降到6.4%,全县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预计达92%,湄潭已跻身贵州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实现由非经济强县向经济强县的历史性跨越。

  “十三五”时期,湄潭县将大力发展产业尤其是茶产业实现脱贫,确保2016年贫困镇全部“摘帽”,2017年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7年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5%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万元以上。

  一片茶叶到一个产业

  湄潭是典型的内陆山区农业县,在交通、农田水利基础薄弱和农业生产技术都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如果走传统的农业路子,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水稻、玉米、辣椒等农作物,再勤劳苦干,也锄不出“金娃娃”。但是,湄潭人不甘被自然束缚。出路就在茶叶上。湄潭的自然环境和条件非常适宜种茶,产出的茶叶内含物丰富、品质独特,茶水浸出物更是远远高出国家标准。基于此,湄潭人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决心大力发展茶产业。主要有以下做法与成效。

  (一)做强基地,茶园由规模化向生态化升级。对宜茶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制定生态茶园发展奖扶政策。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60万亩,投产茶园45万亩。多形式加大茶农培训,涉茶农户培训率达90%以上,每年培养茶业专业人才200名以上。大力实施茶园户籍化、标准化、清洁化管理,全面推广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生物农药、黄板蓝板等绿色生态防控技术。建成黔北生态茶园物资配送中心,推行茶用农资统一配送,从源头上严把安全关。

  (二)做优品质,生产由标准化向高效化升级。现已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72个,推行规模企业自建基地,引导茶园流转,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制(修)订茶叶生产各环节标准20余个,全县茶企获QS、ISO、HACCP等质量管理认证119个,33家茶企获“三品一标”认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茶叶质量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设茶叶物联网,对茶产品进行全程监控。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大力推广茶园套种桂花、精品水果、铁皮石斛、茶下养殖等立体农业模式,提高茶园综合效益。大力推广机械化采摘、加工等技术,茶树修剪机械化率达80%。加强与浙大、贵大、贵州茶科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每年重点实施茶叶科研项目2~3个,为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三)做响品牌,产品由品牌化向名牌化升级。倾力公共品牌培育,严格公用品牌使用和管理,成立茶叶协会,制定“湄潭翠芽”“遵义红”系列产品生产标准,注册地域品牌证明商标,主推两大公共品牌。精心策划茶王大赛、传统工艺传承人大赛、茶艺节等活动,成功承办第十三届国际茶博会、2015和2016“贵州茶一节一会”,有效提升湄潭茶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湄潭翠芽”和“遵义红”被列为全省“三绿一红”重点品牌,在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均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湄潭翠芽”获“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农产品标志保护,品牌价值达14.36亿元。

  (四)做活市场,销售由单一化向体系化升级。茶区建有茶青交易市场35个,鲜青可在30分钟内入市交易。建成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国家商务部定点出口市场——“中国茶城”,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五大平台”,目前入驻企业和商户304家,2015年交易额12.3亿元。组建“黔茶联盟”等茶叶产销联合体,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开设茶叶品牌旗舰店、专卖店、批发部300余家,并进入国内重要茶叶市场和展销平台,实体店覆盖全国绿茶主销区。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茶企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开设营销网店200余家,2015年交易额上亿元。

  (五)做长链条,产业由单产化向融合化升级。坚持融合发展,推进茶产业“接二连三”。以贵州湄潭经济开发区作为茶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主阵地,制定奖扶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全县现有茶企505家(其中规模茶企5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39家;年加工能力5.8万吨;主要产品有绿茶、红茶、黑茶,还生产茶多酚、茶叶籽油、茶香酒、茶皂素、茶生物肥料等12类精深加工产品,湄潭当选“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加快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投资打造了天下第一壶茶文化主题公园、翠芽27°、中国茶海、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象山茶博园等景区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全县旅游业增速连续两年位居遵义市第一位。

  编辑:郭梁 美编:徐英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