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好会展扶持政策为当地会展业服务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经济转型,会展业,十三五
  • 发布时间:2016-05-19 17:28

  在国家倡导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中国政府确立了“供给侧改革”方略,会展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精工细作式”发展将成为展览业发展新常态。到2020年,按照我国“十三五”发展目标,达成会展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会展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剂,不仅是城市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旅游、交通运输等产生了持续的改善作用和放大效应。会展业能够倒逼关联产业的发展,上海市“十三五”发展规划把打造世界会展之都作为全力推进上海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等四个中心建设的首要举措,足见会展业之影响力。国务院201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国会展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在整个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为中国展览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的第一年,会展业的“十三五”,我们该如何做,做些什么?

  为了促进会展业的发展,各地纷纷出台会展扶持政策。上海作为会展业的发达城市,一直走在会展业发展的前沿,2015年5月制定了《上海市展览业管理条例》,浦东商委7月又推出国内首个会展服务标准体系,得到了业内的一片赞誉;成都、杭州、厦门、青岛等地会展扶持政策及资金比较完善到位,极具吸引力。而会展业发展相对薄弱的城市也纷纷行动起来,昆明12月开始施行《昆明市会展业促进条例》,银川出台了《关于促进银川市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各地对会展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大力发展会展业,各地纷纷建设展馆,展馆建设如火如荼。2015年《中国会展》杂志社对中国会展企业及相关机构进行调查,82%的受访者认为“各地纷纷新建展馆,导致进一步过剩”,可见业内对新建展馆导致进一步过剩的担心加剧。2015年度《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显示,经济下滑导致会展市场规模收缩,但展馆投资热潮仍在持续,全国145个主要城市新建成与正式投入使用的展览馆总面积达107万平方米,预计2016年有总计超过120万平方米的展览馆投入建设或列入规划。(这其中,也有因展览需要而增容建设的展馆,如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其现有10.5万平米的展馆,2015年按300天计算,场租利用率已高达57%,无法满足展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建设50万平米的新展馆符合市场规律。)

  在世界经济持续深度调整,全球总需求不振,中国政府确立“供给侧改革”方略,中国会展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盲目建设展馆已经与新的发展战略背道而驰,“精工细作式”发展将成为展览业发展新常态。因此,各地在建设展馆时应统筹规划布局,是否应该建展馆以及建多大规模的展馆,需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以免展馆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对于已经建设好的展馆,如何进行整合,合理分配资源,应多倾听当地会展主管部门的意见,本着有利于当地会展业发展的目标,对现有展馆进行统筹管理。有的城市已经出现违背市场需求同时建有4、5个容量相差无几的展馆,且其他闲置老厂房也相继改建成展馆,造成同一城市无序竞争。为避免恶意竞争,扰乱市场的局面,应在会展主管部门的统筹指导下进行整合,由一家有经验的展馆牵头负责,对其他几个展馆进行输出管理,展馆先定位后运营,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会展业对整个城市的经济拉动作用毋容置疑,如何发挥会展业的联动经济效应,如何多承揽一些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展会,各地也是使出浑身解数,纷纷出台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资金,吸引本地、外地办展机构办展办会。面对会展利好政策,办展机构也是趋之若鹜,某些办展机构为了获取扶持资金,甚至将本来一年一届的展会拆分成一年二届,一届固定地点,一届全国各地巡回,哪里政策好就到哪里去,致使部分展会层次参差不齐,展会品质有待商榷。

  在扶持政策不成熟健全的时候,办展机构异地办展时,更多的会考虑当地的产业经济优势与自己所办展会的匹配度,并把这一因素作为极其重要的考量因素,其次,会考量办展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交通,住宿,旅游等因素。但当各地会展政策逐步健全和完善时,某些办展机构便违背了当初异地办展的初衷,把当地是否有扶持资金以及资金的多少摆在了首要位置,而当地产业经济是否与其所办展会相匹配反而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各地展馆在营销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办展机构的这些变化。有些格局高的办展机构,除了关心扶持资金外,仍然会考虑其所办展会与当地经济的匹配度。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起完善的展会评价体系,用好会展扶持政策,杜绝某些办展机构钻政策的空子,让会展扶持政策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和作用。

  如何把控好展会质量关,吸引到高品质的展会,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展会评估体系来对展会的整体品质做衡量,即办展机构申请在当地办展时,尤其是需要当地会展主管部门给予资金扶持的,当地主管部门应从展会规模、国际化程度、展商数量、观众构成等多维度对展会进行考量,并形成评价报告。如果展会各方面指标达到评价要求,则给予政策支持,否则,将取消其申请政策扶持的资格,并进行登记存档。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让会展扶持资金能用在刀刃上,避免办展机构钻空子,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各地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能更好地发挥各地会展主管部门的作用和权威性。2015年《中国会展》杂志社对中国会展企业及相关机构进行调查,88%受访者认为“2015年各地会展产业政策”日趋合理,相信随着各地会展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完善,必定会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各地在承揽展会的同时,一定要为办展机构提供好周到细致的服务,才能留住办展机构,持续地为本地相关产业做出贡献。国务院2015年10月9日批复同意建立促进会展业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将对中国会展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中国会展业向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对各地会展主管部门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与其他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的路径,能更好地为当地会展业服务。昆明市博览事务局自成立以来,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昆明会展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培育、扶持、推动昆明市会展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作为首要职责,以服务、指导全市会展工作,构建政策体系,培育会展市场,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为主要任务,牵头建立了“昆明市会展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将28个市级单位和12县(市、区)政府成为联席会议制度的成员单位,在全市级范围内,推动资源整合,构建服务体系。

  用好会展服务政策这一得力工具,吸引展会长期落户继而拉动当地经济,并为办展机构做好配套服务,是各地会展主管部门的首要职责。除此之外,各地应从城市自身发掘潜能,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找准自己的定位。“昆明会展模式”和“昆明会展经验”一度写入中国高校的会展营销课程当中。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近年来青岛着力打造海洋经济特色会展,建成集群效应,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青岛将举办十余项涉海重大会展活动,有望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海洋会展中心城市”。

  除了建立特色会展经济外,一些城市的会展业俨然已将目光延伸到了海外。2016年,厦门确立了以“会展营销厦门”的理念,联合国内外专业机构制定厦门市会展业全球营销解决方案。用3-5年推动实施,开展会展业全球营销推广。2016年,柏林电子消费展(IFA)将落户深圳;米兰国际家具展主办方与四川博览事务局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米兰家具展主办方宣布今年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首届米兰国际家具(上海)展览会;意大利米尼展览集团计划将意大利的旅游展(已举办52届)、绿色科技展(已举办19届)引入成都。上海、成都的超前举措值得各地会展主管部门加以借鉴。

  展馆除了自身硬件要过硬,在软件上也需做足功课。软件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包含细节服务、餐饮服务、工业旅游、住宿预定等等,尤其在现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应用使展馆的功能更加强大。国务院《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的指导意见》,提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实体展会的结合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万耀企龙联手房多多开创房展会“互联网+”新时代,是展览企业拥抱互联网的一个体现,实现了互联融合。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服务无处不在,超越您的期待”的服务理念,经过16年的历练,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2014年,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就开发了微信公众号,现有粉丝量已突破3万人,全馆也已实现了WIFI全覆盖,互联网的应用走在了全国展馆的前列。2015年承接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展,该展规格非常高,刘延东副总理也亲临展会现场,整个展会对网络的兆宽、带速,安保等环节要求极高。会展中心整个团队进行了统筹规划、精密部署、网格化分工、责任到人,通过细致周到的服务,不打折扣的执行力,赢得了主办方的一致肯定和赞赏。

  变是唯一的不变,各地会展业要想做大做强,会展主管部门需高瞻远曙、高屋建瓴,营造维护良好、健康、有序的会展环境,用好会展扶持政策,及时把握中国会展业发展的脉搏,使会展业在“十三五”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实现新的腾飞。

  柴贞(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展会经营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