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别让后进生沉默

  • 来源:家教世界
  • 关键字:课堂效率,数学
  • 发布时间:2016-05-30 17:27

  课堂上存在这样一群学生,别人积极回答的时候,他们选择沉默;别人热烈讨论的时候,他们一言不发;别人的眼神紧跟老师的时候,他们托着腮帮昏昏欲睡。长此以往,他们被贴上了“后进生”的标签。究竟是教与学的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久而久之,无论是这些学生发展还是课堂效率的提高都无法走上可持续道路。

  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理论探索,从“备课”入手,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途径,与大家分享。

  一、“改进备课”的当前共识

  数学课堂不应是由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的独幕剧,而应当是由师生交往互动、携手共创的多幕剧。

  随着“学生是课堂主人”“课堂应从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观念深入人心,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模板地位”确已动摇。但并不代表“写教案”没有必要。“动摇”的现状传递给我们新的理念:只有改进备课方式,让备课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才是对新课标指导下教学工作发展路径的正确阐释。

  二、“改进备课”的实施策略

  1.过程单线型变成过程多线型

  学习个体由于家庭背景、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的不同呈现出多样性的差异。面对同一个问题,他们会进行个性思维和个性解答。若是把具有个体多样性的学生看成设想中的理想个体,希望化整为一,课堂上就会把多数孩子的思路框住了,让大多数学生来适应少数学生的方法。这种被“求同”的潜意识所支配的教学行为相信很多老师都采用过。

  课程生成的主体是学生。不同的学生只有通过各自主体的活动、对已有经验的筛选、对新体验的理解,才能使自己的经验不断更新,使新经验生成。因而备课时要考虑不同的学生会有哪些不同的思考,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方法,各种方法展现后怎样促进学生与课程各种因素(不同学生、教师)的交互作用,帮助学生生成新经验,即我们要把单线型备课变成多线型备课。

  2.目标速成型变成目标递进生成型

  教师预设时要考虑怎样让学生走在过程中,学生够不着目标时要考虑过程的再展开,设定过程性目标,当然这种过程性目标是暂时的、变化的,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经验交流中随时变化和修正,过程性目标的设定、调整、删除、增加都是为了课程的进行。

  鉴于本观点理论比较抽象,下面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释。

  [案例]《圆的面积》

  为有效促进学生“用S=πr2计算圆面积方法的生成,将例题“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改为“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的动态情景,以此启发学生想到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新出现的“圆的面积计算问题”。

  探索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出示一个圆,设问这个圆的面积怎么求呢?

  (1)产生“有没有其它计算方法”的需要(目标之一)

  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然后说说这个圆的面积怎样计算。

  估计学生会受到前面情景和书本插图的牵引,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

  师:就这样一种算法够准确吗?

  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

  (2)用各自的方法计算(目标之二)

  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后,部分后进生也会有一定的感悟,进而会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展开探索。

  (3)更新、完善计算方法(目标之三)

  在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探索后,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尤其关注后进生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让学生认识到计算圆的面积方法很多,但大都太繁琐。经过每个方法的演示比较,师生就可以共同归纳出圆面积计算的统一方法:S=πr2。这样不但理解了那些平面图形与圆的各部分关系,还从深层次上体验了这个计算公式的优越性。

  以上过程性目标的设定,并不是固定不变、非去实施的,而要根据学生的进程状态,作删除、调整与修改,也可增加过程性目标。关键要把“学生自己生成S=πr2圆面积计算方法”这一目标放在心里,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过程性目标及相应的情境。

  从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圆面积计算公式,对于缺乏相关经验的学生们来说,这中间有一个跃进的过程。课程作为过程,需要进程、运动和变化,而不是作为客观的目标或学习内容摆在学习者的面前,由学生自己去“内化”;课程需要已有经验与新信息的不断作用才可能逐渐生成,而不是速成的。

  3.知识浓缩型变成知识展开型

  学生面对的知识大部分是“浓缩型”的,展现在眼前的只有结果,理论和公式的推导过程被压缩了。经验是感受的结果,感受越深经验生成越好。浓缩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感受少而浅,他们只能在知识的表面上感觉一下,只能识记知识,留下的是浅印迹。而展开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深入到知识的里面,亲身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经历知识演进的变化过程,并用自身的经验、智慧来思索变化、创造变化,也才能收获深刻的认识。

  小结:

  生成的课程要让学生去获得深刻的感受,并不只是“知道”。因此,不能只把浓缩的知识呈现给学生,而要把知识展开,尽量地恢复成数学家发明时的那个样子,让学生像数学家一样去经历知识的创造,体味发明的苦与甜,让学生在动用心智的建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感受,真正生成新经验。因此,我们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积极改进备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多地关注我们所有的学生,让后进生不再沉默。

  东至县张溪镇中心学校 丁帮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