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北贿裁门 净化足球契机?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贿裁门,足球,假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6-02 15:16
5月29日,在K联赛第12轮的比赛中,深陷“贿裁门”的全北在0比2落后的情况下连扳3球逆转,再登榜首,值得一提的是,比赛中,到场的球迷打出各种标语,表达对俱乐部的支持,俱乐部也换上巨幅海报,表达对球迷的感谢。但这种温情显然无法拯救全北,从目前的形势看,这支K联赛的巨无霸有可能招致降级处分。而随着相关的调查逐渐展开,黑幕也一点点被揭开,有韩媒表示,很多名帅都被列入了监察厅的“黑名单”,“一系列假球传闻,将被调查”。
“零花钱”贿赂成潜规则
当地时间5月23日,釜山地方检察厅发表声明,称全北雇佣的一名球探涉嫌在2013年向两位裁判给予金钱贿赂,检方明确表示,其中41岁的裁判两次受贿赂,36岁的裁判则三次受贿,每次为100万韩元(约合5500元人民币),当地法院将在本月开庭审理此案。
消息一出,顿时引爆韩国足坛,主帅崔康熙以及俱乐部老总李哲根都表示愿意为此事承担责任引咎辞职,但球迷怒火难平,认为应该严惩全北。
不过,全北方面坚称,行贿只是该球探的个人行为,和俱乐部无关,还说100万韩元不足以让俱乐部获益,但有韩国对体育圈熟悉的法律界专业人士指出,虽然是“零花钱”,却暴露出了K联赛黑暗的一面,而且,这种事非常常见,“俱乐部希望裁判给予关照,但都是由球探或其他基层工作人员出面,给裁判的也只是零花钱,即使被发现,俱乐部也可以推脱洗白,说自己不知情,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早就有了,不仅是K联赛,其他比赛如职棒等项目,这种潜规则也存在。”他表示,虽然每次的金额都很小,但次数多,照样“可以发财”,“其实,这种事业内都知道,只是不说或不敢说罢了”。
有韩媒刊登了一位刚退役的前裁判的匿名爆料,“近些年来,俱乐部利用球探收买裁判已是通行的潜规则”——也证明了该法律人士的说法。
“其实,当我听说全北这名球探被捕的消息一点都不惊讶,只是感慨他有些倒霉,因为大家都这么干。”该裁判说,“现在,球探已不仅仅承担观察新人的责任,他们的工作之一,或者说重点,是要和裁判们搞好关系,比如吃吃喝喝,私下里给点小钱或物品都是潜规则。”他透露,在很早以前,各俱乐部都给球探分派了任务,每人“分管”数名裁判,要求他们平时打好关系,以求在比赛时得到照顾。他还表示,“我可以保证,我说的都是真的,有的是亲眼所见。”
还有一位因受贿被判刑的前裁判则透露,俱乐部通常会让球探给裁判们零花钱,只现金交易,不走银行程序,“这样,不会留下明显证据,追查起来非常困难。”他还说,给钱一般要在赛前一个月,“这时候,通常是吃吃饭喝喝酒,送点钱,然后要求在某场比赛中给予关照。”他还特别指出,自己和这次被抓的全北球探关系不错,也表示该球探行贿的可能不止被起诉的这两名裁判。
一个退役球员也以匿名方式透露,全北事件曝光前,在韩国足坛内部,已有类似的传闻。
还有韩媒透露,在2013年时,各俱乐部以各种名目(如洗澡)招待执法比赛的裁判,而且很流行,很常见,“当时,能否‘管理’好裁判成为评价一名俱乐部主帅是否有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为了杜绝暗箱操作,2015年起,韩国足协开始电脑派裁,但“裁判就那么多(主裁判22人,助理裁判27人),要彻底斩断各方的联系,并不容易”。
根源在韩国裁判生存不易?
100万韩元,在韩国来说,是绝对的小数目,但就是这样的“零花钱”,居然收买了裁判的尊严和灵魂。
事件爆发后,韩国国内也在讨论根源所在,有人士表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收入低”。
在韩国,职棒、排球等赛事裁判有固定工资,职棒的裁判,如果执法经验够,每年收入接近1亿。
而K联赛没有基本工资,通常靠补贴,一场比赛,主裁判可拿200万韩元,助理裁判为100万韩元,第四官员为50万韩元,而K2联赛,收入减半。据统计,上赛季,拿补贴最多的裁判执法27场比赛,酬劳约为4800万韩元,最少的执法了18场,酬劳约为3100万韩元,和职棒差距相当明显。
因为K联赛基本是非职业裁判,如果本身职业尚可,那么还不错,否则,只能靠其他方面增收,“一次100万韩元,两场就是200万韩元,相当于一场比赛的报酬了。”一位圈内人士说。
可以对比的是中超和日本的裁判收入,此前,中超也经历了反赌扫黑,一批裁判被抓后判刑,此后,“高薪养廉”呼声渐高。
2011年7月,万达5亿赞助中超,其中给裁判的总费用是1000万。其中,每场比赛当值主裁判薪水为1万元、助理裁判和第四官员各5000元,全年总费用是600万。年终评选金哨、银哨、铜哨,奖金分别是20万、12万、8万;金旗、银旗、铜旗的奖金分别是16万、8万、6万;32名优秀裁判员的奖金各5万。
而在此之前,每场比赛,主裁判也就3000元,提升幅度之大,令人惊叹。当时,王健林表示,是有高薪养廉这一意图的。
在2014年3年合约满后,万达放弃了继续赞助,裁判的收入开始减少,最初足协内部有人士建议将原来的标准减半,但引发了争议和不满,最终,决定主裁判一场为6000元,助理裁判和第四官员各3000元。也就是说,万达赞助时期的中超,和目前K联赛裁判收入差不多,但现在是落后的。
J联赛目前主裁判执法1场比赛可以得到12万日元(约合7300人民币),而如果是职业裁判,那么会有固定的年薪,由足协支付,年收入在2千万(约合人民币110万)至3千万(约合人民币170万)日元之间。
全北最重处罚是降级
现在,人们都在观望,看全北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韩国足协已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他们已表示,处罚措施将和检察厅同步,而检方预计结果将在明年年初,最快今年年底出炉。
根据韩国的国民体育振兴法,竞技项目的选手、教练、裁判和相关工作人员不能接受任何非法财物。若违反,将被处以7年以下的刑罚和最高7000万韩元的罚款。另据韩国职业联盟现行的条例,如果贿赂裁判、操纵比赛,根据严重程度将有永久除名;降级;停止比赛资格;禁止引援;扣分;限制比赛;罚款;禁止观众入场;严重警告等不同程度的处罚。
不过,该条例是去年7月颁发的,而按照韩国足协此前处罚庆南时遵循的“法不溯及既往”(通俗讲就是不能用今天的规定去约束、处罚昨天的行为)原则,对全北的处罚,只能依照2013年颁发的条例,而在当时,最高处罚就是降级,也就是说,全北不会被永久除名。而韩国足协去年对庆南的处罚是,2016赛季积分扣除10分,同时罚款7000万韩元,受贿的两名裁判被韩国足协永久除名,而在刑事上,他们分别被判处一年和半年徒刑,缓期两年执行。而对涉事的俱乐部代表理事,二审还在进行中。
当时,外界就认为,对庆南的处罚过轻,而现在影响更大的全北涉案,韩媒认为,韩国足协应该不敢轻判,“这或许会成为净化足球运动的契机。”
应该说,韩国足坛一直丑闻不断。
早在1998年,车范根就透露K联赛有人操纵比赛;2008年6月,K3联赛不断传出假球丑闻,一些球队主教练向足协汇报,“有人建议踢假球。”但韩国足协低调应对,只是要求各俱乐部“小心一点”,随后的11月,警方介入,经过调查发现,至少两家韩国俱乐部、十余名球员和中国的赌球组织勾结,他们约好每场比赛收受50万韩元,多次参与操纵比赛结果。首尔龙山警察署当时透露,不仅是球员,主教练、裁判和俱乐部有关人士也有多人卷入假球案,当时警方表示还要调查K联赛,但后来不了了之;对于一些裁判的处理,韩国足协一直都是以内部停赛的方式进行,2009年,某裁判收了大约50万-100万韩元的贿赂,结果只被内部无限期禁赛;2009年9月,高丽大学主帅金镇在和延世大学对抗赛前贿赂当值裁判,其中主裁得到酬金1000万韩元,助理裁判拿到500万韩元;2009年赛季末,大邱主帅边炳周利用选择球员的特权大肆收受经纪人好处费东窗事发。
当然,最令人震惊的还是2011年的假球丑闻,当年,超过20场比赛被操控,有39名现役和退役球员遭刑事指控被判入狱,41名涉案球员被终身禁足(后FIFA将其扩大到全球范围)。
目前,全北依旧在踢比赛,崔康熙也依旧是教练,但韩媒表示,他难逃干系,5月30日,有韩媒引用多名足坛人士证词,表示崔康熙和被抓球探关系非常不错,“难怪他提出引咎辞职”。
特约记者林爽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