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瘦马虎不得
- 来源:今日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健康,疾病,营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7-22 15:17
瘦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似乎是美丽的代名词,而对老人而言,更有“千金难买老来瘦”之说。其实,人老了,体重减轻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但过瘦就可能是患病的信号了。
进入老年,体重较青壮年期会有所减轻,因为肌肉中水分的减少会直接导致皮下脂肪的萎缩,这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
此外,为了远离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刻意在饮食上作出调整,少吃肉、少吃油也导致了一部分老人体重降低;有些老人注重锻炼,但却没有及时补充消耗掉的营养,同样会使体重减轻。
但老人变瘦是有度的,正常的变瘦应该以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为衡量标准。BMI值只要在20~24的范围内波动,就基本属于正常变化。有一个更简便的判断方法,即老人如果在一个月内体重减轻了2.5公斤~5公斤,就要检查是否患病了。此外,注意一些生活细节也能发现身体的变化:如果以前穿着合体的衣服变得宽大了、腰带松了或感到鞋子肥大了,都不能马虎大意。
引起老人体重锐减的疾病,首先是恶性肿瘤。由于癌细胞恶性繁殖,会消耗体内大量营养物质,因而导致体重下降。其次就是糖尿病。因为糖尿病的典型特征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最后,甲亢和营养不良等也会引发消瘦。
当然,也有些人变瘦并非疾病造成,但同样不能忽视。因为体重下降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抵抗力降低,因而发生急性和慢性疾病的几率随之增加。体轻者在摔倒时缺乏脂肪保护,更容易骨折;太瘦的人缺乏御寒能力,经不起疾病消耗。
因此,老人要把健康放在首位,不应盲目限食。荤腥要吃,营养一定要跟上。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必须保证奶类、瘦肉、禽类、鱼虾和大豆制品的摄入,增加食物的多样性,这样才能摄入足够的能量和优质蛋白。倘若老人已经因营养不良而变瘦了,就要在合理膳食之外,适当服用营养补剂。
(张艳芬荐自《老年世界》)
责编:高冗
□尤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