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之火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改革,经济
  • 发布时间:2016-08-06 09:38

  混合过程中的“容错”机制最考验我们对战略目标的信仰和对格局的坚持。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有一句名言:“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最节俭也最有效率。花自己的钱为别人办事,最节俭而不够效率。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不节俭但会有效率。而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最不节俭也最无效率。”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的黄金发展,正是始于自由经济学家的主张: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相辅相成。然而过度追求自由经济,削弱政府作用,也导致了人性之恶的相互倾轧,促成了二十世纪初的经济大萧条。不受制约的自由和不受制约的权力一样可怕,把一种理论放之四海、放之四季而皆准,也如刻舟求剑一样不智。中国的国企研究必须根植于其所生长的土壤,要在更长的历史长河中,弄清其中国特色的本质,寻找其改革的要点。

  盛夏,国资委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国企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这是寻求节俭资源、提高效率为主要目的的改革,兼并重组自然是其重要途径。通过国企数量的减法,实现提升发展质量的加法。

  国企间资产重组兼并可优化国资配置,提升效率,化解部分过剩产能,但这还不算是完整意义上的改革。完整意义上的国企改革应在资源整合同时伴随体制、机制的改革,包括资产重组过程中推动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港中旅与国旅、宝钢与武钢等等央企重组轰轰烈烈。但两个巨量体积的央企重组,其整合难度显而易见。队伍的瘦身,班子的精干,不一定就带来组织的高效。去产能是物质减法,而心理上的互相认同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更需要用资源和激励,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如何让整合成为“打气筒”而不是“出气筒”,需要我们辩证地重新理解弗里德曼“花谁的钱干谁的事”的理论。混合所有制的优势互补在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中已得到验证。其积累的符合市场竞争原则的企业内生活力,推动了其高速成长。

  分享一则小故事,阐释我对火(这种世上最让人爱恨交加事物)的理解。阿大和阿二成了主持,各管一庙,阿大温和,讲求自愿,挂单和尚渐多。阿二严苛,讲求戒律,庙内和尚稀少。但阿大庙内总有鸡鸣狗盗之徒,事发后香火渐弱。阿二庙内人少,但因持重严谨,香火稳定。两人同去找师父寻求香火之道。师父端过一盆火,阿大说:“自由如火,玩火自焚不如隔岸观火?”阿二说:“戒律如火,太近烫太远冷,适度方好?”师父笑:“不被烫几次怎会知道适度?不会烤火怎会有香火?”

  混合过程中的“容错”机制最考验我们对战略目标的信仰和对格局的坚持。这是个引火、烧火、控火的过程,被烫是正常的,但没必要玩火自焚后再去寻求浴火重生。在凉透的灰烬里,既无火种也无树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