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借贷,并非突然兴起
-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校园借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8-06 14:10
事实上,校园借贷并非一种新产品,更不是突然兴起。从之前P2P兴起之时,就有不少针对校园市场的金融产品推出。而之所以校园借贷在今年得以爆发,是因为P2P跑路潮后,更多的平台把目光投向了容易介入的校园市场。
校园借贷,到底乱在哪?
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中,只要和“钱”扯上关系,难免会让外人产生一种“贵圈真乱”的感觉。而事实上,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确就是有点那么不规范。从以前的P2P跑路潮中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还是存在一些空白。一个创业者手里揣着点钱,就能够搞出一个P2P平台来,用虚假项目吸引用户手中的资金,一旦达到了某一个量级时,就直接连夜卷款跑路。这样的故事在P2P中已经屡见不鲜,就算是有明星代言人背书,到了跑路之时也毫不含糊。
在这种混乱现状之下,另外一种看起来相对安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就这么应运而生,那就是各种借贷平台。很多借贷平台团队都表示,自己只是一个中介平台,借方和贷方的资金都不会经过自己的手。比如,在最近曝光的“裸条门”事件中,《借贷宝》方面也就直接双手一摊,表示“放款人非法催收,与平台无关。”
就是因为这种“一旦出事了,我还能做白莲花”的事情,让越来越多的不合格借贷平台能够浑水摸鱼,在这个市场中过得风生水起。反正错的是世界,不是我,甚至我也是受害者。
但是真的如此吗?首先,我们要确定的是,作为最大受害者一方的学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错误。很多学生自身没有一个完整的消费计划,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哪怕这个钱是“明天的钱”花起来也毫不心疼。其次就是不少学生本身有严重的攀比心态,你有全套苹果设备,我就必须也要有,而且配置还要更高,就算是家里供不起,也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手段弄到手。结果他们就瞄准了各种“小额贷款,当天放款”的非法放贷人,为了一些在日后看起来无关紧要的非必要消费品,而出卖自己。
除此之外,学生对于社会的“水深”了解度不够,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甄别能力也比较差,很容易就会被一些表面上的噱头所吸引,忽略了其潜在的风险。结果一旦事情爆发出来,就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校园借贷,为什么兴起?
虽然“坑爹”的事件屡见不鲜,但是校园借贷却依旧能够大行其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P2P的跑路潮让人们对其热情持续下降。同时,P2P平台在市场上的压力和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个时候,互联网金融需要一个新的突破口。因此,校园这个潜力十足的市场就成为许多投资人的选择。
其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端的消费和理财就会兴起。在过去,学生想要消费就必须走出校门,去专门的商业区购物,费时费力又费钱,造成了他们都不愿意主动出门。但是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起来之后,网购就成为了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彼此攀比。不过,在此过程中不少学生的家庭却没有办法满足自己子女的消费欲望,或者还停留在那种“八百块钱生活费用一个月”的概念之中,忽略了子女心理上的需求。而此外,就算是学生,对于理财也会产生一定的兴趣和需求,但同时他们对于互联网理财往往缺乏一个正确的认知,很容易就会认为“花明天的钱”也是一种理财手段,而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偿还能力。
前一段时间,蚂蚁聚宝对全国2 325所高校的2 500万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研,并发布了《2015年大学生理财报告》。在该报告中显示,有超过35%的大学生尝试了互联网理财,理财需求非常旺盛。而且大学生的消费数据与全社会整体水平相当,已经不是过去油盐不进的低消费人群;在消费结构上,68.8%的大学生选择了日常购物支出,62.4%的大学生选择了休闲娱乐,已经超越了食品的消费支出。从这一消费结构上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购物支出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或者是为了“省钱”,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娱乐社交需要,而且这种需要还在与日俱增。根据数据统计,2015年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到了4 000亿元人民币,而预计2016年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可以达到4 400亿元人民币。这么大的市场增长幅度,显然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找父母要钱”或者“兼职”来实现,有相当一部分就会通过校园借贷来填补。
所以严格来说很难判断,社会争议极大的校园借贷,到底是市场催生出了这一行业,还是行业的发展催生出了学生群体更多的消费欲望。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随着学生群体消费欲望的不断上升,这样的校园借贷平台还将越来越多,并在不断引起争议的同时,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