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咬人”,家长一定不能忽视!
- 来源:新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咬人,家长,情绪反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8-15 14:21
孩子感知觉发展过程中,有个“咬人”的阶段,家长们有时候会忽略,但其实一定要正确引导,不能让宝宝一再用“咬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孩子咬人,家长的处理误区
1、用严厉训斥来制止孩子的“咬人”行为
用严厉的训斥来制止孩子,在一段时间内是有效,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咬人的行为是爸妈不喜欢的方式,甚至引起对自己的训斥,所以会引起更大的情绪反应。
其实我们可以理解到孩子内心的那句话:“谁叫你不跟我玩的(你心里根本就没有我)!”如果我们能够听懂这句话,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2、采用“以牙还牙”咬回孩子的方法制止
家长“以牙还牙”确实会有成效,但给孩子心里埋下了一个种子:爸妈并不是好惹的。所以我们就要思考是做不好惹的爸妈,还是一个值得孩子喜爱的爸妈了。
3、口头警告没有效果,采取打孩子的方式让他认识到错误
孩子最容易出现攻击性的咬人事件,打只会让孩子由吸引爸妈的关注进一步恶化对爸妈的态度。虽然不咬了,但是Ta心里却对爸妈要不就是畏惧,要不就是憎恨。
Tips:
1、对孩子的信号能够迅速正确的做出反应,不要把孩子自己的事情不当回事,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父母是值得信任的。
2、对孩子表现积极的关心和爱,父母受到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包括夫妻关系都会产生情绪,而紧锁着眉头、气鼓鼓照顾孩子,孩子就感觉不到关心,因为你的心不在Ta那里。
3、与孩子建立默契、双向的交往,我们经常说的要陪孩子玩,不是形式上,而是在孩子玩的过程中,让孩子获得快乐,你的快乐也会影响孩子,同时孩子会觉自己是有用的,Ta是可以把快乐带给你。
4、在互动过程中与孩子注意同一事件,即使是看一片树叶一根草、一只蚂蚁,孩子都会觉得其乐无穷,但是你看手机,他就会无聊来咬你了。共同可以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5、对孩子的活动给予密切的注意与情感的支持,孩子唱个歌、跳个舞都需要大人拍手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同,形成自我认同。
6、常常引导孩子的行为,在与孩子一起互动的过程中,要学会跟随孩子的动作。例如孩子在走路,你可以在旁边跟着孩子走,跟一会儿后,你抬高一条腿,孩子也会跟你学着抬高一条腿,这说明你的行为可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咬人了,你装着要咬Ta,说:“你把妈妈咬痛了,好伤心,我要咬你一下,但妈妈又好怕怕把乖宝宝咬坏了”然后亲一下孩子,下次孩子再来咬的时候,就可以说“宝宝要亲妈妈了吗?”
(本报记者 张芬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