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adwell-E来袭
- 来源:微型计算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Broadwell-E,英特尔,处理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9-01 14:45
Core i7 6950X、6900K、6800K深度测试
临近6月的时候,英特尔正式解禁了Broadwell-E Core i7处理器。与上一代产品Core i7 5960X的正式发布时隔近两年,英特尔用Core i76950X、6900K、6850K和6800K四大至尊版和X系列处理器猛将再次吹响了桌面高性能PC升级的号角—同时,Core i7 6950X也是全球首款桌面10核处理器。那么,相比目前依然流行的上一代发烧级Haswell-E架构处理器,Broadwell-E有何改进和提升之处?与当前大热的Skylake Core i7相比,Broadwell-E处理器表现如何?Broadwell-E系列处理器值得购买吗?
带着疑问,《微型计算机》评测室拿到了Core i7 6950X、6900K、6800K三颗“新鲜出炉”的新处理器(正好分别代表Broadwell-E的旗舰、次旗舰、入门产品),并展开了本次测试。
进入桌面10核时代:Broadwell-E亮点解析
借助相对于Haswell-E(22nm)更为先进的14nm工艺,Intel能够更加从容地为Broadwell-E旗舰处理器i7-6950X配备10颗物理核心、加入超线程技术并配备更大容量的三级缓存,在保证其性能领跑桌面级处理器的同时,尽可能的将i7-6950X的功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除了Core i7 6950X这款10核20线程旗舰之外,全新的Broadwell处理器还有另外三款产品,分别为8核16线程的i76900K与2款6核12线程的i7 6850K与i7 6800K。英特尔执行副总裁Gregory Bryant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道:“这简直是一个怪兽级的芯片。”Bryant还说,这块芯片不单单擅长多任务处理,也可以接受“海量线程任务处理”的挑战。即同时运行大量对系统资源占用很大的程序,比如在玩游戏的同时将画面录制下来。
按照英特尔的Tick-Tock战略,Broadwell-E除了采用14nm新制程,其内部架构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仅会在部分细节上加以完善—同样采用LGA2011-3插槽(老款X99主板通常在升级BIOS后便可以兼容),在Haswell-E的基础上针对架构的细节进行微调。但这些微调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具有不小的意义,比如内存控制器方面的优化。过去,即便在对四通道内存支持已经相当优秀的Haswell-E上,所表现出来的性能依旧不能让骨灰级发烧友们感到十分满意,即便是用Corei75960X搭配四通道DDR4内存,其读取、拷贝性能明显优于仅支持双通道内存的Haswell或Skylake平台,但内存写入性能却并没有比同频率双通道DDR4内存高太多,这颇受玩家诟病。有鉴于此,英特尔对Broadwell-E的内存控制器进行了优化,据说不仅弥补了之前Haswell-E搭配四通道DDR4内存在写入速度方面的短板,还进一步提升了DDR4内存的整体性能。同时,Broadwell-E内存控制器的升级使得它默认支持的内存频率从DDR4 2133提升至DDR4 2400,不仅如此,对更高的内存频率支持度也更好一些。
除了内存控制器上的优化和一如既往地采用未锁频设计,Broadwell-E处理器还带了一个新特性—支持Intel Boost Max Technology(IBMT)3.0技术,与睿频2.0技术配合(而非取代),使得处理器最大睿频达到了4GHz。至于其TDP依旧与Haswell-E一样为140W,在其核心、线程数进一步增加的同时,TDP依旧不变,足见14nm工艺确实不容小觑。
新一代X99主板介绍 技嘉X99-Ultra Gaming
Intel至尊级Broadwell-E处理器已经登场,而在此之前,主板厂商已经提前准备好相应主板产品以迎接这新一代桌面处理器王者。技嘉推出了新一代旗舰X99芯片组主板:X99-DesignareEX、X99-Phoenix SLI及X99-Ultra Gaming。这些新品在原有X99的规格上采取了新的外观设计元素与领先技术,如RGB全彩环绕式LED灯效、雷电3集束输出、U.2高速接口、PD 2.0以及VRReady优化等等,无论颜值还是规格都堪称惊艳。
本次测试采用的便是X99-Ultra Gaming,除了全面升级的RGB LED灯效,拓展插槽提供了四根PCIe 3.0 x16和一条PCIex1插槽,同时板载了1个M.2 SSD插槽,1个M.2Wi-Fi插槽,一个U.2接口和10个SATA3接口。而且它在供电、音频、网络、超频、散热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业内旗舰水准,堪称Core i7-6950X的绝配。
测试方法与测试平台
本次测试不光是要了解首款消费级10核心20线程处理器即Core i7 6950X的性能,还要一窥8核心16线程的Core i7 6900K和6核心12线程的Core i7 6800K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将从处理器基准性能、实际应用性能、游戏运行这三大方面对处理器进行重点测试。同时,我们还挑选了Core i7 5960X、Core i7 6700K这两款分别代表旗舰级8核心、4核心处理器的产品同时参与测试,以了解Broadwell-E处理器带来了多大的性能提升以及实用性如何。同时,鉴于Broadwell-E为解锁版处理器,因此我们还会使用水冷散热器对它的超频性能进行初步测试。为了保持测试的准确性,在对处理器的默认性能测试中,我们统一采用DDR4 3200的内存频率——得益于内存控制器和新一代X99主板,只需在BIOS里调用XMP档案并便能使四通道内存稳定在DDR4 3200水平(受主板和参测内存体质等因素影响,兼顾老款处理器)。
理论性能
TIPS:在同一块主板上,默认状态下的Core i7 5960X和6950X分别以相同的内存频率(DDR4 3200)运行AIDA64内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Broadwell-E在改进的内存控制器和频率优势下确实解决了写入性能不佳的问题。
MC点评:Core i7 6950X的确为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惊喜,在SiSoftware Sandra处理器算术性能等多线程运算测试中均全面领先Core i7 5960X、Core i7 6700K这两款处理器。不过在Super Pi一百万位运算、Performance Test CPU单线程性能这种反映处理器单核心性能的测试中,Core i7 6950X(Per formance Test CPU单线程性能2333)依然受频率偏低的拖累,被主频较高的6700K((Performance TestCPU单线程性能2420))反超—然而得益于高达4GHz的Turbo频率,差距不像Haswell-E时代那么大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在内存性能方面,Broadwell-E处理器可以说真正做到了读取、写入、拷贝性能全面发展,上一代产品内存写入性能不佳的问题达到了解决。
应用性能
TIPS:得益于4GHz的最大Turbo频率,Broadwell-E的单核心性能也不可小觑。
MC点评:应用性测试的结果与理论性能测试比较相近,但凡对多线程运算支持较好的应用,Core i7 6950X的性能优势比较明显,特别是在著名的Cinebench R15(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最多支持256个逻辑核心)测试中,该软件可以完全调动所有20个线程进行100%的满负荷运算,因此Core i7 6950X的渲染得分比Core i7 5960X高了47%,较Core i7 6700K则高了123%!而在Mediacoder软件视频转码测试中,i7 69 50X也比5960X快了约8秒,甚至6800K都与默认状态下的5960X不相上下。新架构领先优势非常明显,但毕竟还有相当数量的软件并不能很好地支持多线程并行运算,如Photshop CC图形处理工作往往更只会调用1~2个线程,因此在这些测试中Core i7 6700K反而因频率优势而有更好的表现。
游戏性能
TIPS:
最新版本DirectX12大作《奇点灰烬》中新增了“处理器聚焦”模式,未来这种更多利用多核心处理器的游戏优化会普及吗?
MC点评:游戏玩家“Core i3再战五年”的戏谑其实透露出一个尴尬的现状—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游戏对处理器的需求最多依旧只能做到8线程并行运算优化,绝大部分游戏往往只会用到2~4个处理器线程进行运算。因此在处理器运算架构非常接近的情况下,只要大家都拥有多线程技术,那么谁的运行频率高,谁在游戏帧率上就会占上风。本轮游戏测试中价格、配置最低的Core i7 6700K基本上在大部分游戏中位居前列,不过对这一结果我们认为也完全在意料之中。当然频率偏低的Core i7 5960X也不会影响用户的实际游戏体验,毕竟在高画质设定下的游戏大作中,像Geforce GTX 1080这样的高端显卡才是玩爽大型3D游戏的关键。另外我们注意到,在DirectX 12游戏《奇点灰烬》新推出的“CPU Focoused”测试模式中,线程越多的处理器表现越显眼,Core i7 6950X分别比5960X、6700K高出了约9帧、23帧!不排除以后的更多DirectX 12游戏大作采用类似的硬件优化模式,与GPU优化双管齐下,真正发挥多核多线程处理器的威力。
超频能力初探
根据MC评测室及国内外玩家的经验,Broadwell-E和Skylake在超频时的核心不宜超过1.38V,而在1.3V以下能进行多大幅度的超频可以衡量一款处理器的可超频程度。于是我们将内存XMP选项关闭(运行在DDR42400初始频率),在主板超频选项里将处理器核心电压锁定在1.3V左右并通过调节倍频的方式以初步观察参测的几款Broadwell处理器的超频潜力。结果表明,在1.3V左右的核心电压下,水冷散热状态下的Core i7 6950X、6900K、6800K可轻松超频至4.3GHz、4.3GHz、4.2GHz并通过。将核心电压适当提高至1.34V以上并继续小幅频率,系统运行开始不稳定。而要使Broadwell-E的频率突破4.5GHz(上一代处理器Core i7 5960X的典型最高超频频率),需要1.4V左右的核心电压……但我们也发现,4.3GHz下的Core i7 6900K的整体性能已经与4.5GHz的5960X相差无几,新架构“低频高能”优势得到了体现。得益于已经高达4GHz的Turbo频率,Broadwell-E处理器的超频幅度看来不会太高,但篇幅所限,本次测试没有在超频方面深度展开,玩家不妨进行进一步手动调校和采用更高级的散热装置以获得更好的超频表现。
此外,在DDR4内存方面,超频到DDR43400后,内存的读取与复制带宽较默认状态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之前饱受诟病的写入带宽方面也有了显著提升!可见Broadwell-E在内存方面已经优化得比较到位。
功耗与温度
这部分测试有点意思的地方在于,同样采用8核心16线程设计,Core i7 6900K的最高主频虽然高达4GHz且各方面性能更好,功耗方面却比最高主频3.5GHz的上代旗舰5960X还要低5W左右,但在发热量上有5℃的提升。虽然采用14nm新制程,但“火力全开”(10核心4GHz运行)下的Core i7 6950X平台的满载功耗却比5960X平台高了40W左右(核心温度高了约15℃),毕竟多了4个核心,主频也同时大幅提升,此消彼长之下,这样的功耗增长也算正常。
小结:
就游戏玩家与偏重上网、图片处理的普通应用用户来说,如果你非常看重性能,那么像Core i7 6700K这样的高端四核心处理器是最佳选择。整体而言,本次参测的三款Broadwell-E处理器最大的意义是使玩家可以获得一款同时兼得多线程与单线程高性能的运算核心,玩家是否应该选择,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另一方面,Broadwell-E这样最高至10核心20线程的处理器图形渲染、转码等多线程应用中有不俗的表现—但“本届”Broadwell-E的旗舰型号即Core i7 6950X有一个值得商榷的地方,那便是它的售价!其国内13999~15999元的盒装售价已经“秒杀”了互联网上12000元左右便能买到的正式版至强E52699v4(22核44线程、最大Turbo频率3.7GHz、无法超频)!至于Broadwell-E与至强E5v4在实际表现中的“乱斗”,MC评测室考虑以单独的文章进行测试。
在“土豪专享”的Core i7 6950X之外,我们发现像Core i7 6800K这款处理器性价比其实不错(在一些项目上的综合表现不亚于5960X),其盒装、散片价格分别在3200元、2500元左右,比Core i7 6700K高不了太多,却比上一代旗舰产品5960X要便宜一大半,适合追求性价比的玩家选择。至于旗舰型号Core i7 6950X,如果你的对最新硬件的“发烧”程度可以盖过它一万多元的到手价格,那买一颗玩玩也没什么不好的。
文/《微型计算机》评测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