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新政频出 中乙火热升温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中乙联赛
  • 发布时间:2016-10-08 11:21

  本周末,2016赛季的中乙联赛进入到四强决战阶段,四支球队进行最关键的备战节奏。作为中超、中甲之后的第三等级联赛,中国足协对中乙联赛的发展足协也越来越重视,最近两年来,包括赛制、规程以及商业化运营的改革措施密集出台,使中乙联赛更加适应的各地足球的发展。

  中乙联赛近年来发布了联赛扩军、取消年龄限制、挂钩业余联赛、改革赛制等等发展措施,对中乙联赛治理的效果较为突出,中乙联赛已经成为国内参赛队伍最多的主客场赛事,超过了中超、中甲。在这股东风下,中乙的另外一个惊喜是获得了一家企业的5年合作合同。这家企业除了拿到中乙联赛的冠名权外,还将获得媒体版权,并提供中乙联赛转播制作服务。另外,过去是一片空白的中乙联赛数据服务也得到改变,同时足协也找到了中乙联赛的比赛装备供应商,改变了过去中乙联赛商务无人问津的局面。

  在中乙联赛的历史上,2014年以前都是采取“报名参赛”的方式,投资人组建俱乐部后到足协报名就可以参赛,即使采用这样的方式,参赛队伍数量还是发展缓慢,在2015年国务院大力推动中国足球发展,发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后,各地政府纷纷加入到足球发展大潮中,从2015年开始的中乙扩军方案开始后,到2016年已经达到了20支,是历年来最多的。

  按照足协的扩军计划,2017年中乙联赛扩军之后,中甲联赛的扩军就具备了基础。职业联赛的规划中,中超将有18支参赛球队,余下两级联赛分别是中甲20支、中乙24支。在中乙2017年达到24支球队后,中甲开始扩军将增加到18个名额,随后大约是在2020年,中超将达到18支球队,这样足协预计在2018年开始实行中乙联赛的升降级比赛。实行升降级制后,中乙联赛的赛制才算是完整的。

  在扩军之前,中乙联赛已经进行了多项改革,其中与全国业余联赛(俗称中丙)挂钩成为理顺中国足协竞赛体系的重要一环,原来“报名参赛”的中乙联赛标准变得越来越高,只有打过中丙联赛的球队,才具备打中乙的资格,这对规范中乙联赛十分重要。

  放宽年龄限制从2015年的中乙联赛开始实施。过去中乙参赛队一个赛季只能允许注册5名25岁以上球员,而从2015赛季开始中乙联赛将不再有参赛球员的年龄限制。当年限制年龄是中国足协出于培养年轻队员的角度出发,虽然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青少年培养,但是却让乙级联赛和中乙俱乐部的发展受到限制,特别是沦为“青少年联赛”后,球迷没有兴趣,球场空空荡荡,改变这个制度后,投资人的热情也高涨起来。

  今年的中乙联赛进行到了半决赛的紧要关头,四强在主客场的两回合比赛中争夺升甲资格,极大地推动了当地足球的发展,这也是足协改变赛制后的成果。过去的很多年来,中乙联赛的决赛阶段比赛都采取了赛会制制度,集中在第三地进行“主客场两回合”比赛,这种赛会制与职业联赛格格不入,最终在2014年开始取消了中乙集中“会战”的赛制,实行了真正的主客场制,这给中乙联赛增添了魅力。

  几次改革收到成效后,足协还在考虑其他方面的改革措施,比如允许外援参赛来增加中乙的对抗性、观赏性,这也是一些中乙投资方的建议,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国际大牌球星到中乙踢球,而现在即使在广西桂超联赛这样的省级联赛,都已经有了巴西外援,中乙联赛作为全国性的联赛增加外援制度势在必行,这将为中乙联赛成为中国职业赛场的“亮点”。

  记者程善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