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 孙世林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孙世林
  • 发布时间:2016-10-08 11:27

  辽宁宏运队的中场核心球员孙世林,是个争议人物。辽宁队和辽足球迷爱之深切,对手和外省球迷却把他恨之入骨,作为辽宁队的加图索式人物,他不知疲倦的奔跑为球队赢得破门机会,却又用几次暴力犯规强调着“加图索”的威慑。在官方公布的中超前26轮球员基本体能数据中,孙世林的匀速跑动距离为33730米排名中超第一,比第二名的鲁本高出了3511米;而在慢跑这一数据上,孙世林的44274米再次称王,高出了第二名的尹比加兰3823米。不过,作为辽宁队的“体能王”,在来到辽宁队之前,甚至在来到辽宁队的前三年,孙世林一直都默默无闻,经历甚至十分坎坷,他的成长经历可以用大器晚成来形容。

  小时候

  看见圆的东西就想踢

  与其他来自大连的球员一样,受到大连市浓厚足球氛围的感染,当时还在大连白云新村小学上二年级的孙世林,开始了正规的足球训练。“小时候就好动,真的,看见圆的东西就想踢两脚,我家附近后来成立了一个足球学校,每天人家在训练的时候,我们放学了就扒着栅栏去看,父亲看到我特别的热爱足球,就把我送到了大连市西岗区体校。”孙世林没想到,足球这个东西他一旦爱上,就一发不可收拾,还因此走上了职业足球的道路。但是在刚刚接触足球,甚至是成年之时,孙世林的足球之路都充满了坎坷。

  成为中超前26轮的跑动和慢跑王,孙世林确实从小就有这个天赋,他说:“我的妈妈长跑特别厉害,我爸是短跑快,但我继承了母亲的特点。刚开始练球的时候,跑圈儿我总是在队尾,我父亲就总和我说,你为什么总在别人后面呢,丢不丢人?我就咬着牙加油,把这一关突破了,从上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变得特别的能跑。”那个时候,无论是学校里开运动会还是在球队里跑圈儿,孙世林从最后几名一跃成为排头兵,“学校运动会跑1500米,200米一圈儿,我这边都跑完了,后面的还差好几圈儿呢!”

  在西岗区体校一直踢到了15岁,孙世林被大连铁路足球俱乐部选中,接受更加职业的足球训练,教练则是大连足球圈的著名青训教练程显飞。“那个时候,于汉超、赵明剑和杨善平他们属于大队,基本都是87、88年龄段的,我们跟着89、90年龄段一起练球,当时队里有刘殿座。训练场是上、下两层,他们在上坡,我们在下坡,都能看见。”同在一个球场训练,然而于汉超和杨旭他们被辽宁队整体买走的时候,作为小队员的孙世林只有羡慕的份儿,“那可是辽宁队啊,而且他们的机遇特别好,一两年就上调到了一队,这对于我们是一个激励,变成了我们的一个目标,当时的辽宁队特别有名,教练告诉我们一定要刻苦训练,把他们当成是榜样来看,我们也给自己下定了决心,要踢出个名堂来。”

  月薪3000

  中国最年轻队长

  虽然不像于汉超们那样很早就踢上中国的顶级联赛,但是孙世林在17岁就率领哈尔滨毅腾拿到了中乙联赛冠军,18岁又成为了中国联赛最年轻的队长,而且在获得这些殊荣之前,他还拿到过一次全国冠军。2004年,孙世林代表大连铁路队获得某品牌赞助的U-14中国赛区冠军,当年代表中国区冠军队赴英国参加世界总决赛,在来自世界的20支球队中,孙世林所在的中国队最后拿到了第13名。“从足球的发展水平来看,我们这个成绩是中规中矩,但其实我们当时的分组特别不好,我们那个小组,有曼联这个年龄段的梯队,还有一支球队来自于克罗地亚国内的豪门,而且那届比赛曼联拿了亚军,克罗地亚那支球队拿了季军,你说我们的命啊。”

  两年之后,孙世林在哈尔滨毅腾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拿着一个月3000块的工资,在当年获得了中国乙级联赛亚军,随队冲甲成功。第二年,名不见经传的他便创造了一个记录,那便是18岁的他成为了中国联赛最年轻的队长。2007年,辽宁足球教父王洪礼率领大连毅腾征战当年的中甲联赛,在对阵南京友友的比赛赛前,球队简短的召开了准备会。“开完准备会宣布本场比赛的队长,我当时根本就没听,还和身边的队员在那讲话呢,老王导说,‘今天比赛的场上队长是孙世林。’我当时一愣,这是第一反应,第二反应就是毛了,不知道怎么办了,第一回当队长啊。吕建军一直都是那批国奥队的主力,也一直是我们队的队长,我还问吕建军呢,怎么有伤不踢了啊?他说没有啊,这场踢啊。那怎么给我队长呢?他又说,让你当你就当呗,慌什么。后来上场了还有几分钟不会踢呢。”

  18岁的孙世林,就好像被突如其来的幸福和责任砸晕了一样,不知所措,然而队长的身份,除了赋予孙世林更多的责任和经历,却没有给他带来更多的荣誉和物质回报,如果说随队冲甲和征战中甲带给他的是喜悦,那么接下来这几年的经历,却堪称坎坷。2008年,毅腾的成绩一落千丈并最终重新降入乙级,孙世林在当时没有选择转会,而是跟随毅腾返回大连,带着一种感恩和不服输的心态,又冲了两年,依旧没有成功。2011年,他被抚顺罕王队买去,征战乙级联赛。当年抚顺罕王由前国奥主帅孙卫带队,队中囊括了一众具备冲甲能力的球员,罕王方面也在物质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投入,甚至还做出了冲甲之后修建体育场和基地的计划,一片雄心壮志之后,他们以北区第一名进入复赛。然而在曙光初现的关头,黑暗再次降临,抚顺罕王没有成功冲上甲级,在复赛阶段无奈被淘汰,并且由于投资人心灰意冷不再继续投入,球队在当年年底被辽宁队整体收购,孙世林和他的队友们,再次面临一片茫然。

  历尽坎坷

  就不想再随波逐流

  由于辽宁队固有的本土球员和从梯队上调的小队员,2012赛季的本土名额非常紧俏,孙世林自然与一线队大名单无缘。“最初,俱乐部想让我去踢预备队联赛,因为俱乐部认可我的能力,有培养的价值,但是没有名额了。我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想多打一些正式的比赛,黄总(黄雁)也理解我的心思,就把我租借到了福建。”2012年初,通过和时任福建骏豪总经理王超的联系,孙世林成功被租借到了福建骏豪,有球踢了,孙世林说,当天晚上他兴奋得很久都没睡着觉。

  那一年,孙世林作为球队的主力,与福建骏豪取得了联赛第三名的成绩。“既然把我租出来了,就要通过我的表现证明自己,让辽宁队看见我没有白租出去,也要让福建队看到,我来这里也没白来。”在福建,孙世林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他要让辽宁队看到自己的能力,不想再随波逐流。“那一年吃了好多辛苦,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就和几个小队友背着球去练练长传、射门,等训练结束的时候,还拉着几个队友,练一练自己的不足之处。虽然比别人付出了很多训练的辛苦,但是现在想来,这些苦吃的值得。除了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让我在心理层面的成长,自信心更加的成熟,以至于最后福建队想买断我的合同。”孙世林说。

  看到了他的在福建的表现,孙世林被辽宁队重新召回,经过了一年中甲的锻炼,孙世林本以为可以在辽宁队有施展的空间,然而2013年的上半赛季,他只有在比赛的最后三、五分钟有过出场纪录,“当时我也和马导(马林)聊过,想出去踢踢比赛,不过马导劝我,在队中好好训练,一定会有出头的一天。”就这样,直到2014年才逐渐有不错的出场纪录,2015年,在辽宁队站稳了主力的脚跟。经历了十几年的坎坷,孙世林面对得来不易的踢中超的机会,他分外珍惜:“我之前的经历比较坎坷,足球之路也没有顺风顺水,所以来到辽宁队之后,我特别珍惜。都知道辽宁队出人才,想在辽宁队好好表现,训练会更加的刻苦,之前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和坎坷,我不想再去经历一遍,也不想再随波逐流。”

  走上足球之路

  他最感谢父亲

  与很多足球运动员一样,孙世林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都是大连市一家工厂的工人,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孙世林在很早就被造就了独立的性格。“刚开始在体校的时候,每个月的训练费一个季度一交,可能是300块钱左右,但我家有时候就掏不起。教练们都特别理解我家的情况,都说要不你们缓一缓,什么时候有钱了再补上。”不过,在训练的装备和饮食方面,家里却从来不会缺少供应,或许是这样的家境,造就了孙世林要强的性格,也造就了一个不服输、不放弃的孙世林。

  此外,能够走上足球之路,孙世林最感谢的,就是他的父亲。“从我踢球到现在,父亲给我帮助最大的人,当时全家人都反对我踢球,想让我考大学,只有我父亲一个人在坚持,也是他的执着和我的坚持,让我走上了职业足球这条道路。那个时候在西岗体校,父亲退休早,无论是刮风下雨,天冷还是热,父亲全年365天都在陪着我训练。”孙世林的父亲出生于1938年,在父亲50岁的时候孙世林降生,比他的哥哥小24岁,用他的话来说父亲是“老来得子”,为了儿子的足球之路父亲颇为关心,但是在儿子踢出了名堂之后,父亲却在2009年永远地离开了孙世林。“父亲对我特别好,但是他却没享过福。现在父亲在天之灵可以欣慰了,因为儿子也没给他丢人,他的坚持也有了成果。自己也有这口气,一定要踢出来,不然愧对我的父亲。”今年11月,孙世林即将与他的爱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为了支持孙世林的事业,爱人辞去了在沈阳的工作,做起了全职太太。现在的孙世林,爱人在怀抱,事业在蒸蒸日上,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特约记者张越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