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嘉“朴学”读书经验是:必先搞清一个个词的含义,然后才能懂一句句话的意思,然后才能知道整篇的意义,最终领会全书的精神。钱钟书在《管锥编》第一册中补充道: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了解整篇的意义乃至全书的精神,如此才能确定某句话的意思,最后才能搞清某个词的含义。“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者是矣。”
一个词、一句话的真实、正确意思是什么,只有放到具体的上下文或语境中才能了解。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即使在同样的上下文或语境中,也可能出现无心的误解或有意的曲解,更何况换了上下文或语境的故意歪用呢?
以“为”字为例。“为”既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介词、副词、助词。词性不同,意思自然有异。该如何理解,就看读者的选择了。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名言。因为两句对举,后面一句通常理解为“女子为了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可以说个当代的例子。美籍作家严歌苓白天在家写作,黄昏则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的以迎接外交官丈夫回府。如果没有前一句“士为知己者死”的铺垫,则后一句“女为悦己者容”也可以理解为“女子被喜欢自己的人打扮”,古代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张敞画眉了。两千年前西汉的首都市长张敞,闲暇时亲自为夫人画眉毛,可见伉俪情深。香车、名包、首饰珠宝、时装、贵重化妆品,每位多情男士为把心爱的女人打扮得漂漂亮亮光彩照人,都会心甘情愿地慷慨解囊一掷万金。“女为悦己者容”还有第三种解释:“女子被喜欢自己的人所包容”。所谓“一朝恩义断,处处不顺眼”,“山盟海誓依然在,只是朱颜改”,天下各奔东西的怨偶,仳离的夫妻,多半是丈夫对太太没有了激情,老婆的缺点就愈发明显而不能接受,以至不能容忍,坚决扫地出门了。三种解释可以有内在联系:女子为了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女子被喜欢自己的人打扮,女子被喜欢自己的人娇宠包容。
“士为知己者死”,从春秋时期刺杀赵襄子以报智伯知遇之恩的豫让,到当代因朋友被划为右派而跳楼抗议的知己,史不绝书。但我们见到更多的是“士为知彼者死”——因为了解上司、知道别人的隐私而死。著名的例子是杨修。由于看破了曹操嫌花园门太宽——门上写了“活”字而成“阔”;把曹操“一合酥”理解为“一人一口酥”因此分而食之;屡次帮助曹植智胜曹丕直接或间接地介入了曹家接班人之争;识破了曹操“我梦中杀人”的伎俩是因为曹操害怕熟睡中被人暗算;从“鸡肋”的口号看出曹操撤兵的意图,所以被曹操所杀。从古到今,智囊、谋士、参谋、秘书,或者被重用,或者受冷遇,不会让他们离去隐居,因为他们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不被堵嘴,即被灭口,只能有这两种命运。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虽然同为两句并举,但还有差别。前两句是并列,后两句是对照。“窃钩者诛”指的是窃钩者被诛,而窃国者为诸侯,却是说靠不正当手段夺得国家政权的人成为国王(诸侯),一主动,一被动。当然,没有了“窃钩者诛”的反衬,“窃国者为诸侯”还可以有另两种解释——靠不正当手段夺得国家政权的人是为了诸侯(诸位大佬);靠不正当手段夺得国家政权的人被推举为国王(诸侯)。后面一种解释可以举陈桥兵变为例。赵匡胤以出征为名,刚出京城就被手下拥戴为皇帝,可以说是“被诸侯(国王)”的。历史上的野心家都会暗示或明示手下写劝进表,以上合天意下顺民心的冠冕堂皇理由篡位夺权,如三国魏文帝曹丕,如西晋武帝司马炎,如赵宋太祖赵匡胤,如“洪宪皇帝”袁世凯,代不乏人。
“为人民服务”也可以有三种解释:为了人民服务;作为人民服务;被人民服务。在上下文或语境中,取哪一种意思,还要看实际情况。
文/高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