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大瘦身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外资银行,花旗银行,银监局
  • 发布时间:2016-11-02 11:26

  网点曾是银行盈利和规模的标志,然而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外资银行正在有计划“缩编”物理网点。然而,这并不只是地域上的撤退。各大银行已经意识到,为尽可能多的客户提供所有服务并非一条可行的盈利之道,哪怕是在最发达的国家。以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为例,外资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撤退有哪些表现和特征呢?

  2016年5月9日,上海银监局发布关于同意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关闭上海延安西路支行的批复,在此之前的几个月里,花旗银行还关闭了深圳车公庙支行、大连星海湾支行、北京望京支行、深圳前海支行4家支行。花旗中国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花旗中国零售网点最多时达52家,目前则为44家(其中成都3家)。而在2013年,花旗银行现任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欧兆伦曾表示,花旗集团计划在2到3年内,把中国内地分支行网点数扩至100家。其实,早在2015年初,英国路透社就曾透露消息称,花旗集团正低调缩减在全球一些主要城市的零售银行业务,撤出其分行数量不足以与其他竞争对手展开竞争的市场。在2014年,花旗银行放弃了瞄准120个“世界150大城市”的计划,将目标锁定在最具规模和潜力的100个城市。

  可以说,仅仅10年前,总部位于纽约的花旗集团还是一个从东京延伸至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的全球性零售银行帝国。它在覆盖地球陆地面积一半的50个国家开展个人银行业务,为2.68亿客户提供服务。但在那之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与次级抵押贷款挂钩的复杂证券导致花旗银行蒙受数十亿美元损失,而美国政府实施的紧急救助措施颠覆了其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自那时起,这家银行相继出售或关闭了包括危地马拉、埃及和日本在内、超过其入驻国总数半数国家的零售业务。该行还将其美国分行的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并退出了次级抵押贷款、学生贷款和人寿保险等业务。在这一过程中,花旗银行放弃了大约25%的客户,裁减了超过40%的员工。

  在中国,当地监管文件显示,至少自2012年以来,花旗集团的个人银行业务就一直处于亏损,亏损总额大约在1.8亿美元左右。与此同时,在一个年度,其企业业务赚取的利润就两倍于这个数字。不断下降的市场份额,促使花旗集团放弃埃及零售市场。早在1955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一年前,它就在该国开设了第一家分行。上世纪90年代,花旗为埃及引进信用卡和其他类型的贷款业务,成为该国消费金融革命的开路先锋。“多年来,他们一直是埃及最好的,也是最大的银行之一,”埃及国际商业银行董事长希沙姆这样说道。这家银行去年收购了花旗集团在埃及零售银行子公司。“本地银行已掌握了这门业务,相关投入越来越多,给全球性银行带来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样一来,跨国银行在本地的业务就需要获得总部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这并不是个例,2015年末,浙江监管局同意了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关闭其杭州文二路支行的申请。2016年3月,江苏监管局公布了同意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关闭其南京新街口支行的批复。而在2015年7月15日,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持有的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100%股权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挂牌价格680亿港元。中银香港要求受让方一次性付款,这势必增加转让的难度。5月,恒生银行行以配售方式向多个机构投资者出售所持的9.5亿股兴业银行股权,完成交易后,恒生银行持有兴业银行股权由4.99%降至0.88%;2015年1月,西班牙对外银行出售15亿欧元的中信银行股份,拟获净利4亿欧元左右;而美银和高盛在2013年分别出售了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份。这份名单还可以更长,2012年3月,花旗银行通过大宗交易清仓所持的5.06亿股浦发银行股权;2013年7月,德意志银行正式关闭最后一家在华零售业务支行;2013年末汇丰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机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已经签订一项协议,向Banco Santander,S.A.出售其于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8%股权。再放眼全球,2016年5月16日,汇丰银行在英国裁减840名IT员工,根据此前宣布的重组计划,汇丰最终将在全球削减1/5的员工。5月20日,汇丰宣布关闭印度50家分行中的24家,实现“数字与实体分支机构的合理布局”。

  现在各大银行已经意识到,为尽可能多的客户提供所有服务并非一条可行的盈利之道,哪怕是在最发达的国家。其他全球性银行也在反思各自的商业。巴克莱银行正在寻求出售其非洲业务,并已停止亚洲的股票交易业务。苏格兰皇家银行一度是欧洲最大的贷款机构。现在,这家银行几乎放弃了所有海外业务,撤退至英国本土市场,并且正在剥离大多数资本市场业务。德意志银行希望出售它在2010年收购的一家德国零售银行,而且正在缩减债券交易业务。所有这些收缩并没有压制拆分大银行的呼声。在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平台均呼吁恢复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一旦重新实施,这项要求银行分离零售和投行业务的法案将迫使花旗集团,以及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等竞争对手进行更激进的重组。

  经济增长迟滞,全球针对银行业资产负债风险的监管要求收紧,多家银行大幅裁员……一度强盛的外资银行业正在经历漫长的寒冬。

  文/本刊记者 李明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