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开创气象服务新理念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数据,PPP模式,气象服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11-21 14:32
随着社会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细化预报、气象大数据加工处理、云计算等技术把气象服务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气象2.0时代。气象2.0时代最主要的特点是大数据的挖掘和云计算的应用,通过移动互联,极大地提升了多向交互性,产生更多的服务产品和体验,为各行业的气象风险规避和气象效益发掘提供可能。
2016年11月,“2016年会暨风云际会颁奖盛典”在京召开。本次会议以“天气+创新气象服务”为主题,旨在为增进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员单位凝聚力,更好地宣传、推广气象行业新理念、新服务、新产品,表彰气象服务行业领军人物、企业家、优秀企业和创新产品。
本次大会由中国气象局指导,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主办,富景天策(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爱尔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承办,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易普锐(北京)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大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徐祥德院士、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袁晓如博士、知名互联网学者李易、IBM中国研究院董进博士、台湾天气风险管理公司陈文定等行业内外的专家、学者做了大会报告。大会还邀请了台湾气象产业发展协会、IBM中国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围绕“天气+创新气象服务”展开了高屋建瓴的研讨和分享。
天气+物联网 科技创新的服务内涵
“天气+”,不仅意味着天气要素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加深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创新带来的天气服务能力、内涵、方式的变化,这将引发整个天气服务产业发展格局的重大调整,创新气象服务。
物联网技术对气象观测、智能设备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提供数据的双向流动,可以通过远程来控制气象观测仪器,这就可以针对灾害天气的观测实施更有针对性的观测策略;同时对气象仪器的工具状态可以有更好的了解,维护整个气象观测网的正常运行。
物联网技术另一个重要的改变是天气众包数据的实现。无论是WeatherOn这样的随身气象站,还是汽车上的温度观测,基于各种视频资料都可以作为众包数据进入天气预报系统。不过,针对各种众包数据,最大的挑战来源于对数据质量的控制,这也成为气象服务的一个新课题。
物联网技术也同样带来新产品。把天气实况和预报数据通过物联网直接接入建筑物空调、风力发电等设备控制系统,调整设备的工作模型,可以有效地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天气+农业 PPP模式为农服务
农业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的基本业务之一。气象部门在多年的农业气象服务中,积累了独有的专业技术优势。2015年,中国气象局提出开放合作,创新气象为农服务体制机制,推动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一部分社会化公司开始进入农业气象服务领域。
PPP模式是气象为农信息化服务发展的有效路径,气象部门和社会化公司在农业气象服务上拥有各自的优势,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能有效加快气象信息服务的范围及服务深度。建设以气象要素为基础、以互联网平台为手段、以农业专家和机构为依托,气象部门和社会公司联合的开放性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开展多层次农业气象服务。将农气服务产品、平台保障、基层服务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平台+服务+基层信息员”的有效闭环。免费提供从平台支持、产品运营、信息共享到运营效果的相关解决方案,推动当地气象为农服务的顺利展开。
风云际会服务榜样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是气象部门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于2015年5月13日正式成立,其业务主管部门是中国气象局。目前已组建成立气象传媒产业委员会、气象装备委员会、能源气象委员会、旅游气象委员会、应急预警专业会、预算财务委员会和防雷减灾委员会等7个专业委员会。涵盖了气象、能源、交通、旅游、设备研发制造、数据服务等众多领域。
为展示我国气象服务产业品牌形象,树立气象服务行业榜样,本届大会还以专家会议集中评选和网络评选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气象服务行业四个年度奖项,分别是“杰出贡献奖”、“杰出企业奖”、“风云人物奖”和“优秀产品奖”。首届气象服务“杰出贡献奖”特别授予了在中国气象局工作40余年、长期积极推动气象服务社会化的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骆继宾,以感谢他为气象事业所做的突出贡献。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等10家企业获得“2016年度杰出企业奖”;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总经理米天明等10人荣获“2016年度风云人物奖”;中国天气频道等20项产品获得气象服务“2016年度优秀产品奖”。会上,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在大会上与北京风云昆仑气象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两家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华风气象传媒集团等四家企业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新产品。
会上,中国气象局及理事会各成员单位及理事对协会工作表示肯定和支持。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肯定气象服务协会积极探索创新,初步搭建起政府和气象服务各类主体间的桥梁,在推进气象服务各类主体间的合作和交流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希望气象服务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权益,加强行业协调,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作用,切实将协会打造成为优秀的政府参谋助手、企业成长帮手、行业发展推手,为我国气象服务行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是我国气象事业和气象服务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深化改革、气象服务市场初具规模以及社会管理进一步规范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气象服务市场的扩大开发,必将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行业自律、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气象服务发展展望
气象服务作为一种伴随式服务,可以应用到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中。运用“互联网+”思维是创新气象服务的一个重要方向,努力发展“天气+互联网”、“天气+农业”、“天气+旅游”等模式,通过气象大数据结合行业数据的挖掘应用,研发“接地气”的服务产品,让气象真正深入到各行业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气象数据的价值,扩展服务的边界。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气象服务领域,气象部门正在推动开放共享气象基础服务数据,搭建配套的创新平台,为创业者提供数据资源、计算资源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吸引创业者围绕气象数据开展创业创新,形成持续、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推动气象服务市场的快速壮大,推动气象服务技术的快速发挥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应用的今天,气象服务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气象服务也在向精细化、智能化、定制化趋势发展,气象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未来,气象服务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变换各种服务形式和内容,甚至提供智能、主动的服务,真正做到无处不在、无微不至,服务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报记者 张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