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单车危机?钱途?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网约单车,摩拜单车,ofo单车,共享经济
  • 发布时间:2016-12-07 10:27

  “小单车”变成“大生意”,网约单车受到资本的热捧!下半年以来,除了大家熟知的摩拜单车、ofo单车,快兔、野兽骑行、骑呗单车也纷纷杀入网约单车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进入网约单车领域的资本方已超过20家。

  随着众多资本的进入,公共出行的新宠——网约单车也遭遇了“危机”,乱停乱放、私自藏匿等现象屡见不鲜,行业间的领地之争也愈演愈烈。

  资本逐利,网约单车行业能走多远?它将是谁的“钱途”呢?

  行业竞争藏“危机”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

  今年下半年以来,网约单车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悄然流行。这种通过手机APP完成约车、解锁和付费的出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不过,网约单车这种公共出行的新宠、新型的代步工具也遭遇了“危机”,一些用户乱停乱放、私自藏匿等现象屡见不鲜,行业间的领地之争也愈演愈烈。

  有专家指出,从经营模式和绿色出行的角度讲,网约单车可以持续发展,但“最后一公里”面临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彻底,反而会给城市“添堵”。

  便与不便

  共享经济正在渗透用户生活的各个层面,因共享自由度高,价格相对较低,网约单车迅速走红,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但随之而来的乱停、乱放也让城市的管理部门头疼。

  以北京为例,橙色的摩拜、黄色的ofo,几乎无孔不入,地铁口、绿化带、过街天桥都有它们的“一席之地”,部分单车还横七竖八地挡在公交站牌下。这种乱停乱放无疑影响了市民的通行,扰乱了周边的管理秩序。

  专家指出,上述情况主要暴露出三个问题,首先是用户的素质问题,缺乏公共意识;其次是网约单车企业监管缺位;还有就是公共交通规划中自行车停车区域不足。

  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有专家表示,网约单车企业除了引导和培养用户习惯,还可以尝试在规则设计上下功夫,如通过“信用分”来约束用户行为。比如初始分数为100分,违规停车一次扣10分,当分数低于一定分数时,租车费用上调或中断服务。此外,在规则制定方面也可加入用户举报程序,对举报违停、乱放等行为的用户可适当加分或给予优惠。

  当然也有专家从技术层面给出建议,如建议企业升级技术,在车身内配备定位装置,并精准分析出停车区域的具体情况,相关企业可尝试将城市管理中明确的禁停区域逐渐纳入APP软件内,一旦发现用户“任性”,车载鸣笛将立即报警,导致无法正常停车,这样将“逼迫”用户遵守规则。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国内部分城市已将网约单车的停放问题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一项内容,如广州市海珠区已着手划定“自行车停车白线区”,用于解决网约自行车的停放问题,而摩拜也将在海珠区重点投放5万辆单车,双方相互合作,逐渐完善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此外,上海在约谈网约单车企业时,也表示如果要在地铁口增设停车位必须向警方报备,在警方指导下完成专用车位的划设。这也意味着,对于网约单车的停放问题,政企联手有相当大的操作空间。

  媒体评论员梅剑飞对《民生周刊》记者表示,从城市公共空间来看,如果自行车的停车位设置合理,不但可以为城市街头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还能为城市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做出贡献。梅剑飞建议部分城市不妨因地制宜,切实地考虑自行车的停放问题,合理划定自行车的停放区域,让网约单车有地安放它的“青春”。

  值得注意的是,环境因素对网约单车的用户体验不可小觑。北京市民刘薇表示,在北方寒冷的冬季,网约单车的用户体验较差,很可能导致单车的使用率大为降低,订单减少。

  领地烽烟

  今年,随意取停的摩拜单车、ofo单车等网约单车遍布大街小巷,用户在感受出行便捷的同时,网约单车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悄悄”打响。

  有媒体报道,深圳市民近日发现多辆摩拜单车二维码无法扫描开锁,原来二维码被人用喷漆抹掉,车头上则挂上了另一个网约单车品牌的二维码。

  近日,摩拜单车的工作人员还发现,一辆单车停在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很长时间没有移动。后台显示,最后使用该车的用户停靠车辆的位置并非南邵镇。其查询后得知,南邵镇距离单车允许运营范围最北端的北清路有30公里之远。摩拜单车工作人员称,根据车上的GPS寻找到车的具体位置,在某村的一间平房内。摩拜方面随即报警,警察打开房门发现,除了摩拜的一辆车,还有4辆ofo单车,几辆车外观崭新,车架上还包有塑料膜。法律界人士表示,用于租赁的便民单车所有权归属投放单位,个人如在不支付租金等任何费用的情况下,私占且具有不归还的主观意思很可能涉嫌盗窃罪,或被追究法律责任。

  深谙网约单车行业的胡先生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如今网约单车首先遭遇的不是骑行者的损坏,而是来自同行间的恶性竞争,这也是市场经济下一种必然发生的现象,尤其是对于素质参差不齐的市场主体。对此,本地工商、公安等部门当然有理由去维护必要的秩序,防止殃及无辜,减少社会摩擦冲突。不过,排除非理性因素的干扰,所有出于争夺份额的竞争,始终都要在商业规则下加以调整规范,而这一点就不是靠政府部门能干扰和主导的了。

  对比网约汽车,我们不难发现网约单车的痛点更多。同属共享经济的网约单车管理更复杂,需要挑战人性弱点,如被偷、被损坏、被人为藏匿等问题。在有司机一对一的管理下网约汽车平台已是乱象重重,而处于监督盲区的网约单车能解决这些难题吗?

  在采访中,部分专家表示,网约单车的特性决定了它是暴露在空气中的,是满大街到处放的商品,而且完全靠用户的手机就能驱使。那么直接对竞品进行人为破坏,也就比其他共享产品有了更多的便利性。不但如此,就连城管部门也完全有各种理由去“清理”那些直观判断已经挡路的自行车,这种情况已经不止一次在大城市出现。

  网约单车企业必须对其正在遭遇的风险有足够的预见性和承受力。这个承受力,自然就包括了将大量的折损和失踪成本都计算在内。满街的快递企业没有用恶心手段抢客,满街卖同样品牌手机的店铺也没雇人大打出手,偏偏网约单车目前如此微利就已经不被包容了。“为什么这么快就引发恶性竞争?理解了共享经济的天然属性,就不难理解网约单车之间的冲突了。毕竟网约单车服务的同质化程度太高,服务的差异性又太少了!”某网约单车内部人士说。

  资本追捧谁的“钱途”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

  网约单车进入出行市场后迅速走红,因其有相应的硬件技术支持,注册账户缴纳押金后即可使用,方便、快捷、价格低廉,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有评论称,网约单车带来的公共效益非常可观,这主要体现在对公共交通的补充和完善,特别是对于公共交通理念的改变最为明显。

  随着“小单车”变成“大生意”,网约单车受到资本的热捧,今年下半年,除了大家熟知的摩拜、ofo等品牌,快兔、野兽骑行、骑呗单车也纷纷杀入网约单车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杀入网约单车领域的资本方已超过了20家。资本逐利,网约单车将是谁的“钱途”呢?

  资本热捧

  11月17日,视频及智能硬件公司跨界加入,野兽骑行宣布将设立独立品牌小蓝单车全面开拓网约单车市场。当天,靠视频起家的第一视频集团有限公司也宣布推出自己的网约单车——快兔出行,并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十余个城市推出,到2017年预计要投放100万辆单车。当天下午,ofo召开发布会宣布正式开启城市服务,进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4个城市。前Uber中国高管张严琪也宣布出任ofo首席营销官加入到网约单车大战中。

  此前有业内人士指出,大量资本涌入网约单车这一市场,折射出的是在资本寒冬之下,投资方们对于寻找到“下一个滴滴”的渴求。据了解,ofo上线至今,已在19个省市22座城市的200多所高校成功运营,并在北上广深4座城市开始城市运营,拥有超过300万的城市高校用户,总订单量达4000多万。ofo在今年已经完成了至少4轮融资。

  摩拜单车也“不甘示弱”。10月13日,摩拜单车完成最新一轮融资,腾讯、美团创始人王兴的个人投资赫然在列;9月,摩拜单车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由高瓴资本、华平投资集团领投,多家机构跟投。

  继ofo与摩拜单车获得融资后,骑呗单车、Hellobike等在11月初也先后宣布融资信息,并在杭州、苏州投放单车。

  对于网约单车频受资本青睐的原因,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表示,“是风口来了。”首先,网约单车满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其次,网约单车价格低廉,门槛较低,易被消费者接受;此外,低碳出行、环保出行是大势所趋。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整体的投资环境不佳,一些知名的风投公司只能通过投资这种单一、爆款的现象级产品来扩大商业模式,当网约单车市场达到一定规模,资本公司便可获取投资价值。

  媒体评论员梅剑飞称,网约单车市场本身符合共享经济、绿色出行理念。接下来,资本会继续跟进。不过,在一两年内会迎来一波洗牌。他分析,运营、维护能力稍差的网约单车平台有可能被淘汰,而剩下来的企业就可能成为寡头。

  面对疯狂的资本介入,也有经济学专家将网约单车与专车进行比较,在烧钱方面,网约单车往往需要购置单车、规划空地等投入,后期还需要维修等持续投入。专车行业可以通过补贴用户来推高订单量从而获得资本融资后继续做高估值,而网约单车在融资后继续烧钱可能会因缺乏可行的商业模式被资本放弃。

  如何盈利?

  经济学专家陈永伟对网约单车模式颇为不解:“盈利是很成问题的,比如,一次5毛钱,一天骑六次,两三个月下来花的钱就能买一辆二手单车,你为什么要去骑它呢!”陈永伟认为,自行车不是汽车,即便做广告效果肯定也不好。而这样一个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行业博得资本的推崇,可能是资本过于狂热。

  目前来看,网约单车与专车比肩看齐估计困难不小。两者毕竟分属不同的出行市场,市场体量相差甚远。专车的盈利模式很清晰,通过撮合用车需求收取佣金。而网约单车目前尚无可靠的盈利模式。车辆的大量投放要靠自有资金,仅靠租金回报周期也非常漫长。

  不过,这并不表明网约单车没有“钱途”。有专家认为,由于对传统出租业的冲击,专车一直饱受政策合规性困扰。网约单车非但无此之虞,甚至可以为政府“排忧解难”,这也正是网约单车火起来的真正原因。

  众所周知,“最后一公里”是完善公共交通的重要一环,也是影响公交满意度的最大障碍。传统的解决方法是不断增加公交站点,缩小距离半径。这样做成本较高,距离问题仍无法解决。

  其实“最后一公里”更适合自行车来解决。相比政府提供的公共自行车需“定点”取车还车,网约单车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打开了“脑洞”,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随借随还,摆脱了固定停车站点的束缚。

  有专家表示,网约单车有更好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未来完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再加上网约单车将成为移动支付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带来用户和流量,未来就有可能找到一种新型盈利模式。

  对于网约单车如何盈利,不少观点认为,目前还缺少明确的方向,该行业还是处于用资金来大规模圈占市场的阶段。共享单车行业面临盈利能力和政策的考验。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租车收入,未来能否有广告和大数据的增值服务还有待市场验证。

  开始烧钱大战后,怎样在市场厮杀中获得更多用户,已成为网约单车平台最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易观分析师王会娥表示,网约单车行业的市场空间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大。网约单车不应只是资本的游戏,注重产品、用户体验和线下运营才能持续发展。

  对于网约单车行业前景,多位专家表示还不明朗。仅凭付费使用不能撑起庞大的市场投入。政府主导的自行车平台慢慢淡出市场,正是此类项目盈利困境的表现。在资本的推动下,集中爆发的自行车潮也将挑战城市环境和管理水平,但行业的兴起势必会频繁上演合并、重组、兼并的大戏。

  编辑:郭梁 美编:陈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