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只热衷于打败人类

  人工智能沃森打败人类的同时,也能助人类一臂之力

  只用了8秒钟,人工智能(AI)沃森就搞定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歌手鲍勃·迪伦。

  2015年10月,鲍勃·迪伦与IBM的高阶人工智能沃森聊了半分钟。迪伦扛着他的吉他,沃森则用IBM最新的认知计算机咨询单元。

  沃森以IBM首任CEOThomas J.Watson老沃森的姓氏命名,由一群旨在做到最出色人工智能的IBM科学家团队建造。他们要建造一个能够与人类回答问题的速度、精确度和可信度相匹敌的计算系统,并且使用最自然的人工语言来回答问题。

  迪伦被视为美国反叛文化代言人,他的作品一度成为美国民权反战运动的圣歌。沃森用8秒钟的时间“读”完了迪伦穷其一生创作的海量歌词,并识别出光阴流逝和爱情消逝是贯穿大部分歌词的主题。快吗?不。沃森自称它每秒能“读”8亿页。如果以为它只是快,它会觉得受到轻视。沃森还会理解、分析、推理、自我学习,8秒之后,它告诉迪伦歌词背后的含义与主题之间的模式与关系。诺奖评委会对迪伦给出的颁奖理由是“他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在通往伟大的路上,沃森的认知技术也许可以再助天才迪伦一臂之力。

  大多数人知道沃森,始于2011年。当时,它在美国热门电视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上战胜了最强的人类对手Ken Jennings。与迪伦聊天的那一次,Ken Jennings也被沃森叫去谈话。在智力问答题上打败人类已经不能满足沃森。在医疗领域,沃森也超越人类的顶尖团队。

  在癌症治疗,尤其是白血病治疗领域,东京大学医学院的实力足以傲视全球。2015年,医学院对一名白血病女患者束手无策。持续半年的两种抗癌药物治疗不仅见效缓慢,还出现了败血症等危险症状。问题出在难以准确诊断其白血病类型。沃森上场后,花了10分钟学习2000万份与癌症研究有关的文献信息,然后分析该患者与癌症有关的基因信息,得出诊断结果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中的继发性白血病,建议该患者使用其他抗癌药物。此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但是,也有白血病专家表示有时候不会采用沃森的建议,认为沃森仍需要学习。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和企业家来说,首要的公益是经营好自己的企业,善待自己的员工。IBM计划从明年一月份开始,向所有身患癌症的美国区员工开放沃森,利用它找到行之有效的肿瘤药物和临床试验方法。

  IBM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已久,目前,IBM与MIT合作组建脑启发多媒体机器理解实验室,采用无监督的机器学习,分析音视频流数据,按照大脑神经网络的组织新建AI神经网络,通过多学科交叉来推进计算机的理解,目标是开发出模仿人类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的认知计算系统,这种应用可以帮助老年人、残疾人改善生活。

  撰文_章伟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