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总局将并入教育部?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2-16 14:01
近来,坊间有不少关于体育总局机构大改革的声音,甚至有消息说未来体育总局撤销将是定局,只是因为考虑到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筹备工作必须万无一失,而国务院机构合并牵涉到方方面面相当复杂,所以暂时延缓。事实上,这些年,既有将体育总局并入大文化部的议案,也时有将体育总局并入教育部的呼声。无论传闻如何,有关专家认为,随着作为国家战略的全民健身和发展体育产业的推进,体育和教育割裂带来的制度上的弊病日益显露,而将体育总局并入教育部可能是不失为解决体育改革桎梏并具有较大可行性的一项顶层设计方案。
关于涉及到体育总局的大部制的改革,2013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草案)》中,就曾将大文化部作为一个选项,当时计划把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全部并入文化部统管。最后的结果是,新闻出版总署与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两个机构合并起来了,大文化部文体不分家的设想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搁置了下来。
相比当初将体育总局等五机构并入文化部的议案,现在将体育总局并入教育部的设想,应当说更接近于回归本源。因为,教育是提升体育的平台,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体育就包括其中,教育离开了体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体育离开了教育是不健康的体育。而且,体育现在占有了比以前更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的地位,如果并入大文化部,也有被淹没的担忧。
事实上,在1952年国家体委成立之前,体育行政权力属于教育部,所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这个社会组织的主席职务最初也是由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兼任。
到后来,(国家体委)体育总局只管竞技,教育部只管应试,彼此互不交集,互不买账,前者生产金牌机器,后者培养考试能手。专家们也认为,中国国民身体素质下降的根源就在于人为地把教育与体育分割开来,教育上是唯分数论,体育上是唯金牌论,唯分数论使大批的学生得不到很好的体育运动锻炼,而唯金牌论又使一部分学生脱离了文化教育,由此两方面都衍生出了一大堆社会问题。而从体育发展来说,举个例子,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全国青年比赛有700多项,教育系统当年全国中学生、大学生锦标赛加一起有150多项,但这两方面的赛事互不兼容,难以相互促进。现在,“体教结合”的改革已经进行了许多年,尤其近年来校园体育日益受到重视,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校园体育与传统专业体育两条道路之间仍然缺乏有效的通道。真正从制度上解决的办法,恐怕还是要从教育部与体育总局的各行其是上着手。
按照专家们达成的共识,中国要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无疑要走全民体育的道路,而体育总局的职能转变只是其内部改革的一个方面,这也是国家体育总局新任局长苟仲文上任以来所着力进行的,加大推进管办分离、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力度,逐步推动各个项目中心去行政化,以期真正让运动协会实现实体化、独立化。但这些都是在体育系统内部进行的改革,还远远不够。中国的体育必须在中国教育的框架下运行,打通教育和体育隔绝的任督二脉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提高学生体质,搭建好从校园体育到全民体育和职业体育的通道。
如果体育总局真的并入教育部,机构如何搭建,部门如何设置,还需要解决一大堆问题,但不管如何,少年强则中国强,教育强则体育强,中国的教育,中国的体育包括现在成为焦点的职业足球都将成为其中的受益者。
记者程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