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今年“摘帽” 整县脱贫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彭水,脱贫
  • 发布时间:2017-03-07 10:26

  ——访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钱建超

  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地处乌江下游,彭水县户籍人口70万,是重庆市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重庆贫困程度最深的四个县之一。

  近年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彭水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扶贫之路。尤其是过去三年来,彭水县在扶贫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按照彭水县之前定下的目标,2017年将全面脱贫“摘帽”。如今,扶贫进展如何?能否完成既定目标?目前困难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民生周刊》记者对重庆市彭水县委书记钱建超进行了专访。

  民生周刊:产业扶贫,被视为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促进扶贫产业发展方面,彭水做了哪些工作?

  钱建超:可以说,彭水的致富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

  首先,我们用好用活1亿元特色农业发展基金、3000万元产业发展担保基金,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一到两个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例如,彭水全县红薯产业全产业链年收入达5.6亿元,烤烟产业年收入达5亿元,畜牧业年收入达10亿元以上。

  其次,为支持产业发展,我们还探索实施金融扶贫。与农行、农发行、重庆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农行针对建卡贫困户精准扶贫贷款总额12亿元,为贫困村、贫困群众产业发展带来了“源头活水”。扶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在贫困村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完善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了贫困村“造血功能”、提升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致力于做好旅游富民这篇文章。大力推进城旅、农旅、商旅、文旅等融合发展的“旅游+”战略,打造了蚩尤九黎城、阿依河、摩围山、乌江画廊、郁山古镇等五大精品景区和鞍子苗寨、善感周家寨等25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年接待游客从554万人次增加到1700万人次,7500多户贫困农户通过旅游产业实现增收,旅游业已成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民生周刊:就彭水县的情况而言,扶贫到了哪个阶段?

  钱建超:通过不懈努力,彭水县贫困村从115个减少至15个,贫困人口从99123人减少至15000人左右,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内。

  我们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加快发展中夯实脱贫基础,在脱贫攻坚中增强发展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据统计,从2013年底到2016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97.5亿元提高到129亿元、年均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从115.4亿元提高到180亿元、年均增长1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345元提高到24482元、年均增长10.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598元提高到9294元、年均增长12.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113.2亿元提高到182.7亿元、年均增长17.3%左右,其中住户存款从80.7亿元提高到129亿元、年均增长16.9%。

  民生周刊:扶贫到了攻坚克难的阶段,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什么?

  钱建超: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命大如天,责任重如山。为确保今年圆满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我们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

  春节后,我们集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脱贫攻坚“大走访、回头看”活动,按照“帮困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要求,采取市管干部进村实地调研、县管干部到组调查走访、机关职工入户摸底调查“三个全覆盖”的方式,对全县39个乡镇(街道)、296个村(社区)、10万余农户开展摸底调查,对2.7万贫困农户进行大数据核查比对。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精准实施产业扶贫。二是精准实施设施扶贫。三是精准实施教育扶贫。四是精准实施医疗扶贫。五是精准实施搬迁扶贫。六是精准实施社会扶贫。七是精准实施金融扶贫。八是精准实施创业就业扶贫。九是精准落实“兜底”保障。

  以精准实施搬迁扶贫为例。我们统筹用好差异化补助、梯度搬迁等政策措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实现符合条件、有意愿搬迁的贫困户“应搬尽搬”。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将搬迁扶贫与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紧密结合,不断改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持搬迁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创业就业门路,真正实现搬迁与致富同步。

  民生周刊:按照之前定下的目标,2017年彭水县将全面脱贫。目前来看,难度大吗?

  钱建超:如今,按时完成扶贫任务难度已不大,更重要的工作是巩固扶贫成果,在防止返贫上下力气。

  民生周刊:在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方面,是否建立了一些长效机制?

  钱建超:为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我们建立了一系列长效机制:

  完善后续扶持机制方面,我们坚持帮扶队伍不散、政策不变、力度不减,保持定力、保持硬劲,做到脱贫之后不松手,继续扶持“再送一程”。

  建立合理退出机制。坚持达标一户、验收一户、脱贫一户,让扶贫对象真正“流动”起来,让有限的资源真正用于有需求的困难群众,确保“真扶贫”“扶真贫”,杜绝“被脱贫”“假脱贫”。

  此外,我们还着力完善脱贫内生动力激励机制。充分运用典型示范、精神鼓励、政策激励等措施,激发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我们完善统筹发展机制。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揽,把发展作为根本之举、治本之策,解决好“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等问题,在加快发展中夯实脱贫基础,在脱贫攻坚中增强发展动力。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