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后,怎样应对财务危机

  近日,关于“华为清退34岁以上交付工程维护人员以及40岁以上研发人员”的传言引发网络争议。虽然经华为辟谣,但是这则消息还是让许多“奔四”中的白领颇受触动。

  35岁以上,供房、养儿、孝养双亲,是压在这个年龄段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如何才能用更好的理财方案应对35岁后可能突发的财务危机?

  高薪也不能“月光”

  英琪(理财规划师)

  2017年2月,一篇名为《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的创业者》的微信文章火速成为“10万+”。作者讲述了她丈夫在一家创业游戏公司的经历:以“后端老员工”的身份干了7年,没获得股份,最后还被迫“净身出户”。

  作者描述家庭财务情况的几个关键词为:老公月薪2万元;前几年曾一次性获奖金100万元(消费后目前剩余40万元);现每月房租9000元;房贷剩余超过100万元,月还款8000元;育有一孩,教育费用急需准备;作者本人为全职妈妈,无收入;家庭无其他积蓄。

  这个家庭一直等着创业公司的股份来改变处境,男女主人都非常笃定这笔财富将于近期“到账”。据作者本人记录:小家庭在获得100万元奖金后,选择了买奔驰车和去毛里求斯度蜜月,他们的做法是典型的享受消费。

  姑且不论文中的男主人公与公司的关系真相如何,倘若女作者对家庭财务现状的描述为真,那么这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堪称危急,甚至在男主人失去工作前,情况也岌岌可危。每月房贷和房租共支出17000元,剩余仅3000元作为日常生活费,“月光”是必然的。

  对于大多数35岁左右的职场人而言,经过十来年的奋斗,他们在职场上拥有一定的职业地位和相应收入,消费模式也渐渐“品质升级”。

  消费升级过程中,许多人会优先考虑从物质中感受幸福,如改善住房条件、更换服饰品牌、把旅行目的地从国内换到国外;但往往不懂得优先考虑增加资产型投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勤俭节约是良好的理财习惯,对于35岁左右的人士而言,职场生涯还长,很难说会遭遇什么不可预测,因此必须坚持进行支出预算规划,按规划理性消费;定期盘点投资收益,了解自身财务状况;平时务必要消费有度,不铺张浪费。

  要有投资意识,更要分散投资

  杨升(投资分析师)

  35岁后的人士,由于家庭多种负担存在,对资金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寻找较高的利润回报是他们的需求,毕竟养房、养娃、养双亲都是刚性支出,不再是20多岁能用青春不惧风险博利润的时候。

  那么怎样降低投资风险?“分散”是一个关键词。分散投资,不仅能够降低投资风险,更能保证较为稳定的投资回报率。

  很多投资人懂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他们的分散投资依然风险重重,原因就在于他们虽然进行多投资渠道,但专挑收益率高的渠道,这样做当然不能降低风险。

  35岁后的成功职业人,家庭可支配投资额度约在50万~100万元间,就稳健型投资和进取型投资的比例,仍应以稳健型为主,进取型为辅。在大家熟悉的领域中,稳健型投资有银行理财产品、债券等;而进取型投资,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等。

  在投资比例方面,进取型投资的份额,以不超过总可投资额的20%~30%为宜。以家庭理财金额50万元为例,按照4∶6的比例平均每月配置低风险、中风险投资,高风险暂不考虑。

  按照过去10年各类资产的平均收益率计算,这一组合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97%,到2020年这笔投资将达到63万元左右。而如果一味选择高回报投资渠道,无疑是一种赌博,一旦遇到系统性风险,收益荡然无存,本金能否保住都是疑问。

  用投资收益进行高风险投资,是另一种分散投资以提高整体收益的手段。以网络投资为例,本金可选择一些安全指数高的平台,如国资系、银行系平台。然后,投资人可用利润再投资到利率高的平台,即使不幸“踩雷”,也不至于殃及本金。

  市场再好也要慎用杠杆

  余晖(银行投资经理)

  2015年底深圳房价大涨,某IT工程师家有几十万元存款,考虑到孩子以后要上学,又对房价看涨,于是他在深圳关内买了套五六十平方米的学区房,总价300多万元。

  此前,该工程师家庭已在深圳购买了一套房。当时存款不够首付,用了抵押贷款70万元,房贷则超过200万元。第二套的学区房仍靠负债加杠杆购房,夫妻二人的收入支付各项还款后已几乎不能支持日常开销。后该工程师的工作发生问题,失业期间,家庭财务完全“崩盘”,最终第二套房以超低价脱手救急。此后,2016年深圳房价攀升,投资性房产进入高回报期,但已经与只有一套住房的他无关。

  杠杆的核心是负债。负债是现代经济加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杠杆经营的本质是通过负债把社会闲散资源集中起来,谋取更大回报。不使用杠杆,意味着闲散资源难以充分利用。经营家庭与经营企业相同,适度负债是最好的发展模式。

  适度负债的关键在于“适度”,而多数投资者在高利润面前只看到了“负债”。“4321定律”是家庭资产合理配置的比例:即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存款以备应急;10%用于保险。“房贷三一定律”则指的是,每月归还房贷的金额以不超过家庭当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宜。

  案例中深圳工程师假设月收入2万元,合理规划房贷额为每月7000元,家庭支出也在每月7000元。如果这样规划,可以进行一定的投资,也能保障日常生活品质不至于下降。

  2015年初,中国股市一度呈现出普涨之势,运用股市融资杠杆似乎一夜可圆暴富梦;6月风云突变,连日暴跌,而通过杠杆融资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往往很长时间都“翻不过身来”。

  再好的市场,都存在下跌;再高的收入,也要合理规划。杠杆,一定要慎用。

  注重投资的长期增值

  周峰(基金经理)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能取得10%左右的年增长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投资表现。简单测算一下,如果采用复利的方式去投资,10万元一年有10%的增值,5年后本息总额16万元;10年后,本息总额26万元;20年后,本息总额67万元。

  如果职业顺利,30岁或35岁时拥有100万元左右的投资本金,那么5年后,以复利投资计算,本息总额为260万元,这笔资金应该足够一个家庭应对3年左右的职业危机了。

  可见,应注重于长期的投资增值,而不是一味追求一笔投资的高回报。

  对于35岁后的投资者而言,如果拥有良好的投资习惯,经过十来年的累积已经拥有较高的投资本金,摆在面前的,有多种中长期投资渠道可获得相对稳定的回报。

  比如说信托。信托投资的门槛这几年已经一再下降,从300万元起步降到了如今的100万元入门,虽然回报率也没有前几年那么高了,大约在6%左右,但信托仍不失为稳妥的投资方式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冠之以“信托”为名的公司都拥有国家信托牌照。投资者购买信托产品必须先弄清楚该公司是否拥有国家信托拍照,至今有牌照的信托公司基本没有出现过兑付违约的案例。而那些仅仅冠有“信托”之名的公司,则常常出现各种不可控因素。

  除了信托投资以外,以定向增发、企业债为经营主项的私募基金或者量化对冲基金都是相对安全的高回报投资渠道。不过与信托相似,其对投资额都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这些项目适合有一定积累且拥有良好投资理念的投资者。

  当然,在注重长期投资的同时,也不必完全放弃短期投资项目。短期项目资金回笼快,可以在合理规划后,分配一定比例的金额反复进行短期投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