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回诈骗,不知情的官员成了托儿

  • 来源:方圆
  • 关键字:电信,诈骗,官员
  • 发布时间:2017-03-23 14:51

  在微妙权力寻租心理和身在“公位”迫切刷存在感的虚荣心理推动的“热心介绍”下,公职队伍中的“官员中介”现象成为近来电信诈骗的新形式

  “喂,王局长吗,您好啊,我是市武警消防中队的老李啊,有件施工项目方面的事情想麻烦下您……”2016年4月的一天上午,江苏苏北一县城建设部门的领导王白泉(化名)正在看报,突然身边办公室的座机电话响了起来,对方自称自己姓李,是某武警中队的中队长,说现在自己的单位将修建一训练场地,烦请领导帮忙推荐一信用良好、资质过硬的施工方。

  王白泉接到电话后,听到电话那头嘈杂但分明是队伍操练的场景加上对方“底气十足”的语气,军转干出身的他仅迟疑了一下,就信以为真,立即同意充当“介绍人”,放下电话,他略一思量,不加核实,就授意下属将这一“利好消息”告知了自己朋友圈里的专门承揽工程的建筑公司老总刘老板。

  在电话线彼端则是另一幅忙碌的场景。外地无业游民彭某、邱某通过网络购买了专用手机、电话卡、模音机等专业工具,并找来江苏苏北本地人戚某、孙某,他们有组织、有分工、有角色,彭某、邱某负责演戏做局,彭某充当某武警中队“李队长”,邱某在电话模拟武警演练场景,本地人戚某、孙某帮他们规避风险,取其诈骗得手后的钱。

  官员朋友介绍来的生意

  建筑公司的刘老板听说是自己当官的老朋友王局长介绍的生意,忙热情、殷勤地与“李队长”--彭某取得了联系。彭某接到刘老板主动频繁的寒暄约谈电话,听着电话那头对方殷勤的声音,他预料自己自导自演的好戏已经上演,于是心中乐开了花。

  在首次通话中,双方的“电话洽谈”非常融洽,并约定了下次的联系时间。随后、彭某强装镇定地借商谈发包训练场地修建项目之机,让刘老板先垫资为其代买制氧机等工程设备,并且还煞有介事将同伙邱某作为工程设备供应商介绍给刘老板,同时还一本正经将邱某所谓公司的制氧机产品信息及报价发到刘老板的电子邮箱。就这样,由于一方逼真,一方热心,施骗者移花接木,介绍人轻信盲从,受害者因“官友”介绍,又谋利心切,宛如一幕戏剧的诈骗成功上演。

  在这样逼真的表演下,5月25日,被骗局套牢的刘老板出于对军人的信任,没有片刻迟疑,就将12万元“货款”爽快地汇至由邱某冒充的“供货商”所提供的账户,后由本地人--分工负责取诈骗得手后钱款的孙某立即将“货款”取出。然而到了次日,当受害人刘老板向所谓的武汉厂家确认发货情况时,对方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联系市武警消防中队“李队长”时同样关机,刘老板才感觉上当受骗,于7月17日向警方报警。

  自带导演的诈骗团伙

  据了解,2016年5月,江苏某检察院办理的冒充武警军官以发包工程或购买大宗物品为诱饵骗取被害人货款的电信诈骗案就有5起之多,涉案金额近400万元。事后发现都是上述犯罪分子团伙所为,在此类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一般不直接联系被害人,而是先骗取一个国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为托,通过该工作人员介绍熟人的方式来寻找被害人,利用被害人对人民军队军官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双重信任心理,最终诱其上当受骗。其中国家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热心介绍”成为勾连犯罪分子和直接被害人的重要桥梁,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经审讯,彭某饰演武警“李队长”系列电信诈骗的内部真相被层层扒开。据嫌疑人里的邱少某供述,得其“老师”彭某某言传身教,邱少某购买“黑卡”及SIM卡、电脑、模音机、传真机等作案工具,自行编写剧本,纠结其弟弟邱某、朋友戚某、孙某等人分别固定扮演部队武警工作人员、公司业务员、财务人员等角色,并导演整个骗局,同时在网络上搜集外省份各地市的企业信息,并利用政府网12580、114查号平台收集外省份各地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和公职人员信息并汇总成客户名单(诈骗对象),逐一电话“联系业务”,以冒充部队采购物资、外包工程等名义实施诈骗。

  据了解,如果在一定阶段没做成单(诈骗电话成功),就会有“道行”较高的人来“指点迷津”,更有“高人”亲自打电话演示让其他人“观摩”,帮助该团伙度过“难关”。同时,负责整个骗局的“导演”时常浏览一些新闻、视频网站,下载相关部队不同工作场景音频,根据需要嵌入通话中作为电话背景,以佐证他们的工作单位和身份的真实性。同时他们也注重反侦查的研究,从而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一旦诈骗成功,他们会在半小时内迅速核算成本,然后将剩余资金按照五五分成的比例转移到其他账户,负责提现的人也会得到提款总额10%的提成。正如审讯中嫌疑人戚某某坦言:“稍微有防范意识的人,一般都不会相信我们的。”

  官员莫当中介

  通过查号平台专找领导电话,再以电话交流为舞台,利用国家公职人员或领导干部的朋友圈人气人脉,加上他们在微妙权力寻租心理和身在“公位”迫切刷存在感的虚荣心理推动的“热心介绍”下,公职队伍中的“官员中介”现象是近来电信诈骗的新趋势。

  目前,官员中介诈骗案中包括彭某、邱某在内的5名犯罪嫌疑人依法被提起公诉。

  本案办案检察官表示,广大国家公职人员要务于本职,除了工作业务中的正常交往,要与自己社会上的那些商业工程“熟人朋友”保持距离,不要为了义气,为了刷存在感,为了满足虚荣心,而随意为他人充当生意、工程介绍人,从而因盲从轻信而成为诈骗团伙的帮凶。

  此外,国家单位工程建设项目也要严格遵照国家工程招标相关流程管理办法来实施操作,切勿留下空子,成为诈骗团伙实施诈骗的温床。

  检察官还建议,应完善相关立法,严打上游犯罪。比如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分工明确,有的仅负责购买银行卡、转账。目前,司法实践中仅就买卖银行卡这一犯罪事实,因缴获银行卡数量有限,且起获赃款数额不高,仅能以违反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定罪量刑。建议完善相关立法,把收售银行卡环节作为电信诈骗的构成要件。针对电信诈骗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根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建议适度提高法定刑。

  文/王建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