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or踢球 怎么留住你,我们的足球少女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3-24 10:33
今年春节前的佛山女足四国赛期间,中国女足主教练比尼专门约媒体到中国队下榻的酒店会议室参加女足媒体交流会,会上有媒体向比尼发问,四年一度的全运会马上就来了,全运会之后又要有很多女足队员退役,你怎么看?比尼应该不太了解全运会的问题,转而让女足队员们回答,但队员们微笑着没有人回应,也就是说,中国女足的队员们没有人会在全运会后退役。随后女足队长李冬娜说:“现在足球环境好了,大家都想多踢几年,多赚点钱。”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作为女足国脚,她们已经站在了中国女子足球运动的最顶端,当足球环境好的时候正是迎来她们的黄金时期。女足国脚是金字塔的塔尖,当然也有塔基,比如刚刚在各个赛区参加了全运会的女足U18年龄组的队员,作为青年女足的队员,她们正准备升入一队,而且十七八岁的年纪正在面临高考的选择,在升学和踢球的选择上这些孩子正走在十字路口,如何让这些已经参与足球训练八九年的孩子继续留在足球圈,如何保证这些女足运动几乎接近于“成品人才”的年轻队员不流失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全运到底是不是终点?
市运会、青运会、全运会,按照中国足球现行竞赛体系,一名从事专业足球训练的孩子要经历这些赛事才能走上一线队,能打到全运会的队员都是比较优秀的,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八九岁就开始踢球,一路踢到十七八岁,在踢到这个阶段他们进入了一个分水岭的阶段。
过去一直有一个说法,踢到全运会结束就是一个终点,对女足年轻队员更是这样,所以才有了文章开头的话题。因为有的女足队员在踢到全运会被淘汰之后,因为一些地方球队没有女超或者女甲球队,大部分队员可能就此离开足球,从表象上看,让这些参与多年足球训练的人才造成了流失,这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
近日,天津全运会U18女足预赛在四个赛区进行,女足预赛的开赛也预示着这批十七八岁的队员迎来了她们足球生涯的关键时刻。踢得好的队员可以继续升到一队,无法升到一队的队员准备考大学,在这个关键点上,如何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方向,如何让孩子们即使不选择继续专业足球也能从事与足球相关的工作,是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及足球管理者亟待思考的问题。
皮箱里的厚厚高考书籍
广东女足U18代表队在山东赛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4战3胜1平位居小组第一,昂首从小组赛中出线,打进了天津全运会女足U18组别的决赛圈。
21日晚上,队员们从济南返回广州,在她们的行李皮箱里除了运动服装之外,都有着厚厚的高考备考书籍,因为在她们这个年龄段,一部分队员要马上面临4月份的大学足球专业招考,她们期待着踢球和上学两不误,带着书本上了足球赛场。
对于广东女足的孩子来讲,她们知道了学业的重要,平时她们的家长们给她们的教育也是,只有上大学才能让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当然最现实的是获得大学文凭,不仅对足球的理解有帮助,更关键的是这是未来就业的基石。U18广东女足的主教练李晖是原广东宏远队队员,这次在全运会预赛当中带领球队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打进了天津全运会决赛圈。在备战比赛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在为4月份的高考和水平测试考准备,在他眼里,孩子们在坚持自己的足球梦想和平衡学业上付出了很多。
“未来她们和一队做衔接的时候,上学和踢球两方面能不能兼顾是继续踢球的关键点,另一方面俱乐部给出条件和待遇能不能让他们觉得是否还需要留在这个足球圈。”李晖说,“与男足不同,女足一般是以全运会为基准四年一个年龄梯队,因此人才的选择面比男足小很多。希望未来能在梯队建设、社会支持和经济待遇的共同合力下,把她们留在广东女足这个圈子里,那么广东女足的成长和衔接就会有一个标本性的基础。”
这批U18广东女足队伍当中有很多非常有特点的队员,已经有多名球员被选进国少和国青队,而且这批队员当中有很多是代表广州参加青运会取得亚军的队员,可以说她们是广东女足重回国内一流水平的重要基础。
“一所大学不一定能接收很多队员,所以有可能出现有些队员不一定能留在广东的大学,一出去可能就会离开专业足球的圈子了,而且离开广东可能就不从事广东的足球了,这也是队员本土足球人才流失的问题,”李晖说,“有足球人才能有发展的机会,留住这批队员非常重要,这直接涉及到未来广东女足的基石。”
扩宽渠道,避免人才流失
上周,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四支U18女足队伍在天津全运会预赛当中脱颖而出直接晋级决赛,四川、湖北、江西、山西、湖南、福建等多支队伍被淘汰,在获得出线的广东女足U18队伍抱着课本学习的同时,这些省市的队伍同样如此,而且这些球队因为没有职业球队或者球队力量比较薄弱,足球人才流失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如何让这些从事多年女足运动的孩子继续参与足球活动,如何避免全运会结束后就成足球终点的问题值得思考。
“既可以上大学又可以踢球,通过学习更高层次的文化知识,她们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对战术的理解就更清晰,这对运动员来讲很重要。”U18广东女足主教练李晖认为这是对女足队员最好的方向。而广东女足过去几年一支在为女足队员进行着这方面的努力。
这次广东女足预赛成绩不错,在训练、信心积累、后勤、科医等多方面做了多方面的保障,“我们在各个方面做好保障,一方面是让球队取得开门红,平时也为孩子们在学习上做了多重保障。”广东省足球运动中心主任程志文说。
李晖这几年一直在带这批孩子踢球,对于孩子们的想法他很清楚,“这个年龄的孩子想法很多,有的队员想离开广东去外地上大学,这种情况很有可能让她们离开训练了多年的专业足球,”李晖说,“既不浪费广东省对她们十几年的培养,这些队员未来还能为广东足球出力,感受快乐足球,又能保障她们完成学业,这需要更高层面的关注。”
解决孩子们的发展出路,扩宽足球渠道是避免在全运会结束后足球人才流失的关键问题。“广东省足球运动中心前些年就把省体校的分校引进到中心,基本能保证半天训练半天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一边踢球一边学习。”李晖说。
“目前,足球中心这边建立了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三的教学点,让孩子们在训练的同时也接受良好的教育,”程志文说,“梅州嘉应学院每年集中让我们的足球队员安排考试,广州体育学院也招收了我们很多队员。”
当然,更多的大学招收专业足球运动员才是关键所在,比如从全国层面,前国脚毕妍任教的北师大非常有吸引力,还包括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而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同样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关键是这些高校必须要有特招这些孩子上学的名额。
作为广东省足球运动中心主任的程志文一直在关注队员们在参加完全运会之后的出路问题,“队员们考上大学的同时,完全可以边踢球边读书,”他说,“U18的队伍打完全运会后,一部分队员会升入一队,一部分要选择上学,现在随着足球的发展,现在青少年培训体系当中非常需要这些专业队员的指导,同时在草根足球、社会足球、青少年足球裁判方面需要大量的足球人才,而且我们也在协调更多的高校对专业队员的特招,而且,现在像索卡赞助了广东成年女足,升入一队让队员们多了一个奔头。”
程志文认为,在如何避免全运会后人才流失的问题上,确实有很多需要向专业足球队员倾斜,“比如教育机构对专业运动招考中做一些专业足球方面的倾斜,让其学为所用,”他说,“比如广东省中山市在对专业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教学工作的给予一些专业倾斜政策,不仅帮助当地校园足球发展解决了师资力量,同时让专业足球运动员用其所长。”
记者王伟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