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萨 “宁可输掉比赛,也要为赢得3分想尽办法”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贝尔萨
  • 发布时间:2017-05-18 14:32

  贝尔萨是家中的变异分子,足球天分不知来自谁。他爷爷是企业高管,父亲是律师,哥哥更大牌,阿根廷前任外交部长后被流放,家族男性都有尊贵体面的工作,而他走上体育道路。国际足坛里,他是战术狂人,不搞点特殊不罢休,现在的他经常翻看哥伦比亚作家胡安·加布里埃尔·巴斯克斯关于作战阵型章法的书籍。

  “30年来,我一共研究过5万多场足球比赛”,贝尔萨侃侃而谈,“我发现,足球界的基本阵型就10个,不会更多了!其中四后卫5个阵型:433、4231、4312、424、4222,马图拉纳和巴尔德拉马的那支纯技术流哥伦比亚就是4222(1994世界杯预选赛曾刮起旋风,正赛却一败涂地)。三后卫5个阵型:3313、3412、334、343、3322,最后的3322很少见但还是有的。”

  他固守着其中的3313,以致于一说到这个阵型,大家都会想到他。他的基础阵型里没有安切洛蒂米兰的圣诞树,或许算作4312的变形吧,卡卡是二前锋。其中几个阵型和切尔西教练孔蒂有关,424是孔蒂的最爱,343则是蓝军夺冠的基本配置,334是孔蒂给尤文和意大利的一种解读。不管认同与否,这是贝尔萨的观点,值得尊重。

  “只有一类教练不会赢球”

  贝尔萨自解绰号“疯子”的来历:“来自我执教的初年,在纽维尔老男孩青训营(注:贝尔萨25岁因伤提前挂靴,1982年开始执教)。那时,每个教练都掌管3支不同年龄的球队,而我一上任就要求,只负责一支球队,我必须全身心投入到一支球队里。我工作起来确实疯狂,每天最早来最晚走,除了训练营和我家的床,我的生活没有第三个地方。我对足球着魔,钻研每个细节,陷进执教的魔咒里无法自拔,同行们看我总是自言自语、若有所思,都说我疯癫了,疯子的说法就此传开。但那是他们对我的一种肯定昵称,没有歧视、贬低的意思。今天,你们若用这个称呼来叫我没问题,但若是作弄我,我绝不接受!”

  贝尔萨是很多名帅眼里的大师,瓜迪奥拉一直奉他为“世界最佳教练”,阿根廷新任主帅桑保利也被认为是贝尔萨的学徒,可瓜迪奥拉和桑保利,从未与贝尔萨合作过。贝尔萨崇拜谁?范加尔!“我的学习对象是范加尔,我这辈子看他执教的比赛录像最多,250多场。为什么不再看下去了,呵呵,我琢磨透他了!我记得是看到第170场左右的时候吧,他的换人,我都能准确猜到了,时间也八九不离十。我想,我已钻进他的头脑里,和他合为一体。”天知道,让贝尔萨和范加尔对战一场会是什么样子。

  贝尔萨夸桑保利“比我强多了”,“他很懂折中,不像我对自己的想法有偏执的爱,别人说什么都不行,我就得用我的想法说法球员,球员必须认同、服从!桑保利就很有弹性,会听别人的意见改良自己,找到一种平衡,他比我柔和。”

  另外,巴萨和阿根廷的前教练马蒂诺也被足球界说成贝尔萨的学徒,因为贝尔萨执教生涯为数不多的俱乐部冠军、1990和1992年在纽维尔老男孩拿到阿甲冠军,马蒂诺是队内核心。对外,贝尔萨从不把马蒂诺说成自己带出来的,“两次夺冠时他是绝对的领袖。他走进更衣室,所有队员说话的声音都放低,或者马上停止,谁都不想错过马蒂诺的讲话。马蒂诺话不多,声音也很低,但就是有说服力,他很权威。”

  贝尔萨习惯把教练简单分成两种,很多型号的对立两派:“一种善于介入球队动用自己手段的,一种懂得陪伴球员沿用球员习惯的;一种善于改变球员错误的,一种力主动员和鼓舞球员的;一种建立在自我批评与修正上,时刻看到自身的不足,一种建立在忘却已发生的错误,只看到已发生好的一面,全力往前冲。两种思维都能赢球。只有一类教练不会赢球——只懂抄袭别人的教练。球员都不傻,久而久之知道你的水平。”

  “人际关系比技战术重要”

  贝尔萨属于那种爱冒险、爱走极端的奇葩,有他在,不用担心标新立异的训练法和战术设计。“我宁可输掉比赛,也要为赢得3分想尽办法。讨厌那种根本不想赢球,不知怎么就捞到1分的教练。我最瞧不起那种不愿承担风险的教练。这个行当的按部就班,只有死路一条,而且活得没有意思。足球,不就是激情化身吗?”

  由此上升到对足球的理解,对球迷的重视。“足球是全世界第一通用语言,交流工具。足球比赛很多时候,看似弱的一方、赛前不被看好的一方获胜,这和我们社会生存的多数现象相悖,会刺激我们深挖原因。球迷是足球界不能缺少、不可替换的元素,他能给予情绪写真。每周一,球迷的状态就是前一个周日比赛进程及结果的信号。绝对真实,不会掺假。”

  “我在墨西哥工作生活过,在那遇见一个被流放的巴斯克人,那种生活让他受尽折磨苦不堪言。我问他,对一个男人来说什么最重要?他回答:被爱!无条件的被爱!说得多好,足球圈的球迷就是这样,爱一支球队不求回报,不管你赢了输了!我曾在塞维利亚读到这么一句话:‘即使你赢球了,我也爱你。’当时不是很理解,后来就懂了。球迷和心中球队的那种神圣情感关联,杜绝一切交易,不以战果为转移。我只爱你,我不要回报。”

  略微夸大,球迷的爱也要回报,只不过不是输赢那么简单量化的东西,而是相互的尊重、坦诚、敬业,球队要有骨气有尊严,那么输球也可爱。“可惜,现在的足球工业铜臭味越来越多,足球人做事的时候不考虑球迷,我觉得挺羞愧的。”

  贝尔萨说,他的工作就是把球迷的激情植入到球员体内,再充入到比赛场内。“我要调动我的球员,让他们也感觉到,能调动观众们的情绪和热血,为之努力。球员是足球比赛的主演,控制着观众的情感,要让旁观人热烈起来,你自己首先要热烈起来。不是吗?所以我奉行一句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的话:想成为职业人,你得先有业余人士的情感!这样才能感同身受,知道观众想要什么,怎样会激动起来。这方面,我们南美足球人更天然火热,更会撩拨观众的神经,常有过人、创造性动作。欧洲足球偏近理性,重视整体合作。”

  贝尔萨认为,当今足坛教练都很有学识,理论高度旗鼓相当,大家比什么?比球员的能力,比谁更会激发球员的潜能。“一个人的情绪会带动他力量的爆发。教练的对比,更多是对更衣室人性的梳理、看谁和球员更交心、说服球员殊死搏斗。人际关系比技战术重要。战术可以练,成天练,却不见得比赛有效,得看球员投入了多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