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小香港”重启复兴之路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樟木头,复兴,周伟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6-29 14:22
地处广深经济走廊中间地带、位于广深莞惠“一小时生活圈”中心的东莞市樟木头镇将要打造“文化休闲”国际幸福旅居小镇,在经济转型的“阵痛”中,这个曾被称为“小香港”的地方将走向何方?它能实现凤凰涅槃吗?
樟木头镇三面临山,且山林资源占樟木头镇域七成,并拥有三大森林公园。《东莞市樟木头镇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在今年2月中旬通过了东莞市总规委员会审议。樟木头镇将打造成“文化休闲”国际幸福旅居小镇。在此次总规修编中,樟木头镇旅游发展定位为“文化休闲”国际幸福旅居小镇,通过生态旅居、文化旅居、商贸旅居、健康旅居等四大战略,打造国内旅居城镇化先行示范镇、珠江口东岸城市群旅居家园、东莞现代生态都市等特色名片。
事实上,早在四年前,樟木头镇便已提出要打造“幸福小镇”的概念,重塑“小香港”形象。今年终提升到市级层面,在已有市的指导、新的政策、资金等优势下,樟木头的未来将走向何方,在经济转型的 “阵痛”中,能否实现让昔日的“小香港”得以凤凰涅槃?
产业升级与污染说“再见”
3月中旬,《小康》记者驱车行驶在樟木头镇先威大道,两边高楼林立,俨然是一座现代化的商业中心。而在十多年前,这里曾是红极一时的先威塑胶厂。年纪超过40岁的本地居民,对于先威厂都记忆犹新。因为,先威厂在樟木头镇可不是普通的工厂,这家投产于1986年3月8日的工厂,巅峰时的员工人数超6000人,年缴厂租高达1600万元,曾是樟木头镇制造业的翘楚。
从《樟木头镇志》记载中,依稀可以勾勒出先威厂昔日的辉煌。先威厂位于樟木头镇百果洞社区第三工业区,1990至1992年为该厂最辉煌时期,当时员工超过6000人,厂房、宿舍面积12万平方米。1986年3月8日,先威厂正式投产,主要生产塑胶玩具、电动玩具和布艺玩具,投资方为香港先威实业有限公司,并于1990年以“香港玩具”称号在香港上市。那时,先威厂的发展达到巅峰状态,成为樟木头镇屈指可数的工业巨头。先威厂发展壮大后,也为樟木头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93、1994年两年,先威厂每年向政府交纳厂租高达1600万元,曾经被省政府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及广东省“三来一补”创汇先进企业。
为表彰先威厂对樟木头镇经济建设的贡献,在1993年,樟木头镇政府将该厂门口的大道命名为“先威大道”。
然而,随着东莞经济的转型,“世界工厂”的形象逐渐在改变,先威塑胶厂于2005年宣布停产。这块总面积20万多平方米的地块已改造为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如今,先威厂将彻底与樟木头告别,成为历史。
塑胶是樟木头工业经济的拳头经济,樟木头塑胶原料市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拥有标准铺位800多个,经营商户1000多家,集塑胶原料、工程塑料、再生塑料、塑料机械、塑料模具于一体,配套有仓储中心、信息中心、展览中心,开通大型电子报价信息显示系统、资金支付结算电子系统和塑胶原料市场信息交易网,年销售量超百万吨,年交易额超百亿元。尽管塑胶为樟木头GDP贡献比重巨大,但该产业的污染力也是一个无法逃避的事实。
随着整个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的大潮,樟木头地方镇委镇政府也大力扶持塑胶产业转型升级,塑胶产业交易额及种类不断提升,2015年全年完成交易额近500亿元。樟木头镇以“链条延伸”提升塑胶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层次,建立集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为一体的塑胶市场电子商务平台,探索塑胶原料市场管理模式改革,提升市场服务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国际塑胶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建设,努力吸引国内外知名塑胶企业进驻,延展高端塑胶研发、制造、仓储等领域及上下游企业产业链,力争将塑胶博览会上升为市级平台,加快打造“塑胶产业重镇”。
近年来,樟木头镇全面实施“工商并重、文旅并举、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地方政府认识到,这需要有一个好的城市环境来支撑和依托,特别是该镇要融入莞深惠一体化发展,在承接深圳产业转移、人才引进,发展商贸物流、生态旅游、生产性服务业、楼宇经济等方面尤为关键,这就要求其必须坚定不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高水平加强城市管理,全方位提升文明素质,擦亮宜居宜业幸福新樟城的城市品牌。
借势打造生态城
3月28日,保利生态城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汇报会在樟木头镇政府举行。《小康》记者获悉,樟木头镇接下来将全力推动保利生态城-HIGH翻天生态乐园项目早日落地,并以此为引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HIGH翻天生态乐园项目位于保利生态城附近的宝山山脉,占地面积1000余亩,投资近50亿元,建设周期为期5年,分三期建设,由樟木头政府、樟木头林场和保利生态城共同打造。该项目将以户外极限运动、休闲运动、旅游度假、特色居住体验等十大主题旅游项目为引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樟木头镇生态体验游和休闲度假游两大旅游线路,从而把樟木头镇打造成东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珠三角一站式休闲度假目的地和中国首个山地运动小镇体验目的地。
《小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2010年,樟木头镇和保利集团便开始着手推进保利生态城项目,当年11月30日,保利(东莞)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与樟木头镇人民政府、樟木头林场签订了《东莞保利生态城投资协议书》和《合作建设东莞保利生态城项目合同》。
当年的签约仪式规格颇高,中国保利集团总经理张振高,时任东莞市委一把手,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育文,中国保利集团党组成员、保利房地产集团董事长宋广菊,省林业局副局长孟帆,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者、东莞保利生态城项目总顾问何镜堂等企业、政府主要领导都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对于保利生态城的定位,当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书记郭谦解释说:“人居,与华侨城形成错位发展,华侨城主要是旅游,类似于迪士尼乐园的项目,而保利生态城更注重于人居这一方面的打造;文化,指的是文化方面会挖掘樟木头本土的文化,如客家文化;生态城,则主要是抓生态建设,不想做伪生态。”
时任樟木头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李满堂如是评价说,东莞保利生态城项目的建设,必然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活、生态和人文等环境,形成以“感恩文化、客家文化、观音文化和生态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品牌,全力推动“拥军文化”打造“中国将军馆”。将成为樟木头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新亮点,带动工、商、贸齐头并进。这与樟木头政府提出的工业新樟城、优居新樟城、旅游新樟城等理念相符合。
在地方政府看来,围绕“工商并重、文旅并举、产城融合”的战略定位,结合“旅居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加快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樟木头的未来将形成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
樟木头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广深经济走廊的中间地带,位于广深莞惠“一小时生活圈”的中心,交通十分便利。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研究制定了《樟木头镇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镇委书记周伟森担任组长,由党政人大办、宣教文体局、财政分局等26个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樟木头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合力推进工作格局。
以旅游打造幸福小镇
《规划》中,樟木头镇旅游发展定位为“文化休闲”国际幸福旅居小镇,通过生态旅居、文化旅居、商贸旅居、健康旅居等四大战略,打造国内旅居城镇化先行示范镇、珠江口东岸城市群旅居家园、东莞现代生态都市等特色名片。
《规划》为樟木头未来至少15年的发展确定了方向,但在总结过去的发展经验中,对于未来的工作,“也将是困难重重”。
“随着旅游行业的日益发展,建设用地指标成为了限制景区发展重要因素。景区的升级改造、配套设施完善、旅游子项目引进等,一旦涉及到用地指标和用地手续问题,基本陷入想建不能建的困境。其次是旅游发展规划与其他规划缺乏有效衔接。各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各谋其政,缺乏有效衔接,内容相互制约,没有做到‘多规合一’。”樟木头镇主要官员如是对《小康》记者说。
目前,观音山、旗岭山、银瓶山、宝山等几处优势旅游资源中,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外知名度最大,每年游客接待量突破百万,但前述官员认为,这宝贵的旅客资源仅仅体现在景区门票收益上,没有得到更好的引用和应用,没有通过这百万游客量撬动旅游行业的大发展。“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对此,观音山森林公园管委会主任陈景玉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园管委会与政府之间沟通渠道不畅,自身发展受阻,来自各级机构的外力太多,“投入巨大,发展很难!”陈景玉说。
“尽管上级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方案提到相关的指导思想和要求,但具体创建指引仍不够清晰,相关支持政策不明朗。”
樟木头镇委书记周伟森说,在未来的15年,樟木头将以《樟木头镇旅游文化发展规划(2016-2030)》为基础,谋划“一带一轴三组团”的空间布局,着力创新旅游产品品类,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打通旅游产业要素,构建旅游产业链条,盘活存量,激活增量,释放能量。坚持以全域旅游理念引领产业发展,实施“旅游+”战略,着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把樟木头打造成为国际旅居小镇、岭南佛教文化交流基地、珠江口东岸城市群后花园。
同时,周伟森也意识到,近年樟木头在旅游发展方面做了诸多的探索和尝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旅游产业定位,围绕打造‘国际幸福旅居小镇’的战略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打破传统思维,创新开发模式,提高旅游经济效率,真正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樟木头镇经济的重要支柱、富民产业。”周伟森说。
文/《小康》记者 刘建华 广东东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