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自杀背后的悲剧

  案件回放

  2017年4月27日,台湾地区美女作家林奕含,在台北家中自杀身亡。

  林奕含,1991年出生于医学世家,曾是台南女子中学唯一一个在大学学科能力测验中,获得满级分的学生,还曾获台湾数学科展第一名。林奕含从小就热爱文学,有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高中时期,林奕含患上精神疾病,大学期间也因此被迫辍学。

  2017年2月,林奕含出版了长篇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然而谁也没想到,就在出书的2个月后,这个优秀美丽的才女,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离开了这个世界。

  林奕含自杀次日,她的父母通过出版社发表声明,表示女儿是因多年前被补习班老师性侵,引发忧郁症。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小说中,她写了一个叫房思琪的女孩,被老师诱奸的故事。林奕含曾说:“当你在阅读中遇到痛苦和不舒服,我希望你不要认为‘幸好是一本小说’而放下它,我希望你能与思琪感同身受。”

  林奕含的自杀,让很多人震惊和惋惜不已,更让大家心惊的是,出版社后来发表声明,表示林奕含选择结束生命,是走不出被诱奸的梦魇,而她创作的小说,其实讲述的是自己的亲身遭遇。

  性侵害对于未成年孩子的心理发展来说是一场灾难。据资料显示,林奕含读大学时,甚至产生了幻觉幻听自残行为。“我是馊掉的柳丁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个灯火流丽的都市里明明存在,却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需要的北极星。”她写道。

  林奕含一直没有把自己幼年这段痛苦经历说出来,在一次采访中她表示:“父母对我不理解,失去健康、亲情、爱情、友情,一无所有,很痛苦很痛苦。”

  而在一段公开的专访视频中,林奕含阐述了自己创作《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理念,以及写作中的心路历程,她说:“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

  坦然面对,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近日,台湾26岁的女作家林弈含,因在13岁遭受性侵而选择自杀事件,引起了两岸三地舆论的热议。在她的作品《房思琪的初恋花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值得所有父母去深思:为什么性教育在我们的亲子教育中,如此被轻视?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被视为林弈含的自传体小说,书中有两次房思琪试图与父母讨论性侵和自己的遭遇,但还没有提出就已经被父母所打断。

  她还提到有学生跟老师“在一起”,父母的反应是“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

  思琪几次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以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性是人成长过程中很自然的事

  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与其戴着有色眼镜,不如克服难以启齿的心理坦然面对。

  “性教育本身是一个去‘污’的过程,我们应该满足孩子对性知识的需要,以一种渐进、平滑的方式。”1945年,瑞典出台了世界上第一个性教育大纲。因材施教,坦诚、开放、严谨,瑞典的性教育课,深受学生欢迎。

  “性是人成长过程中很自然的事。”瑞典的中学生物课老师,在讲授性知识的第一堂课上,会鼓励学生们把知道的所有关于性的词汇,大声说出来,并写在黑板上。之后的课上,老师会解答学生们有关性的任何问题。如果有必要,男女生将分开上课,方便那些羞于出口的问题被提出来。

  这样的教学,让瑞典的学生们终身受益。统计显示,美国年龄在15至19岁的女性怀孕率5倍于瑞典,这一人群中淋病发病率是瑞典的2倍。

  性教育其实并没有一种绝对正确的方法,很多时候是需要因人而异,但不管用哪一种,教育者本身不能感觉“羞耻”。最终达到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身体的界限”,哪些地方是不可以被外人碰的。

  科学性教育的大方和直白,才是让孩子懂得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最有效方式。

  如果房思琪在学校接受了瑞典式的性教育课,会不会防止悲剧的发生?

  受伤的她,需要“倾听”不要“鸡汤”

  在台湾,林奕含绝非个案。据台湾“卫生福利部”数据,仅在2016年,台湾就有约8100人遭受性侵害,其中超过80%受害人都是女性,半数受害人未成年。

  据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统计,在中国遭受过性侵的儿童,2013年到2015年间,仅媒体披露的就超过1790名。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至少有一名儿童遭性侵。

  性侵是所有对儿童的伤害中最严重的。熟人作案的比例高达70.59%。

  2016年,全国部分法院和检察院公布的136个涉及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其中有35起案件是性侵儿童案件,占比25.7%。这35起案件具备的共同特征是:被性侵的儿童大多在被性侵后长期保持沉默,少有及时报案者。

  我们作为父母亲,要做的绝对不是唏嘘感叹,而是切切实实给大家敲响警钟,把这个也许我们都忽略掉或者自动屏蔽掉的危害,赤裸裸地摆在我们面前。

  实际上,在孩子被性侵后,父母应该做的最好的事——唯有“陪伴”与“倾听”。在聆听的过程中,不要打断孩子,也不要妄加评论。让孩子把想说的都说出来,也让孩子知道,她不是一个人,不管什么时候,父母都是爱她的。

  父母要学会保护受伤害的孩子,千万不要让孩子迷失在“如果”中,慢慢开始否定自己、厌恶自己。更难以启齿的,是孩子可能会开始享受这段不正常的关系。这时,她们内心的矛盾就会更加强烈,甚至会憎恶这样的自己。

  这种自我否定的过程,可能会延续一生。也因为这种否定,会使得她在下一段亲密关系里处于不平等的位置。有些人会认为,对方对自己不好,那也是因为自己不完美、不纯洁,是自己活该。

  虽说,被侵犯并不是孩子的错,可作为父母,如何才能真正保护好孩子,的确值得深思。

  告诉她,阳光下还有“丑”与“恶”

  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仅仅是加强性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现行的教育中,适度加入一点丑与恶的教育。

  在教育中适度地加入丑与恶,并不是说这些内容是要教学生去作奸犯科的,而是让他们更早地认识真实的世界,了解社会的另一面,认识人性的复杂。善与恶是对立的,但也是相互依存的,在没有恶的世界里,也不会出现善。一个孩子只知道真善美,而不闻丑与恶,是极其可怕和危险的,他会对周围的一切放松警惕。在真善美的教育里,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这样的知识的传播者,可能会性侵他的学生吗?他们不会,所以才会有林奕含的悲剧发生。

  其实与其说房思琪对性知识没有了解,还不如说她根本不会想到,自己的老师会性侵自己,在真善美的教育中,她缺乏对人性阴暗面最基本的认识。悲剧发生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在她受到侵害后,不知道怎么去面对,现行的教育中,没有这方面的只言片语。所以我们会在她的书中,看到令人讶异的情景,她选择去爱上施暴者,因为这样可以减轻她的痛苦。而关于受害者爱上施暴者的新闻,也屡见报端,这是为什么?一是中国传统道德对女性的束缚,二是性教育的匮乏,三是对丑与恶没有清晰的认识。受害后,她们还在用真善美的视觉,来看待施暴者,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和伤害始终与我们相伴而行。我们需要主动地来认识社会的阴暗和人性的丑恶,这样在遭遇挫折和伤害时,才不会惊慌失措。教育不应该只有真善美,应当适度地加入一点丑与恶,让我们更真实地认识这个世界。

  责编/朱茂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