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城市交通的变迁

  • 来源:中国民商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9-06 10:38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这波澜壮阔的3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日新月异的交通方式、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让大家不再为出行发愁。从悠长的胡同到静谧的小巷,从热闹的马路到繁华的街道,从宽阔的高速公路到封闭的环路,行走在路上的人,飞驰在路上的车,所有的这一切,每天都在改变。

  自行车王国

  1980年代,以“永久、凤凰、飞鸽、红旗、金狮”国内自行车行业五大品牌企业为首,中国共有自行车制造厂60余家,自行车零部件厂千余家,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生产体系。自此,自行车成为了老百姓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大街上随处可见庞大的自行车流。自行车逐渐成为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那时每日上下班时壮观的自行车洪流,更是让中国成为外国人眼中的“自行车王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进入1990年代后,自行车变成不再具有象征意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在百姓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悄然改变。伴随着中国城市里自行车洪流的消退,继续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对自行车使用有全新的认识的中国人正在不断增加。随着中国人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一部分人还会重新选择这种没有噪音、污染和健康的交通工具。就像如今在大街小巷飞驰的样式各异的共享单车,不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也是人们休闲、时尚的绿色出行方式。

  三轮车与摩托车

  1970年代,虽然满城穿街走巷“嘎咕,嘎咕”的三轮车是当时市民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一般大家平时也消费不起。只有家人病了、有产妇出院等特殊情况才能偶尔“奢侈”一回。那时的三轮车师傅都是本地人,说起话来也比较亲切,“踏儿哥”的称谓是在1990年代的后期才兴起的。在当时的概念中,三轮车的地位与今天的奔驰、宝马的地位差不多。1980年代初,摩托车开始进入初级发展时期。在重商的广州,摩托车渐渐成为发家致富的载体,广州大批“烧鹅仔”、“乳鸽仔”、“猪肉王”等个体户,开始成为摩托车“新贵”。

  “大辫子”电车时代

  改革开放之初,马路还没有那么多机动车,清冷飒爽的电车便是老百姓的宠儿。每当嗡嗡声起,人们簇拥着登上“扎着”俩辫子的电车。圆滚的车头带着大圆灯,庞大的车身与小小的车窗玻璃显得不太协调。玻璃安装得不好,从远方驶来,伴着啪啪的声音,传递着厚重的机械感。尤其是那最炫的拉线杆(大辫子)和接触网(架在天上的那两根电线)有时会刺啦刺啦地碰出火花,尤其对于孩子来讲,简直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一样神奇。

  就好像今天我们说“挤地铁”一样,那时候的人们,也时常将“挤电车”挂在嘴边。虽说当时的人数不及现在的“地铁大军”,可毕竟交通工具有限,坐个电车也不容易,高峰时段永远是拥挤的。票还算便宜,起价3分,最高5分。由于电车的顶较低,不少男士在里面都得缩着头,无法站直身体。

  后来,因为有轨电车必有固定轨道、运行速度慢、噪音大等缺点,逐渐被其它类型的公共交通工具取代。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在探讨城市规划和交通上,关注到了这个空白,考虑到老百姓对旧时电车的怀念,把新型电车也提到了城市发展的蓝图里。截至2015年中,国内已开通运用有轨电车的城市,分别是长春、大连、沈阳、天津、上海、南京、苏州和广州。其中,长春和大连是全国仅剩的两个遗留了老式电车的城市。

  公共汽车的记忆

  建国初期,北京市共有49辆公共汽车,其中能运营的仅有5辆。1960年代生活在北京的朋友们一定记得,公共汽车顶子上驮着一个大煤气包,行走起来气包总是晃晃悠悠。车顶气包是由黑色橡胶袋制作而成的,远远望去一个黑糊糊的庞然大物,里面的煤气为汽车前行提供动力,充满后,车的高度不亚于当今双层客车的高度。车子在行驶过程中煤气逐渐减少,气包也由大变小。可想而知,车子走一路得弄个“灰头土脸”,有时候就连司机也免不了成为“大花猫”。直到后来我国石油实现了自给,这些“特有发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到了1970年代,公交车已成为公共交通的“大哥大”,北京全市共有247条线路。伴随着公交线路的密集化,全国的公交购票方式也出现了。1994年,北京公交车上有了无人售票。站牌、车厢内均贴上了“自备零钱、不设找赎”的说明。如今,全国的公交系统早不复当年的简陋,新式的公交车穿梭于全国各个街头。现在,还出现了纯电动公交“巨无霸”--长达18米的车身,能载客143人。实现零排放的同时,也为乘客提供了更为安静的乘车环境。

  “城市名片”出租车

  解放后到1970年代,福特和华沙是出租车的主力车型。出租车在市区有专门的站点,靠电话或上门叫车。虽然服务对象是普通市民,但每公里0.25元的收费和定点服务让绝大部分人望而却步,因此大部分的业务主要是为国家机关服务。1980年代,出租车被称为“城市名片”,黄色“面的”开始穿行于首都北京的大小街道,真正走入百姓的生活。而当时的司机不像现在,满大街拉活。“乘客如果不到售票点买票,根本打不到车,没有现在这么方便,随便哪里一招手,就能打到车。”一名过去的老出租司机回忆说,“那时的出租车还没有计价器,当时在市里有几个售票点,乘客如果想打车的话,得到售票点购买车票,然后由调度员调派出租车。”

  随着1990年亚运会在北京召开,对于出租车的需求急剧增长,于是“面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站在1990年代初期的北京街头,放眼望去,满眼都是黄色的“面的”,这景象被很多人戏称为“黄(蝗)虫泛滥”。

  1998年,为加强对尾气排放治理力度,北京市政府发动了大规模的“扫黄”运动,以“砸面”回收的方式,完成了北京市出租车的第一次更新。1999年,所有“面的”于10月1日前全部被淘汰,黄“面的”时代彻底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依然是天津的一款车,也是后来跑遍京城的夏利。较之前一代出租车--“面的”,夏利车乘坐起来比较舒适;由于车内有空调,炎炎夏日也有些许凉风。可以说,夏利让普通百姓感受到了轿车的滋味儿。

  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市实施了出租车汰旧工程,车辆更新后,北京大街上再也看不到夏利出租车。取而代之的是性能更优越的捷达和索纳塔,其中大部分车使用液化石油气(LPG),尾气排放指标达到环保要求。同时还在车内安装了移动电视。自此,北京出租车跨入了新的时代。

  私家车进入百姓家

  1970年代末,刚刚从“文革”走出来的中国老百姓,一万个人中间也许不会有一个人梦想有一天会开上私家车。当时中国的轿车价格是国际市场的三四倍,大多数工薪族月薪四五十元,不吃不喝攒钱半辈子,也买不起一辆轿车。百姓拥有轿车,在当时甚至是个禁区。当时中国的轿车千人保有量不足0.5辆,在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最后。

  19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公务车的级别限制松动,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使国产轿车不符需求,丰田皇冠等日本轿车通过合法进口与走私,涌进国门,并于1985年达到顶峰。私人买车,也在这时出现松动,在北京,一些专家教授、演艺界明星、或者“有门路”的人,可以通过“特批”,买到国外驻华机构淘汰的“二手车”。通过易货贸易一批东欧生产的微型轿车也流入中国,私家车以一种灰色的面目在中国崭露头角。

  1994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其中有如下表述:“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干预个人购买和使用正当来源的汽车。”虽然没有落实的细则,但是对突破私家车禁区具有重大观念上的意义。1995年以后,合资生产的桑塔纳,捷达、富康;引进技术生产的天津夏利、长安奥拓以及易货贸易进口的小型车,私人购买量在北京以及深圳、广州、温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日益增多,车价在13万元到15万元之间。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士则成为关税高达220%的天价高档豪华车的买主,拥有劳斯莱斯、法拉利成为他们的财富标签。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近五年年均增加1400万辆,截至2017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超3.6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亿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走到今天,司机已不再是一种职业,汽车也不再是领导干部的身份,更不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它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改革开放30多年对中国社会巨大改变的一个经典注脚。

  地铁时代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正式举行开工典礼,中国地铁建设迈出了令国人振奋的一步。当时,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彭真、李先念、罗瑞卿等参加了开工典礼。1984年9月19日,二期工程沿建国门、东直门、西直门、复兴门站以“马蹄型”方式试运营。北京地铁从早期规划建设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如今,北京的城市轨道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地铁,使北京市民的出行越来越方便。

  1990年,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破土动工,1995年建成投入运营,实现了上海轨道交通零的突破。从此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到2000年,上海建成通车的3条线路总长65公里,构成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初始网络。截至2017年1月,中国已有31个城市开通地铁,总里程4238.09公里。

  互联网交通出行

  现在,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城市交通也走向智能、共享的发展阶段。滴滴打车、共享单车都是时下国人们享受着的互联网共享出行方式。而从互联网的进化来看,汽车的互联网化将继续发展下去,车联网、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都将是未来城市交通的主要方向。

  这就是中国,辽阔的领土上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也有难以改变的东西。我们能在各种交通工具的变化上看到时代的进步,也可以看到国人的财富观和生活观中某些未曾改变的信仰。30年前,城里的上班族们骑着色彩单调的自行车在街道上穿行,数量不多的公交车,每遇风雨天常常人满为患。拥有一辆私家轿车代步,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3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交通工具已是花样繁多:在繁华都市,知名品牌轿车会不经意间从人们身边招摇而过,出租车招手即停,私家车的数量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与日俱增。回首交通工具的变迁,人们品味出了昔日清贫生活的苦涩,也品味出了今日改革开放成果的甘甜。行者无疆,中国的触角在向世界延伸,普通人的生活却始终朝向自我,实实在在的幸福,才是时代变迁中最坚固的堡垒。

  文/《中国民商》记者李雨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