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银行抢滩者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9-23 11:06

  ■以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现金管理业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交易银行业务近年被视为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国内商业银行纷纷探索“交易银行”模式,将其定为对公业务转型的新趋势

  ■根据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轨迹,公司金融主要聚焦两大体系:交易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交易银行被称为“农夫之活”,春播秋实,积少成多难以暴富但胜在稳定;投资银行被称为“猎手之活”,捕捉到“大猎物”可养活半年,但弄不好则可能挨饿甚至被“猛兽”吃掉

  ■长久以来,交易银行部就在国际化外资行中一直存在,真正崛起在2008年以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投资银行收入大幅减少,交易银行收入明显上升。交易银行业务占比高的银行得以保全发展,这重新引起国际银行业的高度重视,华尔街对交易银行业务占比高的银行赋予更高估值

  ■交易银行具有资本占比小、业绩稳定、经济资本回报高等特点,其业务带来的弱周期稳定性对眼下国内商业银行突破转型瓶颈、寻求健康发展极具吸引力。《投资者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明确提出或已进行交易银行转型的银行已有十余家,多数为股份制银行,而以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为代表的交易银行抢滩者们不断发力建设且初见成效

  专业的银行金融服务需要专业的抢滩者。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银行业所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整体经济增长节奏放缓,银行负债成本急剧增加,资产质量承压,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脱媒和利差下降持续加剧,互联网金融、直接融资加速发展。

  银行服务与企业、实体之间的脱节愈发严重,黏性降低、客户流失,公司业务的基石随之动摇。一方面,单纯依赖利差收入和粗放式规模扩张的传统业务模式正在失效;另一方面,市场不断成熟、企业需求多元化,对银行金融服务精细化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此影响,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业绩稳定、大放异彩的交易银行业务被国内银行业从国际借鉴而来,公司银行业务从单纯的以支付结算和贷款授信为核心,逐渐转变为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财资管理服务,部分银行甚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被赋予中国式内涵的交易银行部由此诞生。

  根据中信建投《交易银行:公司业务转型新趋势》一文的解释,交易银行是指商业银行面向企业客户并针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采购销售等交易行为而提供的银行服务,具体包括采购销售过程中的收付款服务和针对贸易过程的融资服务,而融资服务又包括企业自身的贸易融资和针对企业供应链企业的融资。

  在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中,供应链融资、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现金管理等交易银行业务均被国内银行家认为是公司银行业务的发展重点。

  不过,交易银行被认为是“新时代的公司银行业务”,并非某项业务的改良延伸或某几项业务的简单相加,而是银行管理理念和对公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形式的全面转型,从“部门银行”转变为“流程银行”。例如新型交易银行相对传统模式理念提出了三个方向的转变:一是核心理念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从“提供单一同类产品”转变为“提供整体金融解决方案”;二是“新农夫之活”不仅求量更要求质,变被动为主动,从传统单一支付结算或融资服务向围绕交易链进行结算、融资、财资管理等全方位全流程的交易银行综合服务转变;三是“新思维+新技术”,通过流程优化和价值再造,提供更高效综合的金融服务。

  根据《投资者报》记者的研究和采访,目前国内明确提出或已进行交易银行转型的银行已有12家,以股份制银行为主,其中,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目前已自主在总行层面成立了专门的交易银行部,而此前曾有花旗团队的广发银行在前股东花旗银行的支持下也成立了环球交易服务部。

  集中式VS分散式

  受资源禀赋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加速进军交易银行的状态并不一样。

  “交易银行”一词在近年来出现的频率颇高,但具体怎么做,业界人士众说纷纭,各家银行也都有不同的尝试和做法,即便是在本报调查研究中已经开始相关转型的银行仍主要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

  集中式以设立了专门部门为划分,但基于审慎调整交易银行组织架构的角度,也分为不同层级,目前主要有四种:一是将原有的贸易金融部、现金管理部等部门整合为总行一级部门交易银行部,例如在国内自主首创交易银行部、打造产业互联网雏形的招商银行。二是在公司部下面设立交易银行二级部门,例如中信银行,交易银行业务目前由公司银行部牵头管理。三是成立交易银行事业部。四是设立客户营销管理部,将传统业务部门弱化为产品部门,前两者的改革显性更强,力度更大,而后两者的改革则相对隐性。

  而分散式的处理则表现在虽然相关交易银行的业务都在运营,但仍有不同的部门管理,并未进行合并。对此,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借鉴交易银行模式及理念,通过完善内部机制,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产品和流程,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基础上,加强对公对私等多部门联动,实现对客全产品服务和银企共赢,但并未进行部门的合并。而提出过推进交易银行体系转型的农业银行目前的方式是总行在公司业务部内设交易银行板块,初步搭建交易银行业务组织架构,主要负责:制定全行交易银行业务体系规划和年度计划,建设交易银行业务制度体系;开展对公账户结算产品、现金管理产品(含全球现金管理业务)和供应链金融产品(含贸易融资业务)的研发、营销和推广等等,而中国银行则是2016年初在中银香港项下尝试设立了交易银行部,将贸易金融和现金管理两条产品线进行整合,探索发展中银香港特色区域性交易银行业务模式,为全行、全集团的业务转型试水。

  在普华永道的交易银行分析研究中,目前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内大型银行凭借其国际化程度、规模体量优势、庞大对公客户基数在交易银行业务领域市场份额最大,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是交易银行业务领域积极创新、改革转型的典范,而城农商行中除了少数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的上市银行在交易银行业务领域取得一定突破以外,由于自身诸多能力短板,其交易银行业务发展较为滞后。

  招商民生浦发持续发力

  由于花旗自身交易银行业务在全球范围内较为领先,在花旗担任广发银行股东的中期,2012年广发银行在花旗的支持下曾组建国内银行中首家交易银行架构,打通银行对公业务的多个部门和业务单元,由传统银行向新型商业银行转型。

  从业务内容看,经过五年发展的广发银行交易银行产品体系目前仍以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现金管理为业务主线,相比其他自主设立交易银行部的中资银行业务范围偏窄,后续更新动力稍显不足。但先发优势还是带来了一些成果,截至2016年底,广发银行交易银行客户占对公客户数的60%以上,电子渠道交易笔数与金额呈现爆发式增长,分别实现同比增长152%及57%,交易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超过公司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60%。

  与此同时,近年来以招商银行为代表涌现出的一批自主开创交易银行部的公司,如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呈现出不同特色,有向“轻型银行”、“服务银行”、“数据银行”等转型,强调低资本消耗,加强客户黏性,注重交易和行为数据的积累,而招行、民生、浦发成立专门部门后便开始了持续不断完善和扩大“交易朋友圈”相关配套服务的建设。

  中信建投的上述报告认为,招行、民生、浦发三家在交易银行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并与现有平台形成互补合力的品种,例如招商银行率先成立交易银行部,打造产业互联网雏形;民生银行筹备大交易银行事业部,对接“商行+投行”投贷一体化,战略转型推进;浦发银行以贸易与现金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多区域推广,巩固对公业务优势等。

  对此,招商银行方面向《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表示,设立交易银行部,实现垂直化管理之后,交易银行业务在体系内完成,减少大量中间环节和跨部门协调的交易成本,而这种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的体系架构,能从根本上实现交易银行的核心理念和更具拓展性的业务内涵。据悉,招商银行的交易银行业务涵盖了现金管理、支付结算、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等业务板块。通过这几年产品融合创新的“化学反应”,交易银行已成功推出了市场认可度极高的领先拳头产品,例如智慧供应链4.0体系建设,发布了智慧票据池、供应链新型融资、付款代理等领先同业的拳头产品,在CBS、创新型支付结算、贸易金融等领域的智能存款、内外贸信用传输等核心产品,其中移动支票为行业首创的公司金融O2O闭环支付产品,支票的开票、支付、转让等全程在线完成,实现了互联网化。

  “在现金管理和跨境金融两大传统招商银行优势业务板块的跨界融合中,重点打造GCM全球现金管理方案,并利用跨境本外币双向现金池,全面整合企业客户资金链;同时,还创造性地利用复杂的现金池产品特性,开拓新型跨境投融资的业务盈利模式,有效拓宽了跨境客群的金融服务范围。”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对很多产品与服务进行了升级,包括优化网络融资平台,研发上线理财产品质押网络融资、供应链“赊销E”等产品,提升网络融资模式对公司信贷场景覆盖度,着力构建新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初步形成“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的新型公司金融服务模式,同时围绕客户国际化业务需求,加强重点产品推广应用,推出由跨境融资、跨境资金管理、跨境E+、跨境联动、国际信贷五大产品体系构成的一站式跨境金融综合服务方案“跨境通”,促进国际结算量有序增长,外币贷款规模大幅增加。

  “2017年上半年,公司主导实现全国首例批量模式化应收账款资产支持票据业务成功发行,打通传统贸易金融与资本市场的连接渠道,继续巩固保理业务在同业内的领先地位,加快推进无追索权保理、‘N+1’保理等特色产品,完善业务模式及处理流程,大力推进应收账款类解决方案的应用。”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正式挂牌一年多以来,浦发银行告诉《投资者报》记者,2017年上半年实现交易银行特色业务量2.74万亿元,同比增长30.48%,继续保持良好的业务增长势头,目前交易银行业务也将更加聚焦“弱周期、大流量、高频度、轻资产、公司联动”等重点客户。

  践行全行“数字化”、“集约化”发展战略,围绕企业客户日常经营和交易等各类需求,浦发银行重点打造了“e企系列”、“智慧系列”、“政采e贷”等产品与服务。浦发银行向《投资者报》记者介绍,2017年最新推出了基于云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e企行”服务,为中小客户提供在线会计及报税、在线进销存及在线订单等服务,帮助中小客户实现降成本、拓展市场和提升信息化能力。“智慧系列”以市场化、数字化、互联网化为方向,建设泛金融、跨行业的平台,根据不同的行业收付款场景,例如“智汇港”专注于港口结算服务,帮助港口企业完成线下到线上全流程的“最后一公里”的整合。

  “政采e贷”服务方案将政府采购管理和浦发银行资金融通管理能力相结合,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利用电子化信息处理手段,深入政府采购各环节,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予以整合,为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提速,服务长尾客户。

  发展交易服务实体

  在《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了对交易银行业务方向看好,认为其发展的好坏与当下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示未来金融工作中的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亦密切相关,交易银行服务于客户交易,其也是银行服务的本源。

  外交学院国际金融系主任、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欧明刚认为,金融工作会议既提出了转型的强烈需求,也提示了转型的方向——回归传统银行业务和降低银行业的服务成本。

  在欧明刚看来,银行不是简单地回到传统业务,而是需要应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业务进行改造,让客户的融资成本更低、使客户的融资需求和其他交易性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启从粗放到精细、从分散到整合、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型,而发展交易银行业务是其中一个不错的选择。

  “降低资本消耗,增加新的存款和利润,交易银行具有低风险、低资本占用、收益稳定、触角延伸范围等优势,能够使得商业银行以相对较少的成本带来稳定的存款,是重要的存款、收入和利润来源;能实现银行资源整合,交易银行的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这有助于打破各业务部门之间相互分割的商业银行传统组织架构,充分有效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境内和境外资源、内部和外部资源。”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参照国际一流商业银行展现出来的发展经验和趋势,招商银行认为,对交易银行业务的考量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业务风险较低。交易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其定制化、业务的综合性、资金流动的自偿性、智力服务的高附加值决定了其业务风险较小,相应的风险权重值较小,风险资产占用较低,对于商业银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是交易银行业务发展水平直接决定银行对公负债业务的竞争能力。招行认为,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负债业务竞争的核心已不再是规模,而是成本和稳定性。交易银行的核心服务对象是企业的运营资金,在交易过程中通常沉淀形成结算存款,这是银行低成本负债的最重要来源。

  三是极大提高客户与银行之间的依存度。交易银行业务要求银行深度介入和密切跟随企业客户深层次的贸易过程,并依照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提供产品和方案,成为与客户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而且,交易银行通过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触角从核心企业迅速延伸至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通过提供闭环的供应链结算和融资服务,拓展交易型客户基础。

  银行服务转向精细化

  尽管前景光明,但正如外资银行仍在不断革新交易技术一般,天然呈现复杂交易关系的交易银行业务完善工程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奔跑之路。

  在浦发银行看来,国内银行业发展交易银行业务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企业面对经营压力,自然而然需要银行协助其优化和再造交易链条,提升经营业绩和交易效率;二是互联网对很多企业经营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企业对于互联网特征的经营模式和交易模式需求强烈,特别是对交易撮合、风险管控、线上融资等方面对银行提出较高要求;三是客户需求已从传统单一支付结算或融资服务向围绕交易链进行结算、融资、财资管理等全方位全流程的交易银行综合服务转变,这对银行产品研发、系统建设和人才积累,以及对原有交易类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再创新再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速转型交易银行业务,但从具体实施过程看,本土银行在系统建设、全球布局、品牌实力、人才团队等方面与国际大行还有一定差距。如何理顺银行内部协同机制、考核机制和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跨地区、跨部门和产品条线及跨总分支机构的系统能力,是发展交易银行业务亟待破解的难题。”招商银行表示。

  毋庸置疑,在发展交易银行的同时,银行亟须向更精细化的管理转型。

  《投资者报》记者 占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