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再上新台阶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10-24 15:13
中德智能制造联盟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成功举办
推进智能制造务实合作,是中德两国协同打造制造业新优势的战略举措,对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9月29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德智能制造联盟主办,中国信息化周报社、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青岛中德生态园管理委员会承办的中德智能制造联盟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青岛成功召开。中德双方有关机构、中德合作试点示范企业、中德智能制造联盟会员单位等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推进成效显著
会上,工信部发布了2017年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朱皖出席会议并致辞。
她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批示要求做好“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工作。
为落实领导批示精神,信软司扎实推动双方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在建立对话机制、开展试点示范、深化园区合作、加快人才培养、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其中,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的评选和推广,是工信部信软司为探索中德两国合作新模式、新方法,推动中德务实合作成果落地的重要举措。
会上,2017年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授牌仪式同步进行。据介绍,2017试点示范项目供计17个,涵盖示范园区合作、产业合作、人才培养合作、标准化合作四个领域,对处于困境中的钢铁、家电、纺织等行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现场,朱皖对试点示范项目推进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要加强项目建设、效益评估、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鼓励试点示范项目实施单位进一步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推动智能制造各层面合作迈上新台阶。
她指出,下一步,信软司也将根据《中德合作纲要》要求,继续全面落实中德《推动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和生产过程网络化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巩固提升合作平台机制,务实推动项目实践与技术创新,深化产业、标准化和人才培养等合作,同时,也鼓励企业和业界专家为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献言献策,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不断深入。
助力中小企业抱团出海拥抱智能制造
会上,中德智能制造联盟理事会秘书长王鹏详细介绍了联盟一年来的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他指出,2017年联盟工作主要围绕夯实机制、遴选示范、营造环境三方面展开。一是支撑信软司进一步筑牢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三个层次的沟通联络机制,通过不断壮大联盟力量,与德方牵头机构持续沟通,拓展信息渠道,助力两国产业间务实合作;二是支撑信软司开展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工作,如组织专家意见征求会、座谈会,吸纳各方意见,不断完善评审专家库和试点示范项目评估体系,如制作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案例集,供更多机构、企业借鉴参考;三是组织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系列交流活动,如举办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示范企业现场会,召开第二届中国智能制造企业家大会等,并服务联盟成员参与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会议、展览;四是强化联盟自身建设,通过支持成员单位联合组建钢铁、工业云平台、家电、汽车零部件等联盟专委会,深化面向细分领域的中德企业间合作。
对联盟下一步工作规划,王鹏提出了思路和见解。他指出,联盟应有效整合成员单位力量,通过构建智能制造转型动力中心,系统性地支撑中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打开依托联盟助力中小企业抱团出海拥抱智能制造的良好局面。
此外,他建议联盟可考虑为来华寻求合作、拓展资源的德国企业提供基础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德国企业了解政策、规避风险,推动两国中小企业合作项目落地。
会上,来自青岛中德生态园、西门子、海尔集团、北京宝沃汽车、上海宝钢等试点示范实施单位的代表分别进行了主题分享,介绍了各自实施智能制造战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会议最后,围绕“工业4.0或智能制造的应用实践、推进思路”、“联盟在其中发挥的载体作用和价值”等话题,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明、德国莱茵TUV集团大中华区颁证部副总裁Jan Hoehne、上海博世力士乐液压及自动化有限公司技术与工程高级副总裁SAUER VOLKER、西门子中国研究院科技与创新管理总监陈颀潇、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副校长马家辰、中国海洋大学专家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曙光、费斯托(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琪、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工业4.0项目主任李天凝8位嘉宾进行了对话交流。
本报记者 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