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赞颂那些不花钱旅游的人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1-18 11:02

  曾有一段时间,不少报刊登了一批旅游者的壮举和他们感人的事迹。据这些文章反映,有一些年轻的旅游者,十分聪慧,十分勇敢,他们独自远行,有穿过大半个中国不花钱的,有横跨几国不花钱的。有的游历几个月,有的游历一年、几年,不花父母一分钱,自己不掏一毛钱。总之,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旅游是为了什么呢?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你叫全国的旅游局的局长,叫全国旅游专业的教授专家讲一个月也讲不清楚。15岁的旅游和25岁的旅游,和35岁、45岁、50岁、55岁的旅游比较,肯定有极大的不同。有的人去旅游品尝各地、各国美食,有的人出国,带一箱速食面、月饼、饼干,像一个供销商带样板出国。笔者多年前与一位老兄出国,他那皮箱里放满了速食面、月饼、饼干、酥饼,每一次过关,搞得国外那些海关人员神色紧张,如临大敌,拿各种仪器比画这、探测那,经常花去相当长时间。我们一群人只好站在一边,蹲在那里,像一批难民过关。

  一到晚上,这老兄有吃夜宵的习惯,夜深人静了,他就像一只老鼠,掏出他心仪的食品,在那哧哧吭吭地吃了,搞得同房的人条件反射,像巴普洛夫说的那样唾液流出来了,并想起世界三大男高音的歌曲《今夜无眠》。

  不要赞颂表扬那些不花钱旅游的人了,你不花你的钱的前提是花人家的钱,花人家的时间,利用了一些可能的优惠、可能的给予和施舍等。你整天想着怎么不花钱,想着用别人的财物,一天想这个,两天想这个,一个月也想这个,这旅游到底是乞讨还是游玩观光、考察、调研?这旅游到底得到的是爽快的支持还是看不起,或一种不情愿的被利用,被劫持?这旅游学到的是人文,看到的是风土人情、秀丽风光,还是盯着人家的口袋和纸币的面额?

  笔者见识很少,搞不清没钱去旅游的动机,搞不清没能力去结婚的举动,搞不清没钱吃饭却去大饭店吃霸王餐的秘诀。只是肤浅地觉得,这些人不会有多大的出息,不会有多大的能耐。因为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路径、自己的主张、自己的理念都依傍在别人身上,看别人脸色行事、占别人便宜,能有什么作为呢?不就是走走逛逛吗?还能做什么?不知道,缺乏相关报道。笔者清楚地记得,不少乱填表、申请学院补贴、学校助学金补助的同学,没有一个人是有见地的,是坦坦荡荡的,是有所作为的,十分可惜。我们欣赏赵本山这种穷孩子,小时候去哪一家吃饭都必然帮忙干农活、干家务,长大后能自食其力。尽管不少人喷贬他,但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有作为的人,而不是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开口喷人的无赖。

  (梅林生荐自《品格是你最硬的背景》)

  朱仲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