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 难在拟人

当前汽车行业声音比较高的一个共识是结构化道路、确定性窗口、网络协同以及智能网联。倡导智能网技术发展的人,都希望用网络来弥补驾驶的不足,但是,我个人认为“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最好的发展途径是高铁、地铁、飞机等领域,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调度。

最糟糕的是,由于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的陆续发布,使得驾驶者在开车的时候不需要那么专注了。其实,越是信任自动驾驶,越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因此不能释放驾驶员认知的所有“自动”都不能称之为自动驾驶。

汽车是从马车演变而来的,作为动力工具,有时候不如马车,因为老马识途。自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与环境周边车辆的交互认知哪里去了,驾驶员的经验和临场处置能力由谁来替代?

发生交通事故的第一杀手主要是由驾驶员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把重点放在人身上。驾驶“脑”能自主应对驾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偶发事件和不确定性,这才是人工智能。

我们比任何时候更需要研究驾驶员,分析驾驶员行为的大数据,构建驾驶员的智能代理。对此,国内存在各种不同的声音,能不能“抱团取暖”是中国在世界大创新过程当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的必要条件。

我们把周边感知分几个颜色,红颜色代表雷达,蓝色代表摄像头,黄色代表传感器。左边的太阳大,右面的太阳小说明车装偏了,要不然怎么控制得好。当然,仅这三类传感器还不够,三类不同颜色的传感器构成了一百多个传感器。现在Google做的是感知生物学,而我们做的是认知生物学。驾驶态势图是认知的,会在头脑里做好路径规划。

驾驶“脑”的关键是驾驶认知的形式化,是将感知大数据的缩水,并迁移认知系列。因此,我认为,自动驾驶替代不了智能驾驶,只能在专用道上开,不像现在我们讲的无人驾驶,是经验驾驶员的标杆驾驶。人在道路中的自主驾驶让车厂去模拟是难以承受的,机器驾驶“脑”的研发让车厂去做,也是难以承受的。

传统汽车仅仅是驾驶员的手、脚和力量的延伸,控制车辆行为的是人。在我们看来,方向盘是一个非常好的界面,是力量延伸器。

线控汽车装备了传感器之后,用驾驶“脑”替代驾驶员认知,并获得驾驶指纹的驾驶技巧,让机器彻底变成自己,这应该是人工智能时代最有意义的问题之一。不同的驾驶“脑”认知水平可以有差异,驾驶“脑”有个性,有在线学习的能力,还能够与车内驾乘人员聊天。

我们坐车的时候,因为是有管理的,知道公交车司机是有水平的,所以我们从来不关心那个驾驶员的技术怎么样,关键是到站能不能停。如果我一上车就不知道怎么办,这是行不通的,这也就是乘客不愿意坐无人飞机的主要原因,因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让乘客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下不来是不行的。每一辆公共汽车都是一个“活地图”,不仅可以下载“活地图”,车辆需要什么样的底盘、什么样的动力、什么样的驾驶技巧都是可以被了解到的。

非结构化道路、不确定性边界、自主交互、数据交换这不是汽车的自主定义。人类发明了自动驾驶之后,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混合驾驶时间至少需要75年,所以我认为大数据开车并不是把全球所有的道路都压在一辆车型上。如北京1路公共汽车在长安街上都不用拐弯,又何必让它拐弯。不必把人类所有驾驶员的认知都浓缩在一个特定的驾驶“脑”上,这样我们就有管控空间了。

园区观光、厂区通勤、社区巡逻、城际高速最后一公里等不同领域定点车型的应用,如物流车、校车、市区定点接驳车、快速公交等。在这些场景下,自动驾驶汽车是否需要驾驶员的掌控,这主要取决于车辆能否处置特定场景下的意外情况,能否发出求助信息要求人工干预,或者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做出最小损失的决策。

把无人泊车当作自动驾驶技术道路上的最后一公里来对待,这才是接地气的发展路线。汽车成为大数据的源泉、移动社会的传感器,驾驶“脑”有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一旦量产的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占比将越来越大,驾驶“脑”会成为汽车的必配。加之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崛起,驾驶数据智能越来越快,L3多了,L4也就多了,因此人们对于L3、L4、L5就不会那么介意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