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塱头古村 探访岭南书香第一村

  每条巷道的尽头,都有一道巷门,每当遭遇外村蟊贼和匪徒的骚扰时,村民们会把巷道门关上,整个塱头古村便成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垒。

  黄皞家规严谨,教子有方,7个儿子中有5个考取了功名,皇帝特恩赐两道楹联嘉奖于他,由此成就了“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的传世美誉。

  在塱头古村,吃着鱼酱,就代表吃着一条完整的鱼,日子是圆圆满满的,幸福也是圆圆满满的。时至今日,“鱼酱”作为古村的经典佳肴……

  在古时,寒窗苦读并参加科举考试,往往是布衣凡人平步青云的唯一出路,而广州花都的塱头古村,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岭南小村。历代以来,这里因书香飘逸,俊才林立,被誉为“岭南书香第一村”。

  塱头古村的开村始祖黄仕明,其父亲是北宋末年的武状元,黄仕明于1367年立村,此后,黄氏一族世居此地,创造出了塱头的百世传奇。在这座小桥流水的古村落中,精雕细琢的公祠,饱经风霜的书院,梳式聚落的街巷,虽历经沧桑,容颜古旧,但一砖一瓦皆是故事……

  精雕细琢的“友兰公祠”

  易守难攻的“梳式布局”

  “塱”,意为江、湖边的低洼地。这个古村的南面原来是大片的湖泽,而村子就立于湖边的小岗上,所以得名“塱头”。在当地,村民们将塱头分为东、中、西三社,东社和中社相连,并与西社以一条名叫“深潭”的小河相隔。古村面积不大,却保存了近200座明清时期的青砖建筑,这些建筑坐北朝南,布局严谨、对称,是典型的广府民居建筑,具有明晰的岭南特色,其中,精雕细琢的公祠无疑是岭南建筑文化的缩影。

  友兰公祠位于西社,是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祠堂之一。该祠堂坐北朝南,三间三进,具有岭南建筑中特有的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并以青砖砌墙,碌灰饰筒瓦,红泥砖铺地,极为独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公祠的梁架、檀枋、木柱等均为坤甸木料,这种上等的木料产自越南、缅甸等地,只要轻轻一敲,便会发出石头般响亮的声音,而在古时,能用这种木材的人家,往往非富即贵。

  进入友兰公祠,一幅幅精美的木雕映入眼帘,无论是梁架、廊檐,还是壁面、瓦脊,都雕刻着逼真的图案,手法精细,取材广泛。以“宝鸭穿莲”图为例:在封檐板的正中央,雕刻着一对在莲花中游玩嬉戏的小鸭子,鸭子旁刻有一个“甲”字,自古以来,“甲”字就有“高中”之意,若配上荷叶或莲花的图案,就有了“状元及第”和“逢考必中”的寓意。此外,整个图案以绲边纹装饰,不仅立体繁复,还显得封檐板极为轻盈,犹如垂挂于屋檐之下的一匹绸缎,实为公祠之精华。除了精美的木雕,在公祠的二进中,还有全村唯一的接旨亭。据古村族谱记载,该亭是祠堂始祖为迎接圣旨而修建,亭内悬挂着“芳徽克绍”的木匾,意为继承先人美德,至今保存完好。

  塱头古村的小巷多以“里”命名,由东往西,现有善庆里、新园里、敦仁里等18条传统古巷,每一条街巷均由石板铺砌而成,步行尺度恰到宜人。在村中,若把祠堂、书室作为统领,由南向北的街巷排列整齐,其古村格局便如同“梳子”一般,被称为“梳式布局”。

  这种梳式聚落的建筑格局,是岭南广府最主要的村落组织形式,不仅独具古村特色,而且相当实用。每条巷道的尽头,都有一道巷门,每当遭遇外村蟊贼和匪徒的骚扰,村民们便会集中起来,把每一条巷道的门关上,这样一来,整个塱头古村便成为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垒,外敌入侵实为困难。当然,除了街巷的防御保护之外,在塱头古村,每一座建筑的木门都包裹着铁皮,门框均用坚固的花岗石镶嵌,屋内则半尺就立一根粗壮的圆木……这些细节的规划,都是古时的村民们为防御敌人而设计出的建筑形式。

  古村盛行好学之风

  “第一高官”成就百世书乡

  塱头古村的村民多姓黄,追溯族谱,迁居南雄珠玑巷的黄居正和夫人米氏为第一世祖。在塱头古村,每逢佳节,黄氏后裔都会聚集村中,共同祭拜第一世祖。据村里老人介绍,这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礼俗,还要从黄居正的夫人米氏说起……

  黄居正生于北宋末年,在考取武状元后,因受奸臣陷害,举家迁至南雄珠玑巷避难,而黄居正的夫人米氏是一位才貌双全的贤妻良母,在黄居正潦倒苦闷之际,她为开导丈夫,写下一首诗:“骏马堂堂出异疆,任从随处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但愿苍天重庇佑,三七男儿永炽昌。”正是这首励志诗,坚定了黄居正及其后人立家创业的信心,并成就了后世兴旺发达的黄氏一族。旧时,村中的书室老师都要教学生念这首诗,并且,学生无论去到谁家,只要能背得这首诗,村民便会请他吃饭。时至今日,除了塱头古村,在南粤众多黄氏族人立村之地,子子辈辈都能背诵此诗。

  自从开村始祖黄仕明来到塱头古村定居后,便带来了读书和科考之风。“塱头古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人辈出,功名人士奇多,”村民们自豪地说。据悉,历代以来,全村曾科考及第的进士有15名,举人10名,庠生8名,秀才更是不胜枚举,这种书香之家众多,科举人才济济的古村,不仅在花都只此一村,在整个广东地区也实为罕见。

  而在众多优秀的科举学子中,最受村民推崇的要数古村“第一高官”——黄皞。黄皞生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号栎坡,他自小受到曾祖父的熏陶,寒窗苦读,25岁便考取举人,并于正德年间担任云南布政司左参政。据村民介绍,黄皞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并且家规严谨,教子有方。在他的悉心教导下,7个儿子中,有5个先后考取了功名,为此,皇帝特恩赐两道楹联嘉奖于他,由此成就了“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的传世美誉,并带动了塱头古村好学成风的氛围。

  黄皞寄望后人能够尊学重教,富者仁心,为国为民,在他崇文重教的家风影响下,塱头古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书香之村。时至今日,在村中,不时还能听到长者们教导子孙,“孝悌宜敦,乡党宜睦;礼让宜明,廉耻宜正;习读宜勤,农桑宜重;节俭宜崇,非为宜戒”的传世家训……

  “分鱼敬老”的孝廉传统

  黄氏家乡味道——鱼酱

  塱头古村水系发达,鱼塘众多,自古以来,食鱼都是村中的传统,然而,在古村,村民们却不大食鲜鱼,而是将其制作成可存放数日的“鱼酱”。在中国传统的烹饪思维中,大凡酱类,诸如肉酱、虾酱等,皆为调味品,而塱头古村的“鱼酱”却不作调味,是一道实实在在的当地名菜,而关于此菜的来源,还要从“分鱼敬老”说起……

  塱头古村历来以孝为先,古时逢年过节,有“分鱼敬老”的习俗。分鱼之日,村中大大小小齐聚一堂,拜贺村中高寿老人。村民们将捕来的鱼清理干净后进行烹饪,首先孝敬60岁以上的长者食用,待老人们食用后,再将剩下的鱼分给家家户户,于是,有的村民分到了鱼头,有的村民分到了鱼尾,还有的村民分到了鱼腩……正所谓众口难调,村民们所得的鱼肉各不相同,心中难免不平衡。于是,一位村民提议:不如将捕来的整鱼煮烂,将其烹饪成一道可口的菜肴,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尝试新的做法和食法,当分配给大家时,还可以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这个提议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赞成,于是,一道凝聚着塱头食鱼文化的佳肴——“鱼酱”便诞生了。

  鱼酱的做法虽看似简单,但是真要亲手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首先,鲜鱼要尽量选择肥美粗壮的鳙鱼,重量最好在5斤以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烹饪出的鱼酱的腥味淡且细刺少。具体烹饪时,先将鱼清理干净,用盐均匀地涂抹鱼身,腌制静搁,在锅中放入清水,并加入去腥的姜片。待水烧开后,再将腌制好的鱼放入锅中,用小火烹煮,至鱼肉初熟,用筷子将粗刺一根一根地挑出,粗刺清理后,再在锅中依次放入猪油、油馓、面豉、葱花等配料,并混合着鲜嫩的鱼肉一起搅拌,搅碎均匀后,便可呈盘摆放,此时,一道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的“鱼酱”就大功告成了。其实,在当地,村民们更喜欢将这道菜隔夜放置,这样一来,次日品尝的“鱼酱”更入味,香气更诱人。

  在塱头古村,吃着鱼酱,就代表吃着一条完整的鱼,日子是圆圆满满的,幸福也是圆圆满满的。时至今日,“鱼酱”作为古村的经典佳肴,已然成为了村中清明祭祖、婚庆嫁娶、重阳敬老等重大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主角。

  文 兰东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