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监察委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1-25 10:01
2017年10月19日,中央纪委副书记杨晓渡向媒体介绍了一组数据:五年来共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县处级干部6.3万人。处分基层党员干部27.8万人。追回外逃人员3453名,“百名红通人员”48人落网。
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工作没有画上休止符,在寻找防治腐败的治本之道上奏出了最强音。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2017年1月,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分别成立监察委员会,率先开始试点监察体制改革。
十九大闭幕后的第五天,在三个试点地区探索了近一年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
舆论期盼已久的“制度笼子”呼之欲出。
不过,即便被称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身在此山中”的人们,可能依然无法完全准确预估这项改革的深远意义。
十九大报告提到,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著,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事实上,自古至今,遍观全球,无数伟大的文明创造了令人赞叹的财富,最终却倒在腐败这头猛兽面前。对于任何文化、任何政体、任何发展阶段的政治体来说,反腐败都是最困难的终极挑战之一。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此次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要完成这样的历史性工程,无疑难度极高。在过去的一年中,三个试点地区不但完成了机构的整合,职能的调整,流程的改造,试行了新的工作方法和办案手段,扩大了工作对象的范围,其改变的任何一处,无不有着巨大的现实挑战。
如今,改革试点虽然已在前述三个地区破题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改革还在进行时,未来,仍有诸多具体挑战待解。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而作为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诸多挑战的“难中之难”,此前一年的试点经验,也给了我们同样的启示。
文/芦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