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ur:“追风筝的人”,旅行让心灵的世界越发的广阔与精彩
- 来源:旅游新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2-06 10:22
Q 您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上旅行的?您是怎样看待旅行的?
A 我儿时参加过一部电影的拍摄,外景地就在美丽的无锡太湖,在那里住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虽然小小年纪离开北京的家人让我非常想家,但这次经历也让我领略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我想从那个时候开始,就爱上了外面的世界。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旅行让我们通过这扇窗户看得更远、看到的风景也更靓,也让我们的心灵世界越发的广阔与精彩,我想这就是我热爱旅行的原因吧。
Q 您给自己的标签是“追风景的人”,为什么这样定义自己?
A 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旅行就是看景、看人、看文化,于我而言,这些都是“风景”。什么东西都需要努力才能得到,在我看来风景也是一样的,只有我们去追寻才能捕捉到更美、更靓的风景,只有对风景怀着一颗追随之心,我们才能更真切地体会到外面世界带给我们的视觉与心灵的震撼。“追风景的人”,体现了“追”的动态性,是一种状态与心态的描述,也算是我对风景的追随的真实写照吧。
Q 是什么原因让您一直“在路上”?您认为旅游给您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A 对外面世界的热爱才使我一直“在路上”吧。要说旅游给我带来的收获那就太多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丰富阅历,提高能力等等这些自然都有,但最大收获我想应该是快乐。没错,快乐是旅行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Q 从您旅行以来,大概走了多少个国家或地区?其中,今年走了多少个?让您最有感触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
A 应该有超过55个国家和地区了吧。今年去了芬兰、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冰岛、捷克等,最有感触的地方应该是冰岛吧。造物主给地球留下的这块孤独大陆的地理风貌真的让人大开眼界,真有种“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感叹。
Q 请分享一下您在这么多年的旅途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A 仔细想来最难忘的经历还是那些旅途中感动我的人。比如在尼泊尔徒步时的挑夫小兄弟,西西里环岛游时的客栈老夫妇,爱丁堡深夜的三个好心人,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时我的黑人向导,至今回想起他们仍感觉到很温暖。虽然旅行路上也遇到了一些危险或者不开心的事,但随着时间流逝那些事似乎都忘却了,唯独这些旅途中感动到我或给过我帮助的人永远也忘不了。
Q 现在出国自助游很火爆,您觉得在国外旅行应该注意些什么?
A 首先要做一个文明旅行者,要遵守旅行目的地的风俗与文化,要守规矩,否则就会让自己陷入窘境。出门前要做一些功课,了解目的地的简单历史、风俗习惯、饮食爱好,尤其是一些忌讳,这样才不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犯不该犯的错误。另外要懂礼貌,学会微笑,微笑是一把万能钥匙,尤其是在旅途中。
Q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推崇穷游,您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
A 是否选择穷游我觉得因人而异、因“地”而异,这个主要根据自己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没有必要推崇什么“穷游”或者“富游”,适合自己就好。
Q 您一般是如何选择旅行目的地、如何制定旅行计划的?
A 一般来说,当然是没有去过的地方对我的吸引力更大些,但是有很多地方也是去了又去,因为喜欢。其实我并不是一个特别爱计划的人,大部分旅行都是提前一两周才定的,甚至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一般的流程是看到合适的机票就先定下来,这样就没有退路了,然后再看行程,找住宿,看网上攻略。我很少是等把方方面面都想好了再动手,因为在稍显漫长的规划中存在着太多的变数,比如机票价格变了、看中的房间没有了等等。我是那种看到了满意的就立刻动手的人,从不婆婆妈妈。
Q 您一年中大概有多少时间在旅行?旅行和您与家人的生活有冲突吗?您是怎样来平衡二者的?
A 之前的我对于旅行可以说是非常的疯狂,一年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旅行,最近两年稍微调整了一下,旅行时间基本都控制在全年的14左右。旅行与家人的生活要说没有冲突是假的,但是要靠自己来调节,比如老婆一有假期我肯定带着老婆一起出游。当然,很幸运,我遇到了一个知书达理且性格独立的老婆。
Q 您的生活理念是什么?对今后的生活有没有具体的规划?是否会一直旅行下去?
A 我的生活理念就是简单快乐。对今后的生活没有具体计划,就是想多走走、多看看,然后把自己的旅行点滴记录下来,与更多喜欢旅行的人们分享,分享让人更快乐。作为“追风景的人”,我会一直走下去,活到老,走到老,追风景到老。有一天走不动了,相信这些“追风景”的记录也会令我快乐无比。
